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荣(丹江口市大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北 十堰 442700)
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李艳荣
(丹江口市大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北 十堰 442700)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中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替米沙坦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5.7%,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血压达标速度快,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是临床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较为理想的选择。
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原发性高血压;疗效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也是脑卒中、心肌梗死、心衰、外周动脉疾病、动脉夹层、房颤和终末期肾病最重要的诱因,是全球主要死亡愿意之一[1],高血压对患者的健康危害较大。氨氯地平是一种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CCB),替米沙坦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近年来国内外关于CCB和ARB的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这两类要均能有效降低血压,减少心脑血管事件[2-3];为明确两者联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特选取我中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6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中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止指南》(2009基层版)中关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SBP≥140 mmHg,DBP≥90 mmHg);排除继发高血压及合并有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意外、明显肾功能损害、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39~66岁;观察组男17例,女16例,年龄41~72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停用其他降压药,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5 mg/d,每天8:00服药,服药期间每天测量血压2次;连用2周后如血压控制不理想,将氨氯地平加至10 mg/d,共治疗8周。观察组给予氨氯地平5 mg/d,替米沙坦40 mg/d,如2周后血压控制不理想,则先加替米沙坦至80 mg/d,再观察2周,效果依旧不佳再将氨氯地平加10 mg/d,共观察8周。治疗过程中若出现不适随时诊治;治疗前后均行心电图、血脂、血糖、肝功能、肾功能等常规检察。
1.3 疗效判定指标
①显效:DBP下降≥10 mmHg,并降至正常,或SBP下降≥30 mmHg,或血压恢复正常;②有效:DBP下降>10 mmHg或降至正常,收缩压下降10~19 mmHg;③无效:血压未达到上述指标,或者无改善甚至升高。
2.1 疗效比较
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5.7%;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9%。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头疼2例,水肿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09%;观察组出现头痛1例,腹泻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近年来,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其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成正相关,在治疗过程中除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外,最根本的目标是降压,将血压控制并稳定在≤140/90 mmhg,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和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致残率氨氯地平是一种二氢吡啶类CCB,可选择性抑制钙离子跨膜进入平滑肌细胞和心肌细胞,对平滑肌的作用大于心肌,可直接作用于与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阻力,从而降低血压;替米沙坦是一种特异性血管紧张素Ⅱ(AT1型)受体拮抗剂,能与AT1特异性结合从而起到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减少血液中醛固酮的含量,起降压效果的同时还能避免对心率的影响,该药可连续起效24 h,可确保昼夜血压平稳,特别是对清晨高血压效果更佳{4}。
和病死率,延长患者的生命,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单一药物(氨氯地平)降压,不及联合用药(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的疗效好,且二药联用治疗高血压过程中,对血脂、血糖、肝肾功无明显不良影响,在控制血压的同时又能保护靶器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吴兆苏.心血管系统疾病流行病学及防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9-223.
[2] 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高血压杂志,2000,8:103.
[3] 林 青,吴 霖,金翠燕.钙通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合应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8,13(5):334-336.
[4] 曹桂秋.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13,30(8):58-59.
本文编辑:张 钰
R544.1
B
ISSN.2095-6681.2015.29.0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