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华
摘 要:订单式生产企业一开始就对成本控制要求较高,跟一般企业相比这种要求是由于其特定的生产类型和企业组织形式所带来的。本文解释了订单式生产企业的生产组织特点,对比分析了传统成本核算方法在成本控制工作中的局限性,阐述了成本控制理论及ERP标准成本管理方法的特点,以及在这一类企业成本控制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在订单式生产企业中应用ERP系统,可以很好的贴近企业生产流程和工艺要求建立成本控制体系,根据企业自身的生产特点和工艺流程确定成本对象,按步骤、品种、批别进行成本计算,根据需要按月、按旬或者按日计算成本。实现了成本的计划、控制、计算和分析相结合,体现了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的融合,做到了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统一。
关键词:订单式生产;成本核算;控制;ERP
引言
订单式生产企业相对大规模、标准化产品生产的企业,其成本核算和控制难度大、时效性强,难以进行产品生产周期之间的成本反馈控制。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如何使产品成本得到有效控制,使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生存发展,所以,研究订单式小批量产品成本核算和控制方法并结合实际有效应用,是摆在订单式生产企业面前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试图结合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应用ERP标准成本管理探讨如何系统控制成本的方法,以期对订单式小批量生产企业的成本控制能有所裨益。
一、订单生产组织特点及其对成本核算的影响
(一)小批量、多品种
订单式生产企业有着一种欲望就是对订单产品的需求非常大,而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就要对产品的成本计划和核算做好精细化,控制流程中的各个环节,从订单的争取到最后产品项目的生产完结都需要对该产品项目全过程跟踪,采购、生产全过程成本可追溯,突出了产品项目性特点。企业的管理精力侧重于订单项目运作,因此不一定是单纯的体现在关注企业总的综合成本管理。
(二)个性化订单设计制造方式
对于订单式企业来讲,在拿到订单后要根据这批订单进行新的产品设计,流程规划,对产品个性比较强的来讲还需要花时间研究怎么设计、开发、生产对自己有益,有的还需要对现有生产设备、工装模具进行相应改造以适应订单生产要求。订单产品在生产上要统计各项技术信息,从各个环节中了解到其中有很多重复的地方,一些数据在其他环节里也存在,这样就使得成本计划和成本核算变得很困难,过程中有不到位的地方,难以汇总和相互对比,同时也造成研发费用、设备改造费用、技术支持费用等制造费用比重增加。
(三)产品结构复杂
订单式产品一般都在产品结构上比较复复杂,主要是原单位自己生产起来比较麻烦,耗费成本和资源,那么这类订单对于订单式企业来讲是有利的,因为它好结合产品特性组织生产,控制着整个产品生产周期和产品结构关系,通过不同层次的升级,这样从产品-部套-部件-零件等都是一环一环互相分开的,那么在实际进行核算的时候是可以分开的,核算标准可以根据各环节来制定。在某些订单中,有一种关键性的零件对产品影响比较大,作用非常强,被统称为主件,对企业来讲需要找到这种能生产的设备不易,所以在一些订单中这种起关键性作用的主件或设备也是企业控制成本的关键点。
(四)产品零部件多、吨位大、制造周期长
订单式产品零部件数量品种众多,有的产品组件重量达上千吨,而产品时常要在现场安装调试。同样,因为订单式产品零部件多、吨位大所以制造周期相对较长,在实际制造过程中需要花费的时间长,有的是需要跨越不同的年度,这样在准备阶段筹备各种设备和物料的时间综合起来也很多,在这段时间内,企业并没有产生实际有价值的东西,而企业要正常运转,就需要控制产品的成本,通过单独核算来精确成本项目,并在过程中罗列产品特点。
(五)产品生产工艺复杂多样
订单式产品主要是零部件的生产,很多订单都需要多种流程来完成,在具体制造过程中步骤比较多,工艺的制造过程较长,其中有些环节又相互关联,这样使得根据传统方式按工时进行均摊变得不合理,成本核算也无法给予保证。
二、传统成本核算方法的应用缺陷
传统成本计算方法主要是指企业在对成本进行分摊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其中有一个概念要特别指出来,企业有一个支持成本是在制造产品或服务中需要花去的成本费用,这些费用不包含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等。
在传统成本计算方式中使用的理论依据是针对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归总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已经被使用的费用。通常这些费用被分为三大部分,由于花费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中花去的费用,再按照直接计入和间接费用被分配计入的原则将过去时间里花费的制造费用按照一定分配计入到相应的成本中去,让每一部分都可以有相应的成本支撑。传统成本计算方法它有一个局限就是在数量的基础上不断发生变动,随着企业生产生产过程中数量、产品规格和难易程度不同而产生多种变化时,传统的分配比例就不准确甚至会发生较大偏差。现在,对于这些订单式企业都是采用的自动化生产技术批量生产,满足客户样式多种多样、数量不多不少、批次有限的情况下,就不稳定了。在自动化工程中,生产性质也有发生变化,之前是多人共同操作一台机器变成现在的一人操作多台机器,所以固定制造费用在整个产品制造成本比例中上升幅度较大。因此,企业高层就需要对制造费用的核算做出调整和改变来适应这种变化,可以把成本核算的重心由人工转移到制造费用中里合理调配,以至于可以提高产品成本计算的正确性和提高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三、ERP标准成本管理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成本核算,并想办法控制成本,提高企业效率,而原本比较传统的企业在核算成本过程中所使用的方式方法都无法满足企业日益壮大的规模和需求,信息全球化这一趋势也让企业不断改进核算方式,加强成本管理。其中ERP是企业不错的选择,由于ERP优秀的成本管理思想和各环节较好的设计,吸引很多企业进行使用,它让企业成本核算变得更好。
ERP是一个成本核算系统,可以说是一种成本核算工具,也可以说是为企业成本核算创造了一个好的环境。在具体操作环节中,主要是把过程中收集到的信息输入系统,确保各环节信息的真实性和统一性,并在过程中相互分享、协同处理、及时传递,让企业的成本管理变得实实在在,促进企业向前发展。
(一)成本控制理论
企业成本控制通常被定义为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建立起来的成本管理目标,它具有预示作用,先于实际发生,在后期的生产过程中对消耗等各个影响成本变化的因素进行相应的调节,提前也有一些预防措施,总的来讲是为了促成成本管理目标的实现。通常,成本管理都涉及到起主导作用的六个环节,有前期的成本预测,成本计划,过程中的成本核算和控制,完成后的分析与考核,这六大环节也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事前、事中和事后。
事前控制是进行成本预测和成本计划,在成本发生前,预先通过对历史资料的分析研究和依据技术方法测算,制定出未来某个时期内各种生产条件处于正常状态下的标准成本,作为员工努力的目标以及衡量实际成本节约或超支的尺度,从而起着成本的事前控制作用,对后面的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提出要求。
事中控制是进行成本的过程控制和成本核算,在生产过程中将成本的实际消耗与标准消耗进行对比,及时地揭示和分析实际成本脱离成本标准的差异,并迅速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以加强成本的事中控制,为后期的分析、考核提供依据。
事后控制是进行成本考核和成本分析,在每月结束后,计算出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分析差异原因,查明责任归属,评估业绩,从而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以避免不合理的支出和损失的再次发生,为未来的成本治理工作和降低成本的途径指出努力方向,从而实现成本的事后控制,并对事前控制的预测计划提供反馈情况。
(二)ERP对成本管理计算方法的影响
ERP的成本治理采用的是标准成本体系。标准成本体系是20世纪早期产生的并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成本治理制度,标准成本体系并非是一种单纯的成本计算方法,它是应用成本控制理论,把成本的计划、控制、计算和分析相结合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从系统本身来看,ERP成本系统强调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三步曲”的统一。
当前,很多企业都开始在成本管理上越来越重视,ERP也进入企业的视线内,规范成本控制,加强成本管理变得非常重要,而这一基础管理工作却在ERP中良好的体现出来。按照我国会计核算制度在成本核算上主要使用这三种常用方法:分步法、品种法和分批法,这三种核算方法各有优劣,在实际过程中也是因企业不同而不同。
按照传统的成本核算手段,要成功的计算出产品成本,又要很方便的在核算中体现出来,就要求企业自己在产品生产工艺设计、管理、计算繁琐程度等选用不同的核算方法,这样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然而在实际过程中,只使用一种成本核算方法来实现各个环节的统一核算变得异常困难,而且在最终体现在大家眼前的都是总的成本和单位成本,过程可以采取多样化的处理手段。ERP是在准成本计算方法下把所以存货都按照这种方式进行价格核算,没有包含已经在制作或存放的半成品,所以没有体现平行结转分步法。在ERP系统里,生产订单的管理是必要的基本数据,而且是实时成本计算,达到每一个生产订单所对应的成品、半成品都能具体看到,这样最终实现成本及时管理,在实际的ERP系统里根据生产订单分批进行成本结算是有益的。
ERP在成本管理过程中可以对企业所有的生产管理活动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一方面不同生产特点和工艺流程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成本核算对象,按照ERP系统思想可以根据这些步骤、批别、种类相应地核算到实际成本,另一方面ERP是一种成本管理系统,通过网络可以对汇总的基础信息进行整理、加工、传递给管理部门做决策使用,方便快捷,能够做到按日、旬、月等时间周期进行成本核算。最终,每一环节中的成本信息都可以在ERP系统中体现,而在传统的手工核算中就不可能达到了,或者需要花费的时间和人力、物力较多,这样ERP优势也就更明显、清晰、有意义。
四、ERP在订单式生产企业中的应用
在ERP系统中,企业可以做得根据自己订单生产的特点和具体产生流程来设置好成本核算对象,跟根据品种、步骤和批次进行相应的成本核算。
(一)成本标准的制定
现代成本概念中应包含技术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以及环境成本等。在跨入知识经济时代今天,对知识和人才等智力资源的占有情况,将决定一个企业的竞争能力;同时,在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目标的影响下,企业应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目标的平衡发展。因此,在成本标准的制定时我们必须考虑对技术成本的补偿、人力资源的补偿和环境成本的补偿等。
成本标准是针对订单中的明细产品而制订的,它分为消耗标准和价格标准。消耗标准又分原料消耗标准、辅料消耗标准、直接燃动力标准、直接人工标准和制造费用标准。而价格标准分为物料价格标准、半成品价格标准、能源价格标准和人工价格标准。
(二)核算步骤及分析
ERP计划管理是ERP应用的核心,也是ERP系统发展的基础,包括MPS(主生产计划)和MRP(物料需求计划),首先,企业按以标准成本制定的产品成本价加上合理的利润及不可预见费,并参照市场行情,组合成产品报价单,去争取订单。
其次,接到订单后,以标准成本为依据,通过ERP系统将订单需求转化为企业内部的生产需求和采购需求,将销售计划转化为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并考虑现有库存、已分配量、预计入库等因素,通过物料清单BOM向下展开需求,得到主要产品(MPS类物料)的计划量。生产计划员可以对该计划量进行维护、确认或进行粗能力计划,将能力的影响体现在计划的改变上。对确定的计划订单,也可作为预计入库量,实现滚动计划功能。生产计划MPS计算产生的计划订单经过确认,除可以生成本身的生产计划外,还可以将相关需求传输到物料需求计划MRP系统,作为MRP的需求来源,采购部门根据MRP(物料需求计划)进行采购。
然后,根据企业自身的生产特点按工艺流程、品种、订单批次进行成本计算,得到不同订单批次分步生产成本。
最后,对产生的成本差异进行分析,对相关数据进行直接核对,及时更正差错,并研讨解决成本核算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且分清责任,按成本控制办法规定进行考核。
按订单来安排采购材料并组织生产,可以很好的解决成本管理中材料丢失浪费现象,但这种核算方法也对企业中各项数据的真实、及时、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进行该成本核算时,加强以下几项控制非常重要:一是按订单编号设立限额领料单,;二是按订单编号制定工艺流程单;三是技术、仓库、车间等各部门间以及部门各工序间要建立及时严谨的数据传递制度和顺畅的沟通体系(可考虑建立产品产量跟踪报表,每日上报),这是成本分步核算准确或合理的关键所在;四是要建立健全完善的人力资源政策,提高人才的稳定性,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结束语
订单式生产企业由于其自身的生产组织特点,对于成本的计划控制有着与一般企业不尽一致的需求。将ERP系统应用于订单式生产企业,可以很好的贴近企业生产流程和工艺要求建立成本控制体系。实现成本的计划、控制、计算和分析相结合,体现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系统的融合,做到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反馈的统一。(作者单位: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公司财务部)
参考文献:
[1] 李蕊爱.现代企业成本控制研究.2010年05月
[2] 蒋金.浅谈在企业管理中ERP的运用.《科技视界》2012年21期
[3] 王仲兵.成本控制系统建构研究.2010年01月
[4] 吕文勇.ERP系统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现代商业》2012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