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经济增长与碳强度差异的收敛性及其机理: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2015-01-22 05:01周杰琦汪同三
社会科学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差距强度差异

周杰琦+汪同三

〔摘要〕地区平衡发展的真正内涵除了指地区经济增长差距上的缩小外,也应该体现为生态环境质量差异的缩小。运用分布滞后调整的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中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碳强度差异和经济增长差异的关系发现,两大地区人均收入差异存在绝对收敛,但与此同时,碳强度差异呈现发散趋势,地区间碳强度差异的收敛性与经济增长差异的收敛性并不同步;人均资本、城镇化、市场化及产业结构对碳强度的地区差异有较大解释力,而能源结构、技术水平则解释力不大。探究碳强度差异随经济增长差异变化的机理发现,地区间人均收入差距降低将引发碳强度差异扩大,而人均资本、城镇化、市场化、产业结构等决定经济增长差异的因素亦可以明显地影响碳强度差异。以上结论对中国走节能环保型区域平衡发展道路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

〔关键词〕经济增长;碳强度;地区差距;收敛

〔中图分类号〕F1241;F1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4)05-0066-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173052);广东财经大学校级科研项目(14GJPY79002)

〔作者简介〕周杰琦,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广东财经大学经贸学院讲师,广东广州510320;

汪同三,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100732。一、引言

目前一些经济社会问题正在逐步累积,甚至可能影响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地区差距不断扩大。1978年以来,除东部地区占全国总产出的比重上升外,中西部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基本呈下降趋势,地区差距不仅构成经济的阻滞因素,还有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二是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资源低效利用导致资源过度消耗和污染物的过度排放,致使生态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缩小地区差距、缓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成为当前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自2000年以来,中央为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缩小地区差距,分步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中部崛起等战略,这些政策利好给中西部地区带来了显著效益。民间资本借助各类金融渠道由东向西流动和国家财政资金的大投放,有力地推动了中西部地区的资本深化,促进了地区经济收敛。然而,无可争辩的事实是,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要素投入而非效率改进拉动的〔1〕。在资源加速耗尽、环境日益恶化、气候变暖的今天,依靠大量消耗化石能源为基础的传统高碳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各经济体面临低碳转型的重大挑战。

①样本为1995-2011年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由于西藏和海南数据缺乏,本文不包含这两个省份;重庆在1997年成为直辖市,故将其1997年后的数据并入四川省)。分别测算各省1995-2011年人均GDP均值及其中位数,发现在中位数以上的前14个省份大部分位于东部,依次是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广东、江苏、辽宁、山东、福建、内蒙古、河北、吉林、黑龙江和湖北,将其归为东部地区;而中位数以下的14个省份主要集中在西部,将其归为西部地区。同时,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并不意味着碳强度差异会自动收敛。细致探究碳强度差异与经济发展差异的关系,如图1,可以发现,若以西部各省区人均GDP均值与东部各省区人均GDP均值的比值衡量区域发展差距,1995-2000年,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呈现不断扩大态势,2000-2006年相对平稳,从2006年开始有所下降;①但若以西部各省区碳强度均值与东部各省区碳强度均值的比值衡量区域碳强度差异,在样本期内,碳强度比值则呈上升趋势,说明东西部碳强度差异较大并呈现扩大趋势。考虑到样本期间中国大多省份的碳强度呈现波动下降趋势〔2〕,由图1还可推断:(1)东部地区碳强度显著小于西部,且相对于东部地区,西部碳强度下降速度更为缓慢;(2)东部地区是中国碳强度保持下降趋势的关键,而西部地区对推动中国碳强度的持续下降有较大潜力。

七、结论和政策含义

第一,中国西部和东部地区的人均收入差异存在绝对收敛,伴随人均收入差异的收敛,两地区间碳强度差异存在发散特征,说明两地区碳强度差异的收敛性与经济增长差异的收敛性并不一致。两地区人均收入差异每缩小1%,将导致碳强度差异扩大0634%。

第二,人均资本、技术进步、市场化对降低碳强度具有显著影响,而工业比重、煤炭消费比重及城镇化对增加碳强度具有显著作用。

第三,人均资本、城镇化、市场化以及产业结构对碳强度的地区差异具有较大的解释力,而能源结构、技术水平对碳强度的地区差异影响不显著,说明从能源结构优化和提升技术水平入手,西部地区缩小与东部碳强度差异的潜力是很大的。

第四,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距降低引起碳强度差异扩大的机理在于,人均资本、城镇化水平、市场化水平和产业结构等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可以明显地影响碳强度的地区差异。因此,“碳强度收敛”需要各地区人均资本、城镇化水平、市场化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收敛。

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与东部相比,西部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决定了经济增长对能耗和污染排放有更强的依赖,这一发现为区域平衡发展提供的可行思路在于:首先,应引导各地区充分利用各自差异进行交流与合作。西部不太适合进行粗放式的工业化,应通过创造活跃的技术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获得东部的技术和资金,发展生态产业,将其在资源禀赋、市场化、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劣势”变为“优势”。其次,应采取差异 化的区域减排政策,促进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东部要发挥人力资本、技术水平、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先发优势,推进自主创新,积极扶持新能源和节能材料企业发展,以辐射效应带动西部碳强度的降低,从而促进地区间碳强度趋同。西部则要转变发展观念,制定更加有效的产业发展和部门减排政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后,政府应制定适当的财税和产业政策,鼓励东部将节能技术向西部转移,并带动西部优化产业布局,实现技术扩散和创新。同时,通过资金支持、政策激励等优惠措施,鼓励西部节能减排领域自主创新,推动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绩效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郭玉清,姜磊.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扩散的源泉:资本深化还是效率改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7).

〔2〕陈诗一.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波动下降模式及经济解释〔J〕.经济研究,2011,(4).

〔3〕Baumol William Jack, Productivity growth, convergence and welfare, What the Long-Run data show,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 Vol. 76, No. 5.

〔4〕Mankiw Gregory, Romer David, 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 Vol. 107, No. 2.

〔5〕De Long, Bradford, Productivity growth, convergence and welfare: com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8, Vol. 78, No. 5.

〔6〕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6).

〔7〕胡鞍钢.绿色发展就是绿色贡献〔J〕.绿叶,2008,(4).

〔8〕刘金全,隋建利,闫超.我国省际经济增长敛散性的定量测度与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9,(10).

〔9〕Mark, Strazicich , List John, Are CO2 emission levels converging among industrial countries,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2003, Vol. 24, No. 3.

〔10〕Nguyen-Van Phu, Distribution dynamics of CO2 emissions,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2005, Vol. 32, No. 4.

〔11〕王群伟,周鹏,周德群.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J〕.中国工业经济,2010,(1).

〔12〕许广月.碳排放收敛性:理论假说和中国的经验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9).

〔13〕Markandya Anil, Pedroso Suzette, Streimikiene, Dalia, Energy efficiency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Is there convergence towards the EU average,FEEM Working Paper, 2004.

〔14〕齐绍洲,罗威.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强度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2007,(7).

〔15〕王萱,宋德勇.碳排放阶段划分与国际经验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5).

〔16〕Sala-i-Martin, The classical approach to convergence analysis,Royal Economic Society,1996, Vol. 106, No. 5.

〔17〕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IPCC Guide lines for National Green house Gas Inventories,2006.

〔18〕杜立民.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南方经济,2010,(11).

〔19〕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10)

(责任编辑:张琦)社会科学研究20145

〔参考文献〕

〔1〕郭玉清,姜磊.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扩散的源泉:资本深化还是效率改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7).

〔2〕陈诗一.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波动下降模式及经济解释〔J〕.经济研究,2011,(4).

〔3〕Baumol William Jack, Productivity growth, convergence and welfare, What the Long-Run data show,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 Vol. 76, No. 5.

〔4〕Mankiw Gregory, Romer David, 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 Vol. 107, No. 2.

〔5〕De Long, Bradford, Productivity growth, convergence and welfare: com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8, Vol. 78, No. 5.

〔6〕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6).

〔7〕胡鞍钢.绿色发展就是绿色贡献〔J〕.绿叶,2008,(4).

〔8〕刘金全,隋建利,闫超.我国省际经济增长敛散性的定量测度与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9,(10).

〔9〕Mark, Strazicich , List John, Are CO2 emission levels converging among industrial countries,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2003, Vol. 24, No. 3.

〔10〕Nguyen-Van Phu, Distribution dynamics of CO2 emissions,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2005, Vol. 32, No. 4.

〔11〕王群伟,周鹏,周德群.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J〕.中国工业经济,2010,(1).

〔12〕许广月.碳排放收敛性:理论假说和中国的经验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9).

〔13〕Markandya Anil, Pedroso Suzette, Streimikiene, Dalia, Energy efficiency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Is there convergence towards the EU average,FEEM Working Paper, 2004.

〔14〕齐绍洲,罗威.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强度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2007,(7).

〔15〕王萱,宋德勇.碳排放阶段划分与国际经验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5).

〔16〕Sala-i-Martin, The classical approach to convergence analysis,Royal Economic Society,1996, Vol. 106, No. 5.

〔17〕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IPCC Guide lines for National Green house Gas Inventories,2006.

〔18〕杜立民.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南方经济,2010,(11).

〔19〕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10)

(责任编辑:张琦)社会科学研究20145

〔参考文献〕

〔1〕郭玉清,姜磊.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扩散的源泉:资本深化还是效率改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7).

〔2〕陈诗一.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波动下降模式及经济解释〔J〕.经济研究,2011,(4).

〔3〕Baumol William Jack, Productivity growth, convergence and welfare, What the Long-Run data show,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6, Vol. 76, No. 5.

〔4〕Mankiw Gregory, Romer David, 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 Vol. 107, No. 2.

〔5〕De Long, Bradford, Productivity growth, convergence and welfare: commen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8, Vol. 78, No. 5.

〔6〕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6).

〔7〕胡鞍钢.绿色发展就是绿色贡献〔J〕.绿叶,2008,(4).

〔8〕刘金全,隋建利,闫超.我国省际经济增长敛散性的定量测度与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9,(10).

〔9〕Mark, Strazicich , List John, Are CO2 emission levels converging among industrial countries,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2003, Vol. 24, No. 3.

〔10〕Nguyen-Van Phu, Distribution dynamics of CO2 emissions,Environment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 2005, Vol. 32, No. 4.

〔11〕王群伟,周鹏,周德群.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J〕.中国工业经济,2010,(1).

〔12〕许广月.碳排放收敛性:理论假说和中国的经验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9).

〔13〕Markandya Anil, Pedroso Suzette, Streimikiene, Dalia, Energy efficiency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Is there convergence towards the EU average,FEEM Working Paper, 2004.

〔14〕齐绍洲,罗威.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强度差异分析〔J〕.经济研究,2007,(7).

〔15〕王萱,宋德勇.碳排放阶段划分与国际经验启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5).

〔16〕Sala-i-Martin, The classical approach to convergence analysis,Royal Economic Society,1996, Vol. 106, No. 5.

〔17〕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IPCC Guide lines for National Green house Gas Inventories,2006.

〔18〕杜立民.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J〕.南方经济,2010,(11).

〔19〕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J〕.经济研究,2004,(10)

(责任编辑:张琦)社会科学研究20145

猜你喜欢
差距强度差异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计算电场强度常用的几种方法
电场强度叠加问题的求解
电场强度单个表达的比较
求电场强度的新方法お
课桌和电脑的差距好大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