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並用,張馳有度

2015-01-21 14:55李非
澳门月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民眾醫療傳統

貴刊12月號刊登的《冀新官上任,燒好“三把火”,用好“三盆水”》一文,是篇好文章。其“三盆水”,一淋頭,保持頭腦清醒;一淋手,保持雙手乾淨;一淋腳,深入基層,保持雙腳活力。比喻形象、生動,新穎又貼切。

我們常用“新官上任三把火”來形容新官為打開工作局面所展現的手段與魄力,也知道水火不相容,水用得好則罷,用不好則成“潑冷水”,澆滅激情還挫傷了工作積極性。在文中,作者獨特的詮釋,賦予“水”新的內涵,使得水火不僅相容並用,還缺一不可,不然,“火”燒不到最後,勢必還引“火”燒身。不是嗎?我們常見“三把火”成效於一時後,老毛病便死灰復燃,故態復萌。表面上看是傳統保守勢力強大,深層次還是新官燃“火”前,頭腦發熱,沒有深入基層掌握真實的民情民意,加之體制上的“先天”弊病,結果新官甫任時的激情也隨著“三把火”很快燃燒殆盡。待到新官做成“舊官”,有的乾脆隨了大流,有的甚至同流合污。至於“引火燒身”,則是觸痛了傳統勢力的利益,低估了利益集團的能量,使得“三把火”要麼被撲滅,要麼被權勢、詭計致“火”勢改向,把個新官燒得面目全非。意志堅強的,守住底線,傷癒後,繼續與之抗爭,反之舉手投降,成了腐敗陣營一份子。這方面的正反例子不僅在澳門有,內地更是俯拾皆是,不勝枚舉。可見燒好“三把火”,同時備好“三盆水”並懂得如何使用,有多重要。本澳履新的十名官員多為公務員出身,熟悉政府運作,具備專業背景,燒“三把火”的能力無庸置疑,使用“三盆水”的功夫如何,就有待時間來檢驗了。

是故,十位新官據各自工作性質、特點,面對傳媒,更是面向本澳全民表態時,大都“頭腦清醒”,腹中縱有施政大計,發言均顯謹慎,沉穩,大智若拙。因為正如作者文中所指,本澳行政、司法改革艱難,經濟一業獨大發展失衡,交通瓶頸突破遲緩,社會民生問題疊出,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相信他們對此早已熟稔於心,因而嚴肅神情下難掩誠惶誠恐,一副小心駛得萬年船的模樣。

惟神情自若,聲音較為響亮的社會文化司新任司长,言有十五年社會範疇工作經驗,又話對民眾訴求耳熟能詳,更揚言醫療建設將走進最光輝的五年等,侃侃而談,風頭盡出,不愧政府辦主任出身,兼具政府發言人的磨練,把個記者發佈會駕馭得如開茶話會。而其所言是否信口開河不說,近日脊骨受傷的十七歲男生,終獲當局批准送外就醫事實,以致事主母親連贊“衛生局的做法比以前好”。此系戲劇性巧合,還是為新任司長造勢?筆者不妄加判斷,但有一點至少說明其在用“一盆水淋腳”,從而解除了基層居民久拖不決的醫療困擾,進而率先解開現代官僚體制上的一個“不近人情”的死結,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文化司新司長開始給人帶來新氣象。至於五年內,司長的醫療改革能有多“光輝”,我們大可不必期望值過高,只需踏踏實實為民解憂,切實做好每一件關乎民眾利益的事,我想,他就已經很了不起了。(澳門/李非)

猜你喜欢
民眾醫療傳統
康有為《論語注》與儒家傳統經學之變革
骨法用筆 繼承傳統——梁贵臣人物画赏析
為民寫真弘揚傳統文化——浅析孙安先生的艺术特点
醫療糾紛 依法維權 大陸台商對醫療損害責任的法律須知
對人的狩獵:比較優勢視野下的內亞戰爭技術與軍事傳統
胡釋之 市場理念成為共識 政府才能放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