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心通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2015-01-23 01:53:47姜建萍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9期
关键词:脑心通氯吡格雷

姜建萍

脑心通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姜建萍

目的探讨采用脑心通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4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氯吡格雷治疗, 观察组采用脑心通联合氯吡格雷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 但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N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06%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5.29%,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取脑心通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氯吡格雷治疗, 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急性脑梗死;脑心通;氯吡格雷;疗效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中常见一种多发病, 是指因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引起的脑血管疾病,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重要影响。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是临床医师及患者非常关注的问题。基于此, 分析本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对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脑心通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符合全国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 排除伴有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脑出血疾病者。随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4例, 其中观察组男18例, 女16例, 年龄45~75岁, 平均年龄(64.3±2.3)岁,发病到就诊时间4~72 h;对照组男19例, 女15例, 年龄44~73岁, 平均年龄(64.7±2.1)岁, 发病到就诊时间3~72 h。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就诊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观察给予相应的钙离子拮抗剂、调控血压、口服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 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75 mg氯吡格雷(西安利君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国药准字H20123115), 口服,1 次/d, 连续使用2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脑心通(陕西步长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Z20025001),4 粒/次,3 次/d。治疗期间, 对伴有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进行对症治疗, 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观察指标 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指定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SS)[2]标准:分数越高, 表示神经功能越差, HNSS评分减少91%~100%, 残疾等级为0级为基本痊愈;HNSS评分减少45%~90%, 残疾等级为1~3级为显著进步;HNSS评分减少14%~45%为进步;HNSS评分减少<18%或死亡为无效。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的HNS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 观察组治疗前后的NHSS评分分别为(15.23±2.33)分、(3.39±1.32)分;对照组治疗前后的NHSS评分分别为(15.34±2.32)分、(5.56±0.67)分, 两组治疗后N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0例、6例、7例、1例, 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的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无效的例数分别为8例、9例、12例、5例, 总有效率为85.29%,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疾病, 若不及时加以治疗,将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是当前临床治疗中值得思考的问题。有研究报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能有效降低致残率和致死率[3]。氯吡格雷属于一种ADP受体阻滞剂, 通过选择性地阻断血小板ADP受体, 抑制由其他激动剂诱导得血小板聚集, 可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有研究显示: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相比能有效降低新的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 氯吡格雷适用于脑卒中、心肌梗死等方面的治疗。脑心通胶囊的主要药剂成分有丹参、红花、川芎等, 不仅可以起到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血的作用,同时也降低了纤维蛋白原的水平[4]。有研究报道:脑心通胶囊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可以减少炎症反应的发生[5,6]。通过本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脑心通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 脑心通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缓解了患者病情,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周增华, 夏树照.应用脑心通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当代医药论丛,2014(13):161-162.

[2]郭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黑龙江医药,2010,23(6):1065-1066.

[3]林存山, 吴世政, 张淑坤.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系统评价.青海医学院学报,2014,35(1):60-66.

[4]常美, 郭焕伟.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NIHSS评分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2013,51(8):54-55.

[5]王有谦, 李妙兰.阿斯匹林、氯吡格雷、噻氯匹定预防缺血性脑卒中临床观察.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35):135.

[6]郭翠芳.步长脑心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6):961-96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09.080

2015-01-22]

250029 济南军区综合训练基地门诊部

猜你喜欢
脑心通氯吡格雷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城市地理(2015年24期)2015-08-15 00:52:57
脑心通胶囊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其相应机制的研究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
中国药业(2014年19期)2014-05-17 03:12:24
步长脑心通对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颈动脉中膜厚度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世界中医药(2010年1期)2010-11-13 02:05:03
脑心通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8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