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坤伦 尚军洁
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疗效及对胰岛功能的影响分析
董坤伦 尚军洁
目的对比与分析131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以及对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6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34例, 观察组患者给予131Ⅰ治疗, 对照组给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以及胰岛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31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具有显著效果, 复发率较低, 且抗甲状腺药物对胰岛功能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31Ⅰ;胰岛功能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又名甲亢, 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 通常治疗的方法为131Ⅰ(碘同位素)治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等。本研究针对131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以及对胰岛功能的影响进行深入的探究,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68例, 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诊断标准确诊。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 其中男39例, 女29例, 年龄25~70岁, 平均年龄(45.7±8.7)岁, 病程0.5个月~27年不等, 平均病程(4.27±1.02)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血清游离甲状腺素>25.46 pmol/L;②促甲状腺激素<0.5 μIU/ml;③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9.14 pmol/L。
1.2.2 排除标准 ①患有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②白细胞<3×109/L。
1.3 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碘同位素治疗, 碘同位素的使用剂量确定:甲状腺组织质量×每克甲状腺组织摄取Ⅰ活度/24 h甲状腺最大的吸Ⅰ率, 可为2.8~9.0 mCi, 平均(6.13±1.45)mCi。对照组接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即给予丙基硫氧嘧啶以及他巴唑治疗, 口服丙基硫氧嘧啶片(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3839)80~340 mg/d, 口服他巴唑(北京市燕京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1020440)5~30 mg/d。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复发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情况;②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胰岛素以及C-肽水平。
1.5 疗效评价标准 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①显效:临床症状全部消除, 促甲状腺激素、血液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血清游离甲状腺素均恢复正常。②有效:临床症状以及各项指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 但没有全部恢复正常。③无效:临床症状以及各项指标无任何改善, 甚至有加重的倾向。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随访3年,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1%(32/34),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4%(28/34),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甲减情况以及复发率 观察组的甲减发生率为11.8%(4/34), 对照组为14.7%(5/34), 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9%(1/34), 对照组为23.5%(8/34),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患者胰岛功能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C-肽水平为(0.48±0.23)pmol/L, 治疗前胰岛素为(14.48±2.71)mIU/L;对照组患者治疗前C-肽水平为(0.47±0.19)pmol/L, 治疗前胰岛素为(14.26±2.15)mIU/L;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肽水平为(0.49±021)pmol/L, 治疗后胰岛素为(14.27±2.17)mIU/L;对照组患者治疗后C-肽水平为(0.48±0.22)pmol/L, 治疗后胰岛素为(13.96±2.03)mIU/L;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碘同位素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主要机制是甲状腺拥有极高的摄碘能力, 碘同位素针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甲状腺内的有效半衰期平均在3.4~4.4 d, 在治疗时形成β射线, 碘同位素射线的照射破坏了甲状腺组织增生, 使其组织体积缩小, 从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形成, 达到治疗的目的[3]。据相关研究表明,在采用碘同位素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甲状腺细胞程序性死亡和Fas程序性死亡的相关蛋白有着紧密的联系, 因此碘同位素可以有效的将FasL以及Fas进行激活, 从而诱发程序性死亡, 碘同位素的使用剂量不仅对程序性死亡的程度有效重要影响, 同时还决定了患者甲减的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采用碘同位素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证明碘同位素的治疗效果更好。虽然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均出现甲减的情况, 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证明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自身发生的甲减是目前所有治疗方式都无法预防的, 其发生率可达15%左后。在采用碘同位素进行治疗时需根据患者自身的状况给予适当的剂量, 如剂量过大则会损害甲状腺组织, 与此同时, 在治疗时需充分的做好各项工作, 例如吸碘率、甲状腺组织体积的等评估, 如抗体出现阳性应及时的将治疗剂量减少[3]。
综上所述, 采用碘同位素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具有良好的疗效, 且复发率低, 采用抗甲状腺药物则对胰岛功能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1]邢家骝,丁勇,方毅,等.131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进展.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0,26(4):265-268.
[2]杨秀真.131Ⅰ与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的疗效比较.中国药师,2009,12(9):1283-1284.
[3]郭一玲,张英男,辛镇祓,等.131Ⅰ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6374例临床分析.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9):2947-294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108
2015-01-09]
473000 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