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商业银行实施绿色金融的比较分析

2015-01-21 10:45:15李泓
2014年37期
关键词:绿色金融比较分析商业银行

李泓

摘 要:随着绿色金融的方兴未艾,我国商业银行在此领域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枢纽,银行信贷为企业生存发展输血供养。因此银行业金融机构有能力、有义务通过发展绿色金融,支持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低碳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这既是银行业实践社会责任的体现,也是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更是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我国政府和银行监督管理部门也多次就此出台政策意见,从而不断推动节能减排,为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各个地方也相继发布了绿色信贷补贴政策,支持发展绿色经济。现阶段我国一些商业银行已经针对绿色金融实施开展了较多摸索,并大力构建了绿色信贷的长效发展机制。

关键词:商业银行;绿色金融;比较分析

当前,我国进入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绿色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绿色改造,对金融的需求日益强劲,这使得绿色金融成为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业发展的新的趋势和潮流。绿色金融在具体实践中,面临着诸多障碍,比如绿色金融业务风险较高而收益偏低、信息沟通机制有待完善、相关政策不完善。这里,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谈谈对商业银行实施绿色金融的比较分析。

一、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绿色金融的概况

(一)倡导绿色运营、环保公益等活动。倡导绿色环保活动是很多商业银行为绿色金融造势的基础。他们首先把绿色运营当作开展绿色金融活动的切入点。具体操作办法包括以下几大方面:一是倡导在日常工作中节能减排,不断完善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电子交易渠道体系,以该体系的运行完善不断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为了保障节能减排工作的良好运行,不少商业银行还对评价指标进行了量化细分,如人均电耗,水耗,气耗,燃料消耗和其他公务用车,建行还列出了视频会议的数量。此外,银行还积极参与植树,“地球一小时”等环保活动。

(二)完善绿色信贷制度。绿色信贷制度的完善对于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活动也十分必要。绿色信贷制度概念源于绿色信贷融资,来自绿色文明和绿色金融。文明是一种追求绿色环境和人类的和谐文明的生存和发展。造福人类,经济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人们建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广绿色文化,并在政策,舆论对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倾斜。目前,国内商业银行已初步建立了绿色信贷机制,制定实施细节,实施环境标志分类,监督企业的环境信息作为信贷营销调查,审批,实行一票否决的重要进程。

(三)创新绿色金融产品。除了节能项目,银行也正在积极开发新的绿色金融产品。如招商银行推出的绿色设备买方信贷,排污权抵押贷款;农业银行全力支持纺织印染行业的升级改造,通过知识产权质押、排污权质押贷款等绿色信贷创新产品,解决传统高排放行业企业在绿色转型升级中遇到的融资难题,通过金融租赁方式,对节能减排和环保设备更新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保障了项目的顺利开展,实现了企业能源的可循环利用,显著减少了企业废气物排放量;法国开发署绿色能源转让收入的按揭贷款,绿色融资租赁,清洁发展机制融资综合解决方案6个新产品,初步建成绿色金融产品体系。

银行应加快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利用金融手段鼓励通过科技创新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新能源、节能减排、智能电网等产业贷款比重和市场份额,加快配置未来的优质客户群和利润增长点,支持低碳产业做大做强,形成集群优势,培育生态文明建设新动力。在发展直接融资方面,应支持符合条件的环保企业或项目发行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等债务融资工具筹集发展资金,鼓励私募资金、风险投资、社会捐赠资金和国际援助资金加大对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资金投入,引导全社会树立节约资源、适度消费的生活理念推动低碳金融、绿色金融的全方位运行,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绿色生活方式。

二、几种信贷产品简介

1.项目融资。指贷款人向特定的工程项目提供贷款协议融资,对于该项目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享有偿债请求权,并以该项目资产作为附属担保的融资类型。它是一种以项目的未来收益和资产作为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和安全保障的融资方式。

2.个人绿色消费信贷。这个概念源于绿色绿色信贷融资,来自绿色文明和绿色金融。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工业文明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面对环境污染,自然资源枯竭,生态失衡等全球性环境问题,人们普遍认识到对环境,人类过去的生产和消费模式。造福人类,经济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人们建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广绿色文化,并在政策,舆论对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倾斜。通常被称为绿色信贷可持续融资或融资环境。

3.购房按揭项目。所谓指购房按揭项目指的是买房者通过所购住房做抵押并由其所购买住房的房地产企业提供阶段性担保的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花旗集团针对中低收入阶层顾客推出结构化节能抵押产品,将省电等节能指标纳入贷款申请人的信用评分体系。

三、国内外银行比较性分析

(一)绿色金融发展程度不同。赤道原则是由世界主要金融机构根据国际金融公司和世界银行的政策和指南建立的,旨在判断、评估和管理项目融资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的一个金融行业基准。从全球看,实行赤道原则的金融机构已有60多家。其业务遍及全球lOO多个国家。他们所提供的项目融资总数占所有项目融资市场总额的85%以上。同时,通过碳交易等金融产品的创新服务,将金融服务、金融产品创新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形成完善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社会责任、保护环境问题已受到越来越多国外商业银行的重视。许多商业银行将其纳入战略目标管理。通过加入国际社会责任组织来约束自身的经营活动。目前,环保总局已与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制定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绿色金融环保指南”;它是我国推行绿色金融标准建设的关键一步,可以使金融机构在执行绿色金融政策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加快了绿色金融建设步伐,绿色金融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但目前我国仅有兴业银行一家赤道银行,同时,國内碳金融市场建设不健全,导致银行开展绿色信贷不能化解风险的有效转移,增加银行的管理成本。

(二)绿色信贷产品不同。所谓绿色信贷是环保总局、人民银行、银监会三部门为了遏制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盲目扩张联合提出的一项全新的金融导向政策。是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据国家的环境政策和产业政策,对研究和生产治污设施、从事生态保护与建设、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从事循环经济生产和绿色制造以及生态农业的企业或机构提供贷款扶持并实施优惠性的低利率;同时对污染生产和污染企业的新建项目投资贷款和流动资金进行额度限制并实施惩罚性高利率的金融政策手段。其目的是引导资金和贷款注入促进国家环保等绿色事业的企业和机构,并从破坏、污染环境的企业和项目中适当抽离,从而实现资金的“绿色配置”。

绿色外资银行广泛地使用信贷产品,从消费信贷,商业办公楼等大型项目,几乎是普通信贷与绿色信贷领域涉足,但也积极开发相关的衍生金融产品。在中国,各类金融服务子行业国内金融部门监管制度的限制。除了兴业银行发行了国内第一家碳信用额,国内银行一般会专注于绿色产业项目,太固定化和建模缺乏个人消费领域的深入挖掘。

(三)实施绿色金融的外部环境不同。除了采纳赤道原则的外资银行,也有比较健全的国家环境保护规划和完善的绿色金融机构,但也建立了合理的内部环保局。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具体的国内银行绿色金融和环境风险评级标准,指导目录,银行很难掌握具体的信贷政策和实施细则,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原则,尽可能开展业务,如绿色信贷政策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限制或禁止“两高一左”行业贷款。

加快出台绿色金融项目认证规则,对商业银行介入绿色金融项目提供指导,统一绿色信贷的统计标准,鼓励银行对这类贷款进行单列统计,分类考核。鼓励银行发行专用于绿色金融业务的金融债,提高银行投入资源发展绿色金融的积极性。在财政税收方面给予支持,降低商业银行办理绿色金融业务的营业税率以及相关的所得税税率,允许绿色金融贷款拨备税前列支,为银行投放的绿色金融项目贷款进行贴息等。

四、结论

综上所述,推行绿色金融是商业银行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我国商业银行在此领域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我国政府和银行监督管理部门也多次就此出台政策意见,从而不断推动节能减排,为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此外,各个地方也相继发布了绿色信贷补贴政策,支持发展绿色经济。现阶段,我国一些商业银行已经针对绿色金融实施开展了较多摸索,并大力构建了绿色信贷的长效发展机制。只有牢固树立了绿色金融理念,才能在工作中考虑到环保、节能减排与遵守社會公德因素,真正将绿色金融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去。(作者单位:浙江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汤伯虹.我国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2] 巴曙松,严敏,吴大义.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趋势[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2年02期.

[3] 王骋道.关于环境产业金融支持体系创新的探讨[J].华北金融,2012年11期.

[4] 叶宏森,黄孝武.完善我国节能减排金融机制的思考[J].投资研究,2011年11期.

猜你喜欢
绿色金融比较分析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7:21
新常态下发展绿色金融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商情(2016年42期)2016-12-23 14:55:44
国际绿色债券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应对之策
我国绿色金融在发展中如何面对当前的机遇和挑战
绿色金融在石油石化行业的运用研究
比较视角下的国家治理模式及其理论构建
善意取得制度的比较分析
人间(2016年30期)2016-12-03 20:39:32
对国内外企业的科技中介的思考
经管类本科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比较分析
企业导报(2016年13期)2016-07-19 18: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