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正里
医疗人文关怀从情绪谈起
文/罗正里
“缺啥别缺钱,有啥别有病!”这句口头禅道出了当今人们对健康的渴求。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告诉我们: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虚弱,而是在生理、心理(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上的一种完满状态。目前医学上可以治愈的疾病非常少,一旦人的器官出现病变或开始衰竭,想要回到从前100%健康的状态,几乎是不可能的。治疗结果如此不乐观,作为医生还能为病人做些什么呢?美国第一个结核病疗养院的创建者,著名医生特鲁多的墓志铭概括了从医的三种境界:“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精神(心理)卫生已成为21世纪卫生工作的重大课题。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医生不应仅仅是人类生命的工程师(治愈疾病或伤痛),更应该是病人心灵的康复师(谋求健康和幸福)。对于心理康复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就是医者尽量用有限的条件和措施使患者精神(心理)活动及心理行为得到最大限度的调整和恢复,最重要的是帮助病人消除心理负担及不良情绪,恢复社会功能,以达到医疗康复的目的。
我国传统文化道教的经典《关尹子》(又称《无上妙道文始真经》),对性—心—情的描述,我觉得恰如其分,精辟到位,值得我们思考与领悟。相传为周代尹喜所著,书中提出“情,波也;心,流也;性,水也”,仔细分析,我觉得非常精辟。性:就像水,应该是清澈透明的。但是水有清水和浊水之分,人性是相通的,但是品质是不一样的。心:就像水流,是水活动形成的,有快有慢,但只有流动,才能形成千变万化的河流,人性的活动与变化,才能产生人的心理。人的心理是动态的,情:就像水波,只有水在运动和激荡波折的时候才能产生,人的情绪何不如此!人处于活动状态时表现的是心理,不处于活动状态时更主要体现的是人性。人处于活动状态,感到波澜起伏时就体现为情绪。我们激越、困惑的时候,是情绪的不同反应,像是一朵朵儿浪花,翻滚着自己生命的波涛;我们淡然的时候,就会心态平和,就会宛如一泓静水,流淌着悠悠情愫。根据《关尹子》的情绪观,我们的性—心—情,理想境界概括成三句话,那就是:性清静,心安宁,情舒畅。
人皆有七情六欲,而“七情六淫”却是中医学的专有名词。内生七情即喜、怒、悲、思、忧、恐、惊;外感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无论内生还是外感,均持“过则为害”的原则。生命从一个受精卵分裂产生五脏六腑等众多组织器官后,各器官各司职能,它们相生相克,既互相促进,也相互制约,当这种动态平衡遭到破坏、又不能及时调整修复时,就会产生疾病。人体正常情况下,应有适度的六淫刺激,以维持身体的反应机能;内生七情也是如此,只有剧烈的、强烈的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承受能力(例如:过喜则伤心,过怒则伤肝,过思则伤脾,过忧(悲)则伤肺,过恐则伤肾),它才成为致病因素,故又称“内伤七情”。外感六淫如果没有内生七情做为内应,除极端外淫外,一般不会致病,这就是哲学所说的“外因永远通过内因”起作用。
大量临床报告表明,病人的情绪活动常被负性反应所主导,其中以焦虑、抑郁、恐惧、愤怒等为主体,尤其是在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中更突出。癌症病人和临终病人都有其独特的情绪发展规律。人的心理过程包括知—情—意三个方面,情又可以分为情绪(外显的)、情感(内隐的)和情操。认知学派认为人的想法和情绪都与个人认知有关,情绪产生的原因在于人们对外界刺激信息的看法和评价。得病确实是一件不幸的事情,作为应激源,当患者产生负性认知和评价(熟悉的世界变成病态的世界),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如感到危险时会产生焦虑的情绪;治疗过程中受到挫折会产生愤怒的情绪;康复过程中感到无望、失落会产生抑郁的情绪。焦虑、愤怒都可能进一步发展为抑郁,进而表现为恐惧。恐惧是烦恼与疾病产生的源泉,是产生不安的动力,病人负性认知和情绪障碍间的恶性循环就如此形成了。
弗洛伊德在1920年的《超越唯乐原则》一书中提出了“生本能”和“死本能”这一组相对的概念。生本能表现为生存的、发展的和爱欲的本能力量,它代表着潜伏于人类生命体中的进取性、建设性和创造性,它是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死本能则表现为生命发展中的另一种对立的力量,它代表着潜伏于人类生命中的破坏性、攻击性与自毁性。本人认为在当今社会物质极其丰富,人有太多的选择、有太多的执念,正是生的欲望制造了死的恐惧。
心理的失衡,尤其是情绪的失衡,体现在三个空间,它们互为表里,导致人的动机、情绪的失衡。这三个空间分别是现实空间、情感空间、人性空间。现实空间主要包括烦恼与相关症状,能量级别低,表现为能力低、手低;情感空间包含了人的情绪和情感;人性空间包括了人的需要、欲望和人格等,能量级别高,表现为眼高、心高。当人性空间,非理性认知(应该如此)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情绪空间将受其影响产生负性反应,例如恐惧;情感空间内的负性情绪又将影响到现实空间,进而引起人的烦恼,产生各种冲突。
心理学家David R.Hawkins,他的理论把能量状态与情绪、心态、人格状态等结合起来。从“羞愧”到“开悟”纳入一个连续统一体,从情绪、心态、人格状态来判断能量级别,这用于心理调整,非常简便,具有操作性。心理调整的目的,就是转化负面情绪,提高能量级别。在负性情绪中,羞愧的能量级几近死亡,是一种严重摧残身心健康的状况。作为医生也许我们无法帮助他们达到最好的情绪状态,但是我们可以让病人的情绪由弱变强,变得越来越好,表现出对人生的充实和幸福。
人生的态度是由自己心灵的温度决定的,医生要善于调节病人的情绪,通过改变患者不合理的思维,将情绪向积极方向引导。医务人员可以满足患者合理的需要,却无法满足病人的各种欲望。传统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心理暗示效应”,是说患者对于大夫的信赖和依从性对于治疗的成功非常重要。医生可以尝试通过暗示等方面提高患者的逆商或辩商,降低他们的欲望和需要,使能量直接向现实转化,患者的注意力不过多地停留在情感空间,坦然接受现实,将有助于提高病人现实行为能力。
佛教修行的人,生病时表现出三重境界:第一境界者认为,人生无常,朝如青丝暮成雪。生病也是我们可以预料到的。第二境界的人认为,生老病死本是自然法则,但如能不生病,就能多做好事,生病是因缘果报,早来早消吧。第三境界者认为,我们的身体是地、水、火、风组成,所以会感到痛苦。可见对疾病的情绪越积极、豁达,痛苦就会越小。正确认识疾病,调节好情绪,是医生帮助病人打开通向幸福和心理健康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总之,医者应认识情绪心理,善于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学思想,了解病人心理,利用情绪原理调节情绪,帮助患者恢复心理健康。
/ 吉林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