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秀娇
临床研究
神阙隔药灸联合小儿推拿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何秀娇
目的 观察神阙隔药灸配合小儿推拿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予补液退热等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隔药灸配合小儿推拿治疗,比较治疗3 d后两组疗效,患儿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大便轮状病毒转阴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治愈、好转例数共95例(95/100,95%),对照组治愈、好转例数共76例(76/100,76%),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大便轮状病毒转阴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例患儿出现皮肤潮红、微痒等皮肤过敏不良反应,无特殊处理,6 h内皮肤过敏现象自行消退。结论 神阙隔药灸配合小儿推拿能显著提高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儿痛苦,无明显毒副反应,值得广泛推广。
肠炎; 轮状病毒感染; 神阙穴; 隔药灸; 推拿; 儿童
腹泻是儿童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1]。轮状病毒肠炎是肠道传染性疾病,好发于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多发于10、11、12、1月的秋、冬寒冷季节。中国轮状病毒肠炎占小儿腹泻病的40%,位居小儿腹泻病原第1位。在病毒性腹泻中轮状病毒肠炎发病率最高,症状较重。已纳入中国法定丙类传染病[1]。而且西医治疗无特效药,仅对症支持治疗。为了探讨更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本研究观察了神阙隔药灸配合小儿推拿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筛选2009-09/2012-01在茂名市中医院儿科住院的20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所有患儿均具有发热、解黄色水样便或稀烂便每日3至10余次。无脓血便,伴或不伴呕吐,大便常规镜检无异常,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阳性。大便细菌培养阴性。将200例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儿男52例,女48例,年龄6个月至2岁,平均年龄(18±3.0)个月;对照组患儿男50例,女50例,年龄7个月至2岁,平均年龄(19±2.0)个月。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关于轮状病毒肠炎的诊断标准[2]。
1.3 纳入标准 (1)符合诊断标准;(2)年龄6个月至2岁;(3)家长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大便常规镜检无异常;(2)大便细菌培养阴性。
1.5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抗病毒,妈咪爱、蒙脱石散口服,静脉补液、退热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神阙隔药灸配合小儿推拿治疗。方剂组成:白豆蔻、干姜、肉桂各12 g;吴茱萸30 g,五倍子15 g;大腹皮、木香、灶心土各10 g;藿香20 g,上药共研成细末,以蜂蜜调成膏状。使用时取适量(药膏完全封闭脐眼并大于脐眼直径1 cm)敷于神阙处,予医用敷料覆盖粘贴于皮肤。24 h换药1次。随后予艾条灸神阙穴,如有腹胀则顺时针药灸,如腹胀不明显则逆时针药灸。同时予摩腹(方向同艾灸),艾灸及摩腹共约5 min。最后按揉足三里50次,按揉龟尾100次,推上七节50次,捏脊2遍。疗程共3 d。
1.6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3 d后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大便轮状病毒转阴时间、住院时间等疗效指标。
1.7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1)治愈:治疗3 d,大便成形,全身症状消失,大便镜检无异常,大便病原学检查(大便轮状病毒检测)阴性。(2)好转:治疗3 d,大便次数及水分减少,全身症状改善,大便轮状病毒检测弱阳性。(3)未愈:大便次数及水分未改善,或症状加重,大便轮状病毒阳性。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该组总人数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aχ2=14.56,P<0.05。
表1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临床指标比较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at=2.38,6.44,2.52,3.41,P<0.05。
表2结果显示,观察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大便轮状病毒转阴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2例患儿出现皮肤潮红,微痒等皮肤过敏现象。经停止敷药后,艾灸、小儿推拿照做。6 h内皮肤过敏现象自行消退,无需抗过敏处理。
轮状病毒为双链RNA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为球形,因轮状病毒的颗粒看起来很像车轮,故命名为轮状病毒。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轮状病毒为A种。其大小70 nm,结构稳定,耐热,是秋、冬季小儿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在6~24个月婴幼儿发病率高,也是婴幼儿致命性腹泻的主要原因。轮状病毒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借由与接触弄脏的手、表面以及弄脏的物体来传染,也可以通过呼吸道途径传染。本病发病率高,传染性强,已被纳入中国法定丙类传染病。目前西医治疗无特效药,抗生素无效,采用中药治疗可缩短病程[4]。在中医方面属“泄泻”范筹。本病多发生于秋、冬季寒冷时节,寒气盛,小儿脏腑娇嫩,肌肤薄弱,冷暖不知自调,易受外邪侵袭而发病,且小儿脾常不足,寒伤中阻,与湿邪内合,损伤脾胃,运化失职,分清别浊失调,水湿水谷合污而下,而致泄泻[5]。辨证属寒湿泻。治宜温中散寒,运脾化湿。
本药灸方剂中吴茱萸味辛性热,归脾胃肾经,擅长温中散寒,助阳止泻;且气味芳香燥烈,外用透达性强。藿香味辛,微热,归经脾胃,既能和中化湿,又能解表。共为君药。干姜、肉桂温中散寒止痛,以助吴茱萸之力;白豆蔻温中化湿止呕,以助藿香之力,三者共为臣药。佐以灶心土、五倍子涩肠止泻;湿阻中焦,阻碍脾胃气机,故佐以木香、大腹皮行气宽中。诸药配伍,共奏温中散寒,运脾化湿止泻之功。阴寒去,中阳振奋,升降复职,而诸症自除。从中医角度看神阙穴归属任脉,与冲脉相交会,与督脉相表里,是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能管司人体诸经百脉。古代文献《图翼》云:“神阙之灸,不惟疾愈,亦且延年”,说明了艾灸神阙可以起到调节脏腑,祛邪强体的效果。这与现代研究结果不谋而合,现代研究表明刺激神阙穴,可提高机体免疫力[6]。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脐部皮肤最薄,脐部有丰富的静脉网,血管丰富,渗透性强,吸收性好,且脐与脾胃、小肠、大肠相靠近,故隔药艾灸可使药物迅速作用于脾胃、大小肠,而达到治疗的目的[7]。《四总穴歌》云:“肚腹三里留”,说明了足三里为胃肠疾病的首选穴。本穴属足阳明胃经,按揉可健脾和胃。与推上七节配合应用主治脾虚泄泻。且与捏脊、摩腹配合应用,可强身健体。正如《素问·评热病论》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遗篇·刺法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说明正气虚弱,外邪侵犯,而阳气振奋,邪自退。《小儿推拿放脉活婴秘旨全书》云:“揉龟尾,治水泻等证”。揉龟尾能通调督脉经气,调理大肠的功效,能止泻[8]。诸穴配合应用,可起到健脾和胃、止泻、强身健体之功效。本组研究表明,应用神阙隔药灸配合小儿推拿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大便轮状病毒转阴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时间明显缩短。不良反应观察中仅2例患儿(即2%)出现皮肤潮红、微痒等皮肤过敏现象。经停止敷药后,6 h内皮肤过敏现象自行消退。本组研究表明,神阙隔药灸配合小儿推拿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方面,疗效显著,而且无明显毒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感染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09,47(8):634-636.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94-1297.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79-80.
[4] 方鹤松.小儿腹泻病的诊断和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9):1540-1542.
[5]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01-105.
[6] 崔明辰,李成宏.神阙穴隔药灸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8.28(3):196-197.
[7] 张春华,马真芳,李浩志,等.自拟中药贴剂治疗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8):863-864.
[8] 符明进.小儿推拿[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9-60.
(本文编辑:张小冬)
525000 广东 茂名,茂名市中医院儿科
何秀娇(1981-),女,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临床儿科学,E-mail:13535938726@163.com。
10.3969/j.issn.1674-3865.2015.01.028
R512.5
B
1674-3865(2015)01-0064-03
2014-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