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君龙
摘要:当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加强文盲工作的整顿十分关键。本文根据调研,是以温州侨乡丽岙镇为例,从特点、问题以及对策思考四方面来阐述当前改善地方性文盲工作的着力点和重要性。
关键词:文盲;流动性;改善;对策
本文以温州丽岙镇为例,即使从其现状中提出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建议,尽管这些举措有一部分已经实施,但要深入开展,仍就需要政府社会各方力量的通力合作,为推进和改善地方文盲工作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一、相关概况
丽岙镇地处温州市区南端,镇域面积34.7平方公里,全镇下辖21个行政村。丽岙是全国著名侨乡,海外侨胞超过2.3万人,其中归侨侨眷1.2万人。
(一)人口流动性强。丽岙作为全国有名的侨乡,有两万多的人口分布他国。随着丽岙本地人的迁出,伴随常住人口的持续减少,本地呈现出空心化的现象,便宜的房租以及靠近温州市区的优越条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人员在此聚集。由此,本地的常住人口中以外来务工人员占大多数。加之其独有的侨乡特色,使得该地区呈现出较强的流动性。这一特点在教育过程中也显得越发明显。调查组在调查丽岙教育现状的过程中了解到丽岙华侨中学461名学生当中拥有本地户口的学生仅仅有70名。可见流动性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扫盲工作的负担。
(二)老龄化严重。丽岙的人口年龄结构十分独特,由于出国大部分为青壮年,目前丽岙60周岁以上人口占户籍人口的四分之一,老龄化十分严重。在中国老龄化加剧的过程中,丽岙作为侨乡,其老龄化问题一直困扰着社会的发展,随着流动性人口的加入,虽然表面上显现出缓解的趋势,但是实质层面上仍然在加剧。在扫盲过程中,老年人始终是扫盲工作的主要对象,时代的特点使得老年人中的文盲率普遍较高。在丽岙的扫盲过程中,比例较高的老年人也是其一大特色,尤需注重。
二、温州地区文盲工作面临的难题
(一)流动性强加大稳定管理的难度。由于温州地区人口流动性强以及流动性人口所占比重较大,导致各级政府在管理举措方面困难重重。在这些流动人口中,外来务工人员占了最大比重,这一部分人中有一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文盲也不在少数。但针对于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其管理难度很大。一方面,其只是在温州地区租住打工,有些并没有温州本地户口,从而导致其或者其未入学子女没有在温州当地参加正规学校教育的保障;另一方面,其在温州本地打工缺乏长期性,通常因为外来务工人员对其工作的不满导致其离开温州另找他地,从而使得各级政府在进行文盲調查时,数据变动较大,不易采取相应的举措。调查组在对温州丽岙镇的文盲调查中同样发现了这一问题,外来务工人员文盲比例较大且多数无本地户口,有一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对于能否长期留在温州地区工作和生活,答案模糊。
(二)分布不均加大改善措施的实施难度。温州地区文盲分布相对不均衡,相对于市区而言,乡镇文盲数量所占比重较大,同时对于这些文盲,一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另一大部分就来自乡镇中的村落中,即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租住区比较分散,其租住在市区、市郊、乡镇以及村落各个地方;而针对农民,随着城乡二元结构的不断发展,其不仅住于原来的村社中,还有一大部分成为新市民,居住于城市中的城中村。由此可见,文盲城乡数量及其住所分布的严重不均衡导致政府和各个机构在采取改善措施的时候要拉长战线,其难度可想而知。调查显示,丽岙镇同样存在镇村文盲分布不均,有七成文盲居于农村,同时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居于镇上,很少租住在下面农村。
(三)老龄化严重加大教育工作难度。相比于全国,温州地区各个乡镇的人口老龄化同样十分严重。而在温州地区的文盲之中,老年人口占了很大比例。他们很多因为年幼时家庭条件不允许,不能在学校接受长期的教育,从而导致其文化素质很低甚至不识文字。正对于这些人口较多的老年文盲,温州各级学校要加强其教育的力度和广度以及深度,对于老年人,在采取教育举措方面,要注意老年人的年龄较高的特殊性。在调查中得知,丽岙60周岁以上人口占户籍人口的四分之一,对于这一大部分老年文盲,丽岙镇政府以及丽岙各级学校一定要下大力度来提高和改善这一现状。
(四)华侨众多加大文盲工作开展难度。相对其他地区,丽岙特色的侨乡,其文盲结构又呈现其不同的特点。虽然华侨移居国外,但还有一部分归侨居住于温州本地,这些人群中有一部分中国文化水平很低甚至不识汉字,尤其是一些青年归侨,由于自出生就居于国外,其本国文化素质较差。在调研中发现几乎有九成海外归侨对于中国文化知之较少,尤其在青少年之中,比重更大。有些是已淡忘,有些是一无所知,这一现状就要求针对海外归侨,相关部门机构一定要加强对其的文盲教育和改进工作的力度。
三、改善当前温州文盲现状的对策考量
(一)完善政府主导。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是进行文盲工作的重要保障,温州各级政府一定要加大力度进行该工作。一方面,政府要针对文盲的整体特点来设计对其引导教育的具体内容和外在形式,寻找恰当合适的载体来增强其的文化水平,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传媒在文盲聚居地传播文化知识;同时,政府要在城中村和乡镇边远的农村区域定期出资举办文娱活动等多种形式向其推广普及相关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各级政府要全面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素质和就业能力:通过开展定期或长期性的文化学习班和技能培训班,增强其文化素养和就业能力,使其在走上物质充裕的同时,也为其文化学习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在调研中,我们看到当地政府印发了一本扫盲读本,里面含盖文盲必备的基础文化知识,规定相关人群通过学习该读本,在规定日期参加考试,通过者即划出文盲之列。这一措施有益于改善当前文盲数量较多的现状。
(二)强化学校教育。针对于文盲数量的巨大和其年龄分布的不均,我们要力求各级学校和各个地区的学校一定要把文盲改善工作提上议程。对于丽岙镇而言,基于其较优越的教育设施和资源,一方面要求从小学到大学都要负担起对文盲改善工作的责任。初等教育注意培养,高校注重宣传。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年龄的文盲,我们要采取不同举措。例如在丽岙镇,就有开办老年大学和老年人知识学习培训班等;对于青少年文盲群体,则开办夜校对其进行文化知识的灌输。
(三)完善相关制度。对于大部分文盲来讲,完善其社会保障体系至关重要。尤其是对外来务工人员中的文盲而言,平等地享有和当地人同样的生活保障,包括其子女在城市中接受先进教育的权利和老人享有到平等的养老保障至关重要。这一措施可以在客观上增进其对于外来租住打工地的认同感,从而逐渐增加其长期居住此地的信心和决心,为其学习文化知识的养成和提升提供了外在的动力。从调查中发现,制度方面的完善还不到位,应尽快加以改善。
(四)增强自学能力。通过在政府政策和学校教育的帮助下,要使得该群体自发积极组织学习,培养自学能力,同时要在相互帮助的同时养成按时复习的习惯。这当然对于文化水平很低的文盲要求有些高,但只有知识的完全内化才会真正意义上改善文盲率较高的现状。所以增强文盲的自我学习能力很有必要。(作者单位:温州大学)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姜海燕,温州外来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状况和提升对策研究,[M],温州大学学报,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