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红娜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河南 南阳 473058)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护理
青红娜
(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外科,河南南阳473058)
目的 深入探讨关于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就其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经系统的治疗和护理,50例患儿中除去2例患儿由于术后严重低心排死亡以外,其余患儿均康复出院,治疗有效率为96.00%。结论 通过术前和术后两个环节有针对性的观察和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疗效,方法值得借鉴。
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围手术期护理
从临床实践来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其心血管复杂畸形或肺充血而处于高度危险状态[1],一般情况下均需要采取手术进行治疗。而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科学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疗效的关键。基于此,我院将通过实例资料分析的方式,就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7例,女23例;患儿平均年龄38 h~22个月,平均体重(2.2~18.9)kg。
1.2护理方法
1.2.1术前准备
对患儿的血氧饱和度、血压、心律、心率以及肝肾功能状况进行持续性的监测,并根据患儿的各项基本情况反映,对其心脏手术承受能力进行评估(评估通过的患儿方可进行手术治疗);研究所选取的患儿50例均可承受心脏手术。
1.2.2心理护理
由于患儿年龄过小,因此心理护理较之其他年龄阶段的患者有一定的区别:首先,我们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通过精心的护理使患儿感受到类似母亲的安全感和舒适感[1];其次,充分做好患儿家属的心理沟通工作,向家长充分介绍关于先天性心脏病的知识,以平复其情绪,保证其在对患儿治疗过程中能够完全配合。
1.2.3术后病情观察
从临床实践来看,相当一部分患儿在手术过后均会出现血容量不足和低心排出量综合症等情况;在手术完成后的一段时间内,护理人员需密切观察患儿的动脉搏动情况以及皮肤的颜色和温度;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中心静脉压和尿量等情况,如果发生异常,护理人员应立即将患儿的基本情况反馈给主治医师,并配合其采取针对性处理。
1.2.4体温调节
患儿在手术过后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低温或反跳发热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在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可用毛巾或棉被包裹患儿,待其手脚基本恢复温度过后,用冰袋对其进行降温,以避免体温持续性上升。
1.2.5导管护理
手术完成过后,患儿的身上均会留置各种管道,如果处理不当很有可能诱发各种并发症,严重时会直接危及患儿生命安全,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来看,我们认为应具体做到以下几点:(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2)持续关注引流管的状态,保持引流管通畅;(3)当患儿的病情基本稳定后,应尽可能早的拔除引流管,以降低患儿发生感染的可能性。
1.2.6呼吸道护理
呼吸道护理是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护理的关键和难点,从临床实践来看,患儿由于年龄过小,无法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常表现出躁动和不配合。因此,在护理中首先应尽可能帮助患儿恢复平静,以保证机械通气的顺利进行;其次,严格观察呼吸机的运转状况,并进行详细的记录,当气管插管内分泌物过多时,要及时进行吸痰处理,吸痰要在无菌条件下快速、轻柔的进行,以最大程度降低护理给患儿带来的痛苦。
经系统的治疗和护理,研究所选取的50例患儿中除去2例患儿(4.00%)由于术后严重低心排死亡以
R541.1;R473.72
B
ISSN.2095-6681.2015.023.1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