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佐刚
门诊大厅里诞生的新生命
文/张佐刚
因为产妇即将临盆,家人干脆骑电动三轮车直接闯进医院,当到医院门诊大厅时,产妇已顺利产下一男婴,但该男婴却没有呼吸。望着满脸血渍与粪便的婴儿,闻讯赶到医院门诊大厅的医生顾不及脐带还没有剪,抱起婴儿就对其进行人工呼吸伴胸外按压,五六次后,婴儿终于有反应,这是笔者前不久在江苏省涟水县中医院所目睹的惊人一幕。
前不久的一天,下午4时许,我在涟水县中医院门诊大厅取药,一老汉开着一辆电动三轮车一边喊着“快,快,快来人!我儿媳妇要生了……”一边径直冲进了门诊大厅,原本安静的大厅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老汉急得来回走,在车上陪产妇的妇女也一直唉声叹气,产妇也在低声痛苦地呻吟。
医院门诊大厅值班人员立即电话上报情况,第一个赶到医院门诊大厅的是该院骨科护士长苏婧,因为当天是她护士总值班。当她赶到医院门诊大厅时发现,躺在电动三轮车车斗里的产妇满脸是汗,且涨得通红,看起来似乎在用力。根据多年在医院的工作经验,她说:“这个产妇临盆了,大家快来帮忙!”她自己赶紧脱下产妇的裤子,发现婴儿已经流出了产妇体外,产妇的身边有大人的粪便、婴儿的胎粪、羊水、血等一滩污渍。
“新生儿已经趴在车里面,浑身青紫,无呼吸,脐带还连在母体上”,随即赶来的产科医生刘晶娜和产科护士,看到护士长苏婧正在清除婴儿口腔异物,不停地按摩婴儿后背,她的身上手上都沾染了粪便,但新生儿还是没有一点动静。
见此情况,她从护士长苏婧手中接过孩子,她发现孩子没有呼吸,但还有心律,此时新生儿腿部还缠绕着脐带,怎么办?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她觉得首先要让新生儿哭起来,于是她赶紧拍婴儿的足底,按摩后背,可是婴儿还是没有哭声。但现场又没有纱布,没有手套,怎么办?她直接俯下身体,毫不顾忌身边的粪便、血渍,为婴儿做起了人工呼吸,伴胸外按压:一下,两下,三下……在做到第六次人工呼吸后,婴儿的皮肤由青紫转为红润,逐渐有了自主呼吸,而且有了第一声啼哭。
此时,为婴儿做人工呼吸的医生刘晶娜此时嘴边都是血渍与粪便,她顾不上擦拭嘴边的污渍,迅速地打开产包,为婴儿断脐带后,将婴儿包裹好让护士送至产房,吸氧观察。
时至今日,当刘晶娜回忆起这件事时,她说当新生儿有了哭声后,她赶紧检查产妇情况,发现胎盘已经剥离,没有异常情况,就连忙把产妇抬进了产房,施行检查后,将伤口清洗缝合,前前后后,一共花了17分钟,短短的17分钟不但救了新生儿一命,更为重要的是产妇母子平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救了产妇全家。当时回到产科后,在同事的提醒下,她才漱漱嘴洗了把脸,洗去自己嘴边的污渍。
产妇的婆婆,一位淳朴的农村老婆婆,说他们家住在河网街上,那天刚吃过午饭,儿媳妇就说肚子疼,但她考虑到预产期还没到,儿媳妇又是第一次生产,所以也就没注意。下午3点钟左右,儿媳妇说肚子又疼了,于是她赶紧让老伴从邻居家借了电动三轮车,一起拉上儿媳妇就往县中医院赶,一路上颠簸,媳妇肚子疼得更厉害,儿子在外打工,还没赶回来,眼看着就到了医院门口,老伴也就直接将三轮车开进了医院门诊大厅。现在想起来真是幸亏有医院的医生和护士,要不是她们,孙子说不定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