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体不同菌种之间的临床特征、毒力、复发的比较

2015-01-22 06:13李红,沙巍
中国防痨杂志 2015年11期
关键词:胞内复合体涂片



·文献速览·

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体不同菌种之间的临床特征、毒力、复发的比较

Boyle DP, Zembower TR, Reddy S, et al. Comparison of Clinical Features, Virulence,and Relapse amongMycobacteriumaviumComplex Species.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15, 191(11): 1310-1317.

传统认为,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体(MAC)主要由鸟分枝杆菌和胞内分枝杆菌组成,MAC菌株基因测序的发展,已经使许多新的菌种被加入到这个复合体中。这些新菌种在感染的危险因素、毒力、临床治疗结果上也不同。虽然诊断MAC肺病的标准已被广泛接受,但治疗的风险和利弊必须考虑。为了更好地了解不同MAC菌种的致病性,作者回顾性分析了从肺标本培养到不同MAC菌群感染的临床患者,对最常见的3个菌种:鸟分枝杆菌、胞内分枝杆菌和chimaera 分枝杆菌之间的区别进行研究。

患者选自200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在芝加哥Northwestern Memorial 医院就诊,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活检标本中培养到MAC的患者。查阅电子病历,记录患者的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检查、合并症、胸部X线表现、治疗经过与临床复发和(或)再感染。

通过AccuProbe MAC培养识别试验的MAC菌株,在MiddleBrooK 7H11琼脂上培养,35 ℃ 孵化14~21 d,菌株克隆进行PCR分析。PCR扩增使用GeneAmp®EZ rTth RNA PCR试剂盒,引物为5′-GGCAAGGTCACCCCGAAG-GG-3′, 5′-AGCGGCTGCTGGGTGATCATC-3′,5′-TTGT-ACACACCGCCCGTCA-3′, 5′-TCTCGATGCCAAGGCAT-CCACC-3′;扩增和检测细菌RNA聚合酶基因(rpoB)的β亚单位和16 s~23 s核糖体DNA内部转录间隔区(ITS)。通过扩增与ITS测序进一步确认胞内分枝杆菌与chimaera分枝杆菌。

结果:(1)共有448例患者,241例(54%)是鸟分枝杆菌感染,81例(18%)是胞内分枝杆菌感染,126例(28%)是chimaera分枝杆菌感染。2012年的MAC患病例数是2000年的4.3倍。每一年鸟分枝杆菌感染的患病率最高。从2005年起chimaera分枝杆菌感染的患病率大于胞内分枝杆菌。(2)本组患者平均年龄63岁,62.3%为女性;平均体质量指数(BMI)为23.3;23%涂片阳性,15%胸部X线摄影发现空洞;9.4%HIV阳性,4.2%是移植患者,15.6%服用免疫抑制药物。58%符合美国胸科协会(ATS)和美国感染疾病协会(IDSA)的MAC肺病诊断标准,43%进行过抗微生物治疗。(3)根据菌种分为3组,各组在性别、涂片阳性率、服用免疫抑制剂、胸片表现、符合诊断标准,临床复发和(或)再感染方面的情况都不相同。胞内分枝杆菌组的女性及双肺病灶的患者较其他两组多,chimaera分枝杆菌组痰培养阳性明显少,更可能存在服用免疫抑制剂、患恶性肿瘤、做过移植的情况。(4)女性患者BMI较低,涂片阳性,胸部X线检查示双肺病灶、空洞,可能更符合ATS和IDSA的MAC肺病诊断标准,鸟和胞内分枝杆菌组较chimaera分枝杆菌组可能更符合诊断标准。(5)在190例完成治疗的患者中,48例(25%)复发和(或)再感染,老年、低BMI、有空洞与复发和(或)再感染相关,胞内分枝杆菌组不易产生复发和(或)再感染。

综上所述,不同的菌株毒力不同,将MAC分为不同的菌株,可为医生判断疾病的严重性和是否有复发和(或)再感染的危险因素提供帮助。

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病临床研究中心

上海市结核病(肺)重点实验室

李红 编译 沙巍 审校

(本文编辑:薛爱华)

10.3969/j.issn.1000-6621.2015.11.006

2015-10-08)

猜你喜欢
胞内复合体涂片
基于均匀化理论的根土复合体三维本构关系
痰涂片与痰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比较
直肠FH检测剩余液涂片用于评估标本取材质量的探讨
水稻延伸因子复合体家族基因鉴定及非生物胁迫诱导表达模式分析
卵巢肿瘤病理诊断中冷冻切片结合细胞学涂片的应用分析
膝关节创伤性多发韧带损伤中后外复合体重建的临床疗效
集菌涂片染色法在检测痰液中抗酸杆菌中的应用分析
小切口下重建喙锁肩锁韧带及前上关节囊复合体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
胞内分枝杆菌肺病CT特征:与堪萨斯、脓肿/龟分枝杆菌肺病比较
胞内分枝杆菌及偶发分枝杆菌对小鼠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