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永发
随着学段的不断升高,学生生活阅历不断丰富,认知能力的差异逐步加大,在阅读教学中就会呈现出情感体验、内涵品味大相径庭的现象,有些内容也许能够在教师可控制的范围之内,而有些内容则完全在教师的意料之外。这些感知的差异性成果,不但不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提升,相反如果运用得当,还会成为学生深入全面解读文本的重要契机,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实现视域的自然融合。
一、在迸发思维火花中消解师生差异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同的一篇文本在生活阅历完全迥异、认知能力相差甚远的群体学生面前,出现不同层次的解读、不同纬度的感知是最常见不过的事情了。教师切不可视学生的这种分歧为负担,相反应该充分尊重依循这种分歧的特质,并在课堂教学中随机应变,调整重组学生的感性认知,从而在教师艺术化的引导下,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执教《柳叶儿》这篇抒情散文时,教师预设将文本体悟的核心置放在文中“苦中略带些涩的滋味儿”的意蕴涵泳上。但在学生初步阅读课文形成的体验交流中,教师发现学生的认知解读不仅与教师差异较大,甚至学生彼此之间也颇有争执:有人认为该文关注孩童童年生活的愉悦烂漫,有的认为注重对幼年生活艰涩记忆的眷顾,有的还认为两者兼而有之。其焦点何在,这种认知的差异就成了教师构建课堂教学框架的支点。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依据自身认知再次潜入文本,在文本语言中探寻相应的依据。继而,补充了文本创作背景的相关资料,让学生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加深入,进而体验到文本中“苦”与“乐”的内在关联:借助于“苦”,凸显了“乐”。至此,学生先前的认知差异逐渐消弭,而个性化的多元解读却充盈着整个课堂。
整个案例中,教师允许并呵护学生的真实差异,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消融了差异的存在,逐步走向了认知的共融,提升了学生的解读能力。
二、在澄明赏析境界中消融师生差异
初中语文教材的选文已经不同于小学阶段以形象直观思维为准则,更多地介入了理性思维、人生哲学。这与学生现有的生活实际以及理解能力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如果没有教师的悉心指导,学生则很有可能止步于原有的认知阶段,客观存在的差异性将无法消融,其意识生命也无从提升。鉴于此,教师应该凭借自身更为开阔的文化视域启发引领学生,从而实现学生能力的再度飞跃。
鲁迅名篇《雪》呈现了两种质地迥异的雪,也造成了师生体认的最大分歧:一方面,学生认为作者偏爱朔方之雪,因其雄壮阔远,气势威猛;另一方面,也有学生认为作者对江南之雪情有独钟,因为其色彩斑斓,彰显出生机。在课堂教学引发的辩论中,不但没有促成认知的统一,反而使得学生的自我认知更加强烈。面对这种局面,教师顺应学生的认知思维,引导学生尝试将文中的意象“雪花”转换为人之生命,而将文本中出现的三种情境“暖国之雨、江南之雪、朔方之雪”升格为高远的人生境界。当学生共同裹挟着这些认知再度踏上文本的解读之路时,就会从文本第四自然段中的“但是”以及文末一句话中深掘作者蕴藏其中的缜密情思。最后,教师还拓展补充了鲁迅早期关于生命价值的论述,从而使学生彻底意识到在这篇构思精巧的散文中,作者借用江南雪为引子,强化了北方雪的孤傲,抒发了自身的内在反抗气质。
客观的差异,生成了师生双方依托文本、深入文本的有效资源,在教师四两拨千斤的指导下,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赏析能力明显提升。
三、在生发教学智慧中消弭师生差异
除了教材,很多教师都将教参视为救命稻草,文本解读、教学建议,甚至是现成的教学设计,教师只管“拿来主义”便可万事大吉。诚然,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道路上,教参曾经在一大批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道路上起到过无可替代的作用,但终身寄希望于此,则又是教师专业化程度有效提升的瓶颈。如果教师能够静下心来,潜入文本认真研读,自然会形成与教材观点不同,甚至是背道而驰的观点。这种教师自身与教参形成的差异,为教师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直接提供了较好的教学资源。
例如,在教学《林中小溪》一课时,学生凭借多年教参化模式的熏陶和应试化教学的浸润,很快就会提炼出“人生要充满挑战,否则将索然无趣”的观念。这一认知的形成并非学生真正将心灵意识交付给文本,而是概念化、标签化教学的条件反射,不免令人遗憾。而教师通过自主研读教材,并借助其他阅读材料,发现作者对人类自我中心的自然环境论嗤之以鼻,不同的生活方式只要适合于相应的人群,就是值得赞颂的。本着这一认知理解,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就要引导学生重新回归文本的细节之中,帮助学生重新探寻作者笔下的世界,转换视角重新感受树林的别样情致。
最后,教师还对这篇课文的作者普利什文以及其作品的特点进行了补充说明,知道作品凸显的人性之善的美学观点曾经遭遇统治者的严重批判,从而引导学生以更为深远的视角和眼光知其人,感其文。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人生价值观,这种变化契合了社会以及人类的自然发展。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应该不断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为学生多元化、个性化体验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而在消融差异认知的基础上,将初中语文课堂推向更为灵动之处。
(责任编辑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