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同歌 玉汝于成

2015-01-22 09:01:06夏富青
中国有色金属 2015年4期
关键词:铜山矿业矿山

夏富青|文

安徽铜陵有色铜山矿业公司在56年风雨洗礼中,历经辉煌、曲折和阵痛,再到基业长青,并在中国有色金属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以过人胆识和智慧光芒一次次擦亮中国古铜都铜陵这张厚重的名片。

56年蹉跎岁月,有多少资源型矿山仍生生不息?安徽铜陵有色铜山矿业公司(前称铜山铜矿,以下简称“铜山矿业公司”)从20世纪70年代的辉煌,到均衡持续发展30年,再到因资源枯竭政策性关破重组,二轮找矿取重大突破和一座新型矿山建成投产,风雨之后再现彩虹。

铜山矿业公司投产56年来,累计采出矿1949.3万吨;生产铜精矿含铜16.45万吨,副产品硫砂(35%)196.35万吨;铁精砂(60%)97万吨;铜精砂含金1806.5千克,含银23046.7千克,以及数量可观的冰铜、海绵铜等产品,为新中国有色行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艰苦鏖战 勇摘 “帽子”

在建矿之初那段艰苦创业的岁月里,英勇的铜山老一代创业者们,为甩掉祖国有色金属贫穷落后的帽子,仅用两年多时间,就在这荒凉贫瘠,地矿复杂的土地上,先后开凿出竖井9座,开通中段4个,挖掘洞室土方9386立方米,形成出矿采场20多个,累计创掘进进尺15527米的高效业绩,在新中国有色金属建矿史上绘出浓墨重彩的辉煌之笔。

1959年11月7日,一座日产2000吨规模的采选第一期工程竣工投产,铜山铜矿成为新中国较早的采选联合有色中型矿山,正式拉开了矿山采选一体化生产的序幕,矿山历经由坑下生产转为露采再转为坑下生产的过程。在1965年以前,历经基建、扩建和调整三个时期,矿山开采形式、方法及生产工艺经历了多次持续改进,生产经营兴衰起伏,在磨难中奋起,在挫折中前进,呈螺旋式曲线上升和发展。

1965年7月,新中国自行设计建设第一座机械化露天铜矿在铜山铜矿诞生。1970年10月6日建成投产,从此拉开了大规模生产的序幕,铜山铜矿进入辉煌时期,肩负着振兴有色的责任和使命,曾留下“大干快上双三万,用血换铜心也甘”的豪迈诗句。1973年3月30日,日产铜量45.19吨,1976年6月30日,日产铜量56.807吨……

在国家冶金流动红旗劳动竞赛上,善于拼搏的铜山铜矿老一辈建设者们曾用辛勤的汗水和无穷的智慧篆刻出一串惊天骇俗的数据,矿山铜料产量逐年创出新高,1978年创年产铜料6552.15吨的辉煌纪录,相当于同类规模有色矿山年生产设计能力的2.12倍。铜山人的丰功佳绩,永远被载入共和国的史册。1978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群英矿山”表彰会上,原冶金部决定将这面饱含铜山锐气的奖旗,永远锁定在铜山铜矿,先后有数名代表出席安徽省群英会、全国冶金系统和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的人还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自接见。

漂亮的新居

创新在化茧中成蝶

在沉重的历史包袱和资源日益减少的双重夹击下,铜山矿业公司从20世纪90年代初就出现连续亏损,每况愈下的矿山生产经营形势使铜山矿业公司一蹶不振,到2003年年底,矿山负债率高达198%。仅大量富余人员就业和沉重历史欠账就成为制约矿山稳定发展的两块“软肋”。

是坐以待毙,还是浴火重生?2004年年初,新任领导班子审时度势,果断抢抓矿山重组难得的发展机遇,力挽狂澜谋发展。一是千方百计抓好矿山的正常生产,克服矿源不足、原矿品位低和设备老化加剧等不利因素,对选矿选别系统进行永久性恢复,对号称“大动脉”的新大井提升系统进行大修,对尾矿资源进行综合回收再利用。众志成城,打好生产每个环节攻坚战,确保实现均衡生产。2004年,铜山矿业公司完成铜量2100吨,当年实现盈利497.59万元,一举甩掉了长达14年连续亏损的帽子;二是坚持走“管改结合、再造企业”发展之路,加大机构精简力度,生产岗位人员实行全员竞聘,对富余人员实行转岗培训,增强其再就业技能,先后有700余人在矿山外就业,为企业轻装上阵扫除了障碍。三是对主要亏损源的分流单位,采取先易后难、一厂一策和逐步退出等方法进行成功改制。对集体企业则实行整体退出,1000多名集体制职工进行了身份置换。

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2004至2008年,铜山矿业公司先后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年扩建和改造了产品运输路,整修了职工健身运动中心,极大地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特别是2009年,为改善职工居住条件,彻底解决职工看病难和矿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铜山矿业公司在池州市区建设职工住宅楼600多套;在2013年和2014年,又组织职工先后在铜陵市集中购买楼房近200套,职工基本住上宽敞明亮的楼房,真正享受城市文明生活,生机勃勃的铜山矿业公司在这块“飞地”上悄然形成。仅2012年度,公司就荣获安徽省授予先进集体、省国资委先进党委和文明单位、铜陵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文明单位、集团公司金牌单位和“四好领导班子”先进集体等一系列殊荣。2013、2014年度又被安徽省授予“先进集体”、“文明单位”和全国总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称号。

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科学管理是矿山创造财富的活水源头,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坚强后盾。铜山矿业公司按照“全员参与、持续改进、全面提升”的要求,实行管理优化升级,制定管理标准159个,工作标准278个,技术标准226个,有力提升了矿山管理水准,被国家授予3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并对矿山经营、人事、薪酬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先后对部分紧缺的技术人才实行协议工资制、技术能手津贴等办法激励管理。薪酬管理方面改变过去岗位技能结构工资模式,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从而走出一条由粗放式管理到自主型管理转变之路。此外,还先后出台了全面预算管理、5S管理和“自主管理、挖潜降耗”试行办法等一系列管理措施,有力提升了矿山管理水平。矿山连续10年实现均衡生产,年完成铜量在2000吨左右,并多年实现盈利,连续多年实现了安全生产。职工人均收入成倍增长,上升到2014年的6.4万元/人·年。

资源是矿山赖以生存的基础,更是发展和起跳的基石。该矿业公司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和铜陵有色股份公司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下,被列为国家第二批安徽省有色行业首家危机矿山资源找矿项目,获得了国家专项资金和政策的支持,2006年5月,该矿业公司资源接替项目新一轮找矿工作正式启动,分别对该矿业公司的前山南深部勘查区和南泉鲍勘查区进行勘探,经过三年多时间的详细勘察,新增铜资源储量有了突破性进展,又让铜山矿业公司梅开二度,终于破解了制约矿山发展的“瓶颈”,进入国家危机矿山找矿成果重大突破性项目前列。该矿业公司先后荣获国土资源部优秀矿山调查报告奖和安徽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新型铜山 活力铜山

2009年9月6日,该矿业公司又迎来了发展史上新机遇,深部开拓的标志性工程——副井开拓工程正式动工建设。该矿业公司在抓好老矿山建成的同时,全力推进日处理量2000吨、年产铜量4000~5000吨规模的新型矿山,这座进入暮年的老矿山在获得新增资源后快速焕发青春活力。

2011年年底,铜山矿业公司确立了“自主管理,追求卓越,和谐发展,造福员工”的发展理念和“高效利用资源,建设新型矿山”的发展战略。到“十二五”中期,通过产能提升、新矿山建设、非金属开发、码头物流业开发,铜山矿业公司将逐步发展成为有色金属矿业、物流业、非金属开发业齐头并进,经济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将显著增强,为促进地区和谐稳定、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起到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2014年1月18日,铜山矿业公司深部开拓工程正式进行新系统联运试车。经过全矿干群艰辛努力,当年完成铜量2010吨,硫、铁精砂9.7万吨,不仅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任务,还顺利实现了新老矿山接替,并连续实现了安全生产2250天。目前,该矿业公司正全力以赴按照高起点、高要求、高标准进行建设,到“十二五”中期,实现新老矿山顺利接替。届时,该矿业公司将把一座体制新、机制活、效率高、效益好、环境优的现代化新型矿山呈现世人面前。中

猜你喜欢
铜山矿业矿山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河北地质(2021年2期)2021-08-21 02:43:50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神剑(2021年3期)2021-08-14 02:30:08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昆钢科技(2021年2期)2021-07-22 07:47:06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矿产勘查(2020年7期)2020-12-25 02:43:42
欢迎订阅《矿业安全与环保》
《矿业安全与环保》征稿简则
赵佗与北流“铜山”
文史春秋(2020年1期)2020-03-16 13:13:38
让乡村小学生科学素养落地生根
———南京市江宁区铜山小学科技教育掠影
江苏教育(2019年78期)2019-11-21 09:23:12
全球矿业或将开启新的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