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锦标 徐苗 赵爱华
·学术争鸣·
对《2008—2014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生PPD试验结果与结核发病情况分析》一文的商榷意见
卢锦标 徐苗 赵爱华
《2008—2014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生PPD试验结果与结核发病情况分析》一文刊于《中国防痨杂志》2015年第37卷第6期第645~649页[1]。作者收集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08—2014年入学共计13 093名本科新生的PPD试验结果,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了PPD试验阴性率与强阳性率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2008—2014年度PPD试验阴性率逐年增加,PPD试验阳性率和强阳率逐年下降。无论PPD阴性率还是PPD阳性率和强阳性率,趋势发生重大变化的年度均为2013年度,并且2013年和2014年三者的检测结果明显偏离往年。作者明确2013年前使用的PPD为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2013年后使用的PPD为北京祥瑞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
鉴于结核菌素试验的反应结果与试剂质量、受试者的免疫与感染状况、试验人的注射与观察技术等有关,作者并未清晰描述相关背景,建议作者提供以下相关资料,并对文章的结果进行重新评价。
(1)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PPD为BCG-PPD,北京祥瑞公司生产的PPD有BCG-PPD和TB-PPD两种,作者文中未明确各年份使用的PPD是何种类型。(2)我国各厂家生产的BCG-PPD使用剂量均为5 IU/人,而TB-PPD使用剂量有5 IU/人和2 IU/人两种,作者文中未明确各年份使用的PPD在接种时采用哪种剂量。(3)如果作者2013年后使用剂量为2 IU/人TB-PPD,而2013年前使用5 IU/人PPD,是否可能由于使用的PPD剂量差异导致2013年与2014年的检测结果偏离往年?(4)如果作者分析结果表明2013年与2014年结果偏离往年可能与剂量有关,建议作者在讨论中应提醒临床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要充分考虑PPD试剂本身的差异,尤其是剂量上的差异导致筛查结果的差异,避免推出不恰当的结论。
[1] 王永红,杨震,王海娜,等.2008—2014年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新生PPD试验结果与结核发病情况分析. 中国防痨杂志,2015,37(6):645-649.
(本文编辑:范永德)
10.3969/j.issn.1000-6621.2015.08.004
100050北京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结核病疫苗室
赵爱华 tbtestlab@nifdc.org.cn
2015-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