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教授“骂街” 比低俗更可怕

2015-01-21 22:39
党建文汇·下 2014年12期
关键词:赵本山崔永元旁观者

无论什么身份,每个人在网络公共空间里都应该保持应有的理性和谦卑,要容得下不同的意见,在观点的碰撞中求同存异;否则,这种“夹枪带棒”的辩论只会撕裂社会,让更多人沾染戾气。

这几天,清华教授肖鹰和原央视主持人崔永元的骂战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肖鹰在微博中批评赵本山的二人转太低俗,称“春晚已经不再需要赵本山的猪大肠”,而崔永元认为赵本山“是百年难遇的人才”。因为观点分歧,两人随即以“脑残”“智障”等语言相互攻击,叫骂之激烈确实称得上骂战。

一言不合便破口大骂,叫骂者或许有酣畅淋漓的快感,旁观者却似看了一场泼妇骂街的表演,直教人目瞪口呆。如果说只是寻常人等口不择言,在网络上也不稀奇,偏偏两位还都是文化人,甚至骂了四天还意犹未尽。这就让人纳闷了,如此骂战为哪般?如果骂战成为习惯,那么网络上心平气和的理性讨论将越来越稀缺,只能留下偏执甚至狂躁的人唇枪舌剑。

在赵本山的二人转是否低俗的问题上,尽管肖鹰和崔永元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但是他们无疑都是以低俗为耻的。美学教授和知名主持人辩论,无论双方最终能否说服对方,都应该让旁观者看到学者的修养和名人的气度。可惜这些都被脏话淹没了,论战反而成了他们的低俗“二人转”。

在自媒体时代,文化精英放下身段,积极参与公共讨论是值得推崇的,但是对于粗鄙化的网络文化潮流,还应洁身自好,不能推波助澜。通过叫骂吸引眼球,虽能制造轰动效应,一而再再而三的话就会让公众看不起。无论什么身份,每个人在网络公共空间里都应该保持应有的理性和谦卑,要容得下不同的意见,在观点的交锋中求同存异;否则,这种“夹枪带棒”的辩论只会撕裂社会,让更多人沾染戾气,就像两年前反对粗口的肖鹰已经显现出每战必骂的倾向。

(摘自《齐鲁晚报》)endprint

猜你喜欢
赵本山崔永元旁观者
安全生产没有旁观者
崔永元:我为什么对现在的电影心里发凉
旁观者之眼:外媒视角下的吴忠信主持十四世达赖坐床
论赵本山的网络媒介形象——以新浪网为例
旁观者,未必清
崔永元的金钱观
关注校园暴力的旁观者
远离诱惑
不说话就是最好的敬业
赵本山选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