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微泡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015-01-22 10:17:21陈玉宏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爱心医院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0
关键词:微泡疾病诊断微血管

陈玉宏(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爱心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超声微泡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陈玉宏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爱心医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0)

超声造影是指借助造影剂,使后散射回声有所增强,将超声诊断的分辨率、敏感性、特异性大幅度提高起来的一项技术。随着超声造影技术的不断完善,超声造影被广泛应用在心血管、肾脏、乳腺、甲状腺等疾病的诊断当中,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而随着超声造影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超声造影剂也不断发生了变化,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超声微泡造影剂相继问世。超声微泡造影剂的应用可以增强左右心室腔、心肌、全身器官组织和病变的造影,有助于提高诊断率。为了探讨超声微泡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文章参考多项研究资料对超声微泡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加以论述。

心血管疾病;诊断;超声微泡;应用;靶向

超声微泡造影剂直径比较小,通过外周静脉注射后,其可以从肺循环顺利通过,可以到达靶器官或靶组织所处的位置,可以使感兴趣区组织的回声增强。且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超声微泡造影剂的稳定性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应用其可以将感兴趣区的组织中造影剂的显影情况有效地观察出来。当前,在急性局灶性炎症、血栓、肿瘤等诊断中均可以应用到超声微泡造影,其应用效果也得到广泛认可[1]。下面参考多项研究资料,论述超声微泡造影剂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以供参考。

1 超声微泡造影剂

超声微泡造影剂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超声显像诊断当中,可经外周静脉注射后利用肺循环直达靶组织或靶器官,使组织回声得以增强,且其稳定性近年来也有了显著性的提高。相关研究结果提示,微泡造影剂已经更新换代三次了,其中,第一代微泡造影剂将空气作为主要的核心,因为空气具有比较高的弥散度,在血液循环存在的时间短,未能顺利通过肺循环,临床应用范围具有局限性,无法满足临床应用需要。相较于第一代微泡造影剂,第二代微泡造影剂临床应用范围有所扩大,这是因为其克服了第一代微泡造影剂存在的不足,其核心为氟碳气体和氟硫气体等大分子量惰性气体,弥散度比较低,且其壳膜包含脂质、蛋白质等物质,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更适宜被应用在疾病的诊断当中。到了第三代微泡造影剂出世,超声微泡造影剂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范围更是有所扩大。当前经常提到的靶向微泡就属于第三代微泡造影剂。一般情况下,靶向微泡将二氧化碳、氧气、空气或大分子惰性气体作为核心,壳膜包括白蛋白、磷脂类化合物、糖类或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多聚物,不仅分子量小,而且具有比较强的穿透力。随着靶向微泡的发展,分子或者细胞水平显影技术成为了可能[2]。

2 超声微泡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1 适用于炎症的显像

当激活的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被粘附了微泡后,微泡就会被吞噬在细胞内,但可以使声学特性保持不变的状态。因此,血液循环中的自由微泡被清除之后,超声可以对细胞内微泡加以探查,这样有助于将炎症发生的部位发现出来。大量研究结果提示,在心血管疾病中均可以发现血管内皮炎症反应,如动脉粥样硬化、心力衰竭、高血压等,且这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均和血管内皮炎症反应有一定的关联性。而微泡表面携带的抗体成分均有所不同,借此可以对炎症的遗传表型加以鉴别,或可以对炎症反应的程度加以辨别。这样可以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加以有效的判断,有助于临床判断危险程度、评估预后[3-4]。

2.2 适用于了解微血管情况和诊断缺血性心脏病

因为相较于组织信号,体内微血管的血流速度信号幅度比较低,故要想对组织微血管的血流加以评估,则不适宜采用多普勒技术。而相较于红细胞,微泡的背散射更强,可以使多普勒信号得以大大增强,可以借助微泡对微血管的灌注情况加以有效的评估。一般情况下,存在于血池中的微泡在稳定情况下可以保持恒定的浓度,且不管是进入微血管的微泡,还是从微血管中出来的微泡,两者的数量均相同,借助微泡的总数可以将微血管的容积反映出来。此外,若微泡被高强度超声破坏,对声信号增加的速度,也就是对微泡的补给率加以测量,则还可以将红细胞的速率反映出来。作为一种功能性的心脏造影技术,心肌声学造影(MCE)可以在经静脉将微泡造影剂注射后,对静息和负荷状态下微泡的分布差异加以对比,可以对心肌中不同区域的血流情况加以评价,这样可以对缺血性心脏病加以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2.3 适用于了解、掌握和鉴别血栓

即使和血液回声相比,早期新鲜血栓的回声也没有明显的特征,几乎和血液回声相似,因此,如果借助超声对新鲜血栓进行监测,则很难及时有效地检出新鲜血栓。而血栓靶向超声微泡可以经靶向对血栓病变组成成分起到一定的作用,在血栓部位使微泡聚集起来,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检出新鲜血栓,提高检出率和特异性等。此外,如果可以将靶向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的超声微泡构建起来,则可以显著地粘附于血栓上,且可以使血栓的超声识别信号得以增强,提高诊断敏感性。此外,若微泡带有寡肽,则还可以将新鲜血栓表面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活化连接位点识别出来,并粘附在新鲜血栓的表面,经激活的血小板显影,这样可以更有效地检出血管和心腔内存在的血栓。且新鲜血栓比陈旧性血栓存在更多的表达GPⅡb/Ⅲa受体的血小板,可以将更多的微泡粘附起来,这样可以对新鲜血栓和陈旧性血栓加以鉴别[5]。

2.4 适用于新生血管显像

因新生血管可以将α-整合素表达出来,若在微泡的包膜把α-整合素特异性抗体或者多肽结合起来,则可以实现新生血管区域的靶向造影。在某项研究中,靶向超声微泡靶向于中性粒细胞补体受体、单核细胞α5-整合素、VCAM-1等炎症细胞,并将其注入下肢缺血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当尚未恢复缺血下肢的血流时,就可以将三种靶向超声微泡的分子信号探测出来,这样有助于识别新生的血管,提高新生血管的检出率和敏感性[6]。

3 结 论

不仅在心脏、肝脏等的声学造影诊断中可以应用到超声微泡造影剂,在组织、血栓等的靶向显影中也可以应用到具有靶向性的超声微泡造影剂[7]。虽然微泡造影剂在超声造影等中应用时有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可能性,但是其所取得益处远远超过其风险,且总体上安全性良好。随着超声分子影像学的不断发展,相信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中超声微泡造影剂,尤其是靶向超声造影剂发挥的作用将更巨大,将更能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为人类健康造福。

[1] 王 星,冉海涛.超声微泡造影剂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进展[J].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2011,(03):63-65.

[2] 王 平,尹庭辉,郑荣琴.新型纳米微泡超声造影剂的制备及超声显像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1,(05):52-53.

[3] 邱 逦,冷钱英,罗 燕.超声联合微泡造影在分子影像诊断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11):98-102.

[4] 林 玲,张 梅,邱 逦,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新生血管的超声造影强化特征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5(6):992-996.

[5] 何佰永,韦 馨,唐 红.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心血管疾病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1,(12):50-53.

[6] 张丽文.超声微泡造影剂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J].药物与人,2014,(04):66-67.

[7] 唐 红.靶向超声造影剂在心血管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西部医学,2013,(4):481-482.

本文编辑:张 钰

R445.1;R54

B

陈玉宏(1968-),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超声

猜你喜欢
微泡疾病诊断微血管
功能型微泡材料的研究进展
化工学报(2021年8期)2021-08-31 07:00:44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
携IL-6单克隆抗体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在兔MI/RI损伤中的应用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呼吸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已出版
聚己内酯微泡的制备与表征
基于Web及知识推理的宠物狗疾病诊断专家系统
CD10表达在滋养叶细胞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细胞微泡miRNA对内皮细胞的调控
IMP3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