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2015-01-23 01:53:47刘伟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9期
关键词:循证成功率心肌梗死

刘伟兰

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

刘伟兰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护理服务过程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74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7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护理服务,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其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以及抢救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 循证护理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抢救有效率, 提高患者满意程度, 具有显著的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循证护理;常规护理;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是我国内科常见的一种急症, 这一疾病具有较高的早期死亡率。心力衰竭为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结局, 根据相应的调查显示50~59岁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几率大约为0.8%, 而80~89岁患者的发生几率大约为9.1%。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会并发心力衰竭, 对患者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和影响, 应该对更好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和分析[1]。本文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本院接受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治疗的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循证护理在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护理服务过程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本院接受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治疗的7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43例, 女31例, 年龄最大85岁, 最小30岁, 平均年龄58.6岁, 将参加本次实验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3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服务, 对疾病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 回答患者关于疾病的相关问题。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服务。具体如下。

1.2.1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就应该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 向患者介绍本院的技术实力和服务宗旨, 并向患者进行简单的疾病宣教, 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也应该温柔、随和, 不刺激患者, 让患者以最佳的状态和信心接受治疗。

1.2.2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饮食方面的指导, 让患者进食低盐、低糖和低热量的食物, 患者应该少食多餐, 每次的食量都不应该过大, 防止加重患者胃肠和心脏的负担, 叮嘱患者避免用力排泄, 避免心力衰竭现象加重。

1.2.3 病情监测 护理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意识状态, 看患者是否有面色苍白和大汗、反应迟钝的现象, 给予适当的吸氧, 进行心电和血压的检测, 对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进行观察, 一旦有突发状况便及时通知医生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和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等指标进行详细的记录, 以供统计和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中对护理服务满意的有33例, 对护理服务不满意的有4例, 其护理服务满意程度为89.2%;对照组中对护理服务满意的有28例, 对护理服务不满意的有9例, 其护理服务满意程度为75.7%,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观察组中抢救成功的患者有35例, 抢救未成功的有2例, 其抢救成功率为94.6%;对照组中抢救成功的患者有30例, 抢救未成功的有7例, 其抢救成功率为81.1%, 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循证护理是在循证医学思想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和护理理念, 这一护理方法的核心主要是护理方案的针对性制定, 需要大量的临床实证和对患者的针对性了解来制定护理对策, 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 让患者得到更加优质和全面的护理服务[2]。

在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 循证护理在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病情监测等方面的运用更好的掌握了患者的实际情况, 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排除患者对疾病的顾虑, 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 防止不当饮食对患者治疗造成的影响和阻碍。由此可见, 循证护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护理方法, 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达到有效治疗和护理的目的[3]。在本次试验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成功以及抢救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在对心肌梗死并发心力衰竭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 循证护理的运用可以提高临床抢救有效率, 提高患者满意程度, 具有显著的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1]张玉英, 马杏云, 赵伟.循证护理对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5):3315-3316.

[2]王显红. 循证护理在心血管内科患者压疮预防与治疗中的应用.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236-237.

[3]王玲玲, 杨兰菊, 张秀华.心理护理干预对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的影响.齐鲁护理杂志,2010,16(7):65-6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143

2015-01-16]

161448 黑龙江省九三局大西江农场医院

猜你喜欢
循证成功率心肌梗死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2022年13期)2022-07-08 07:48:26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当代水产(2022年6期)2022-06-29 01:12:02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2021年1期)2021-01-26 07:05:12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研究发现:面试排第四,成功率最高等4则
海峡姐妹(2015年5期)2015-02-27 1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