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效果观察

2015-01-22 10:17曹云波吉林省松原市人民医院吉林松原138000
关键词:满意率溶栓心肌梗死

曹云波(吉林省松原市人民医院,吉林 松原 138000)

优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效果观察

曹云波
(吉林省松原市人民医院,吉林 松原 138000)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积极治疗及优质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组非常满意28例,满意4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率为96.97%;对照组非常满意20例,满意7例,不满意6例,总满意率为81.82%;两组总满意率比较,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效果满意,故值得推广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优质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是一种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出现急性的闭塞及血流中断,导致局部严重而持久性的心肌畸形及缺血性坏死[1]。本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凶险、变化快、恢复时间长等特点[2],可导致患者出现胸骨后剧烈疼痛,时间持久,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及死亡等[3],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及生命,因此在发病后需要及时诊断、及时抢救治疗。而在积极抢救治疗的同时,配合积极的护理干预,提高护理质量,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笔者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了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3例。干预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50~72岁,平均年龄(59.6±3.7)岁,病程0.5~6 h,平均病程(2.9±0.2)h,梗死部位:下壁13例,前壁9例,前间壁8例,下壁合并正后壁3例;对照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50~71岁,平均年龄(59.5±3.9)岁,病程1~5.5h,平均病程(2.8±0.4)h,梗死部位:下壁14例,前壁10例,前间壁7例,下壁合并正后壁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及梗死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迅速明确诊断,并给予吸氧、缓解心绞痛、溶栓、抑制血小板聚集等治疗,

对照组在给予积极抢救治疗的同时,按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1],如基础护理、病情观察、用药观察等。

干预组在给予积极抢救治疗的同时,给予优质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病情监测:患者入院后,立即进行心电监护,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观察患者的血压、体温、呼吸、脉搏、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并详细记录,同时观察患者胸痛、胸闷、面色、精神状态等临床表现的顺逆情况,如病情持续不缓解应立即告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2)饮食护理: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应指导患者摄入合理的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优质高蛋白、富含纤维素、高维生素的饮食为主[4],注意少食多餐,不可过饱。可摄入一些新鲜的水果、蔬菜,适当饮水,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而诱发心血管意外事件;注意保证营养均衡,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病情的早期恢复。

3)溶栓护理:在开始行溶栓治疗前,应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该治疗方法的作用、效果及注意事项等,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治疗前应遵医嘱完善有关理化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常规、血型等;与患者及家属积极沟通交流,明确患者无溶栓治疗的禁忌症,如近期有手术史,或有活动性出血及脑出血、消化性溃疡等疾病[5];在进行溶栓治疗的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以及是否出现腹痛、出血及其它部位出血、发热、黑便等临床表现,如出现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置。

4)心理护理: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患者多无足够的心理准备,加之病情凶险,预后较差,因此本病患者多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心理问题,如紧张、恐惧、焦虑、担忧、悲观等[6],故而需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护士多给予患者以疏导、劝慰及鼓励的语言,减轻患者不必要的担心和心理压力,告知患者已经为其进行综合有效的治疗,预后较好;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中体现出护士过硬的专业素质,使患者对医护人员充满信任感和依赖感,有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可以请病情痊愈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5)疼痛护理:患者多存在严重的胸骨后压榨性疼痛,且较为剧烈,使患者的痛苦明显增加,因此应给予积极的止痛治疗,同时需要做好疼痛护理工作。因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如吗啡、哌替啶、罂粟碱等,给药过程中及用药后应观察患者的疼痛感是否缓解,以及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观察是否出现某些药物不良反应,如疼痛未见明显缓解,应立即给予其它措施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以两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评价指标,共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及不满意等3个层级。

2 结 果

干预组非常满意28例(84.85%),满意4例(12.12%),不满意1例(3.03%),总满意率为96.97%;对照组非常满意20例(60.61%),满意7例(21.21%),不满意6例(18.18%),总满意率为81.82%;两组总满意率比较,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结 语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中的急危重症之一,需要给予积极有效的抢救治疗,而同时需要配合优质护理干预,对于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均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推广应用。

[1] 方瑞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优质护理效果探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5):138-139.

[2] 比力克孜·阿布力米提,田 虹.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及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10):260-261.

[3] 杨雪松.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2):249-250.

[4] 赵红梅.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8):203-204.

[5] 文世英.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5):160-161.

[6] 刘朝霞.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24(3):1314-1315.

本文编辑:吴玲丽

R473.5

B

曹云波(1968-),女,吉林省松原市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急诊、急救护理

猜你喜欢
满意率溶栓心肌梗死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分析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前急诊生化与溶栓后早期转归及预后的关系
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中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重复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9例临床分析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