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叶才,李 建,李 涛,郎锦义
(四川省肿瘤医院放疗中心,成都610041)
在中华医学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CSTRO)主办,四川省医学会、四川省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四川省肿瘤医院、西部放射治疗协会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放射肿瘤治疗学学术会议(The 12th National Congress of Radiation Oncology and CSTRO-SANTRO Seminar on MRI Application in Radiation Oncology)于2015年10月29日~11月1日在四川省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秘书长、贵州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卢冰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华医学会学术会务部张辉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教授,四川省医学会会长沈骥主任,四川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宋争放教授等出席开幕式并为大会致辞。出席开幕式的嘉宾还有CSTRO候任主委、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王绿化教授,CSTRO前任主委、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李晔雄教授,放射肿瘤学界前辈殷蔚伯教授、余子豪教授、徐国镇教授等知名放射肿瘤学专家。本次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主任委员、四川省肿瘤医院副院长郎锦义教授致开幕辞,并宣布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放射肿瘤治疗学学术大会正式开幕。于金明院士、王绿化副院长、李晔雄教授共同为获得“青年优秀论文”的30名青年放射肿瘤医师颁发获奖证书。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卢泰祥教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周云峰教授获得本次大会特别颁发的“中国放射肿瘤事业特殊贡献奖”,以奖励他们多年来在我国放射肿瘤事业发展和进步中做出的特别贡献。
大会会务组通过提前征集和精心准备,首次为全国各大医院放疗中心(科)提供了宣传和交流的平台。通过内容丰富的展板,参会者很好地了解了各大放射肿瘤单位近些年来发展状况、团队建设、学术成就、科研成果、先进技术和拓展情况等。大会还开设了电子“壁报”展示平台和参会厂家展示平台,通过微信平台发布电子会议日程,并在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年会历史上第一次开通了“微直播”,大大丰富了大会的交流形式和内容,提高了本次大会信息化办会程度。值得一提的是,为推动和发展老少边及经济欠发达地区放射肿瘤治疗事业,大会会务组全额赞助了175名地市级及以下医院的一线普通医疗技术人员参会,向基层医疗单位的医疗技术人员普及放射肿瘤学科的发展和先进技术。参会代表纷纷表示通过本次大会,拓展了视野,对放射治疗这门学科有了崭新的认识,希望能有机会利用放射治疗技术服务基层。
此次大会参会代表近2 500人,是放射肿瘤学界截至目前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参会人数最多、辐射范围最广的全国性学术盛会。大会的主题是“励精图治,共创未来”。大会论文书面交流1 037篇(其中放射肿瘤临床研究660篇,放射生物研究161篇,放射物理研究151篇,护理类研究65篇),优秀论文电子壁报交流470篇。整个大会共有38场学术交流,其中包括大会主会场2个(共15个主题报告),专题分会场24个(共142个主题发言和288个论文交流),更新课6场次,卫星会6场次。大会汇聚了来自美国放射肿瘤学会前任主委Leonard Gunderson教授,欧洲放射肿瘤学会(ESTRO)前任主委Vincenzo Valentini教授,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的张玉蛟教授、廖仲星教授,Medical College of Wisconsin的 Allen Li教授,Duke University的Fangfang Yin等外籍专家31人和国内报告专家134人,会议主持及点评专家共228人。大会期间,同期举行了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第五次常委会、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第五次全委扩大会议、CSTRO放射治疗技术学组成立大会、中国淋巴瘤放疗协作组CLROG筹备会议、西部放射治疗协会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专委会成立大会及第一届全体委员会。现就本次大会的热点问题一一解读。
精准医学既是当前时髦话题,也是本次大会各位专家热议的焦点,于金明院士在本次大会主会场讲座中提到,近年来肿瘤放疗模式由解决标准与平衡的循证医学发展到依赖于大数据的资源整合和价值最大化的精准医学时代。上海市胸科医院傅小龙教授在题为“精准医学引导下的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的讲座中指出,精准医学与放射治疗的结合点主要在同步放化疗药物选择、放射治疗与免疫治疗结合,放射敏感性标志(基因突变和表达)和电离辐射检测等。北京天坛医院江涛教授在“脑胶质瘤精准治疗现在和未来”讲座中指出,高级别胶质瘤MGMT甲基化阳性与否,只是提示预后,不作为替莫唑胺治疗的依据。来自Southern Research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的徐波教授在“肿瘤分子放射生物学在精准医疗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中指出,在精准放疗中,既要关注生物靶区的时间-空间一致性,又要关注放射治疗中乏氧、细胞再增殖和放射抵抗等问题。
在本次大会的另一个热点问题是放射肿瘤学人才培养和质控,郎锦义教授在大会中作了“中国放射治疗的现状与挑战”的专题报告,指出目前我国放射肿瘤学的发展既要关注放射肿瘤人才素质的整体提高,又要关注对放射治疗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细节问题,既要努力缩小地区间在技术水平和专业人才培养上的差异、整体发力,又要看好放射肿瘤学学科的发展态势、大有作为。另外,本次大会邀请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临床医学专家和放射肿瘤学家Dr.Kirsten Hopkins作了题为“Radiation therapy training planning”的专题学术报告,Dr.Kirsten Hopkins首先指出,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全国层面的放射肿瘤学人才培养,加大设备投入力度和增进国际合作。以缩小与欧美国家放射肿瘤学发展的差距。来自Duke University的Fangfang Yin教授就放射物理师的培养和继续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大会首次展开放射肿瘤人才现状和质控安全的国际合作和交流,对推广和促进放射肿瘤人才培养和质控安全的意义重大。
多模态影像技术已成为放射肿瘤领域一个热点话题,本次大会开设了多模态影像技术与放射治疗专题会场,这也是本次中美法放射肿瘤学术会议的主题会场。来自Medical College of Wisconsin的Allen Li教授在“MR功能影像在放疗中的应用”报告中指出,MRI多模态技术使放射治疗更趋完美,在MR直线加速器上,通过在线重新计划使得“图像-计划-治疗”三者有机统一,这对于大分割照射如SBRT显得尤为重要。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韩春教授介绍了MRI多模态技术在食管癌放射治疗靶区定义、淋巴结分期的确定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厦门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林勤教授介绍了头颈肿瘤多模态影像研究的进展,多模态影像数据有助于头颈部肿瘤精确个体化治疗,多功能、多靶点的分子探针可能揭示头颈部肿瘤发生、发展、转移、诱导凋亡等发病机制。来自Stanford University的Lei Xing教授介绍了MRI为基础的放射治疗计划和实施。
“肿瘤多学科协作组诊疗模式”(Muti-disciplinary Team,MDT),是多个学科不同专业的专家共同商议中晚期恶性肿瘤综合个体化治疗,该模式代表了当前恶性肿瘤治疗的国际趋势。本次大会中,邀请了肿瘤外科、肿瘤内科、核医学科和影像科多位著名的专家教授作讲座,大会的学术讲座设置和专业渗透就是一个最大规模的“多学科”。大会中专题开设了“局部晚期下咽癌MDT讨论”“胸部肿瘤综合治疗MDT讨论”两个多学科讨论专场,与会人员就“诱导化疗在下咽癌中的作用、地位和存在问题”“同期放化疗在下咽癌中的作用、地位和存在问题”“外科在局部晚期下咽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难点及放疗联合注意问题”“肺癌的放疗与免疫治疗”“NSCLC全脑放疗再思考”“N0期食管癌术后辅助放化疗争议与共识”等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盛修芳教授分享了华山医院的MDT经验。
放化疗与免疫治疗的联合是一种崭新的治疗模式,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立峰教授在“消化道肿瘤免疫治疗”中指出免疫治疗可增强消化道肿瘤患者自身免疫力,对晚期肿瘤患者还有望因免疫治疗的加入延长生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广迎教授的报告“肺癌放疗与免疫”中,放疗引起的“靶和非靶效应”“放疗所致肿瘤表型和微环境改变”是肺癌放射治疗和免疫治疗结合需要考量的问题。哈医大附一院张大昕教授报告了放射治疗与肿瘤免疫-新概念、新联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谢丛华教授报告了放疗与免疫生物治疗。此外,分子靶向治疗和与之相关的分子靶标检测和预后指标研究也是在精准医学和个体化医学时代的热点话题,医科院肿瘤医院王绿化教授还在大会主会场做了基于蛋白组学的肺癌个体化放疗专题报告。浙江省肿瘤医院陈明教授分享了靶向时代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分享了TKI联合放射治疗的三种思路和相关研究结果。来自MSKCC的Nancy Lee教授介绍了头颈部肿瘤个体化治疗的诸多思考和相关研究。
2015年在放射肿瘤学领域最鼓舞人心的研究莫过于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的张玉蛟教授研究团队发表在Lancet Oncol的研究“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 versus lobectomy for operable stage I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a pooled analysis of two randomised trials”,该研究显示,SBRT可作为I期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选择。本研究的主要研究者张玉蛟教授应邀在本次大会中做了题为“New era radiotherapy from stage I to IV cancer”的专题讲座,指出放射治疗对I~IV期肺癌正在发挥着与外科持平或在某些方面优于外科手术治疗的放射治疗新时代。天津市肿瘤医院袁智勇教授指出,放射外科经历十年发展,技术趋近成熟,在肿瘤治疗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带来了放射治疗崭新的思路和技术突破。中国医学科学院王绿化教授指出,SABR已成为不适合手术切除的早期NSCLC的首选治疗手段,调整剂量分割模式的SABR用于治疗早期中央型NSCLC安全有效,SABR也许可作为可手术切除的早期NSCLC的治疗选择。此外,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总医院李平教授、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苏庭世教授报道了肝癌立体定向放疗研究结果,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光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肖建平教授介绍了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研究结果。来自Medical College of Wisconsin的Allen Li教授介绍了SBRT治疗肺癌的TCP模型。复旦大学肿瘤医院傅深教授从放射生物学角度介绍了大分割的放射生物合理性。
此外,大会还开设专题分会场探讨术中放疗,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冯勤付教授和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建华教授在术中放射治疗进展与现状专题报告中,指出术中放射治疗(IORT)是现代放射治疗的一种方式,与外照射联合能够有效地增加肿瘤患者的局部控制率。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邱杰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六医院李兆斌教授分别讲授了术中放疗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与会专家分享了术中放疗在甲状腺癌、胰腺癌、直肠癌、乳腺癌、椎体转移瘤、软骨肉瘤中的应用及研究情况。
“拓展、包容、合作、精致”“规模空前、学术水平高、国际范十足”,参会代表高度评价了本次大会,普遍认为这是一次空前的学术盛会。大会的召开,很好地展示了近年来我国放射肿瘤学事业取得的丰硕成果,对我国放射肿瘤学领域的知识更新、技术推广、治疗规范和多学科、多中心临床研究合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