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例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者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研究

2015-01-21 09:15:46
中国医疗美容 2015年3期
关键词:庆大霉素万古霉素致病菌

陈 军

93例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者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研究

陈 军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目的 分析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者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治疗的93名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对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者进行致病菌的菌种和体外药物敏感性进行试验研究,并对实验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93例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分离出的最为常见的致病菌种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1.41%),表皮葡萄球菌(14.82%),溶血葡萄球菌(10.36%),铜绿假单胞菌(5.97%)以及粪肠球菌(3.35%)等。结论 皮肤软组织感染的致病菌种构成较为稳定,主要是G+球菌。因此,再进行皮肤软组织感染早期治疗时可以采用一线抗菌药物例如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头孢唑啉、克林霉素、庆大霉素;二线抗菌药物主要有有利奈唑烷、万古霉素及阿米卡星。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抗菌药物;敏感性研究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是常见的疾病,我国有广大人群患有不同程度的皮肤疾病。患者在早期及时的进行药物治疗能够较好的控制并缓解病情,促进患者的恢复[1]。根据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治疗原则,首先要确定感染者的致病菌,并根据致病菌种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由于致病菌的培养和药敏性试验需要一段时间,不利于患者的疾病治疗[2]。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者93例,对患者进行细菌菌中以及药敏反应进行了试验和统计,为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者早期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1 对 象 与 方 法

1.1 菌株来源

本次研究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者93例,其中包括35例女性和58例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在18岁到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1.35岁。患者的感染包括毛囊炎39例、淋巴管炎24例、手术后切口感染16例、褥疮感染8例以及其他感染6例。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都是原发性或者继发性皮肤及软组织感染,且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差别不大,患者的各项数据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 细菌的分离与鉴定

首先,临床医师用无菌生理盐水将患者伤口清洁后,用无菌棉在伤口处取分泌物,将分泌物密封在无菌的试管内,及时送检;其次,送检的标本要进行三种培养基接种,分别是小肉汤管、血平板以及麦康凯平板。在35度环境下培养24小时左右;最后,对培养出的菌落进行涂片、革兰染色以及镜检,通过对平板上生长出的细菌菌落的形态、菌落图片以及染色、镜检和微生物进行菌属进行鉴定。

1.3 细菌的药敏检测

对分离鉴定后的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实验。配制好菌液后接种于平板上,贴上药敏纸片,35度环境下放置24小时,进行抑菌圈的直径测量。具体的药敏实验过程为:首先,用取菌针挑取出3个或5个相同的菌落;其次,用环状盖帽将针边多余的菌落去除;再次,将取血针插入专用的接种瓶中,充分混合,接种到NC复合板上;最后,进入仪器进行菌种的名称和药敏检验,检测结束后,仪器会显示菌种名称以及药敏结果和具体的药敏值。

2 结 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36株,占21.41%;表皮葡萄球菌27株,占14.82%;溶血葡萄球菌19株,占10.36%;铜绿假单胞菌11株,占5.97%;粪肠球菌6株,占3.35%。

药敏检测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奈唑烷、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左氧氟星、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头孢唑啉、四环素较为敏感。表皮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氯霉素、利奈唑烷、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等类似的药物具备较高的药敏性,尤其是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烷的药敏性达到了100%。溶血葡萄球菌是引起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重要菌种,根据本次实验发现溶血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及利奈唑烷的药敏性高达100%。对对氯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克林霉素、头孢唑啉、四环素、亚胺培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氨苄西林敏均有着不同程度的药敏性。铜绿假单胞菌对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有着明显的药敏性,药敏值高达100%,同时对阿米卡星以及庆大霉素也有着显著的敏感性,药敏值超过75%。

3 讨 论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是常见的疾病,通常会出现脓包、脓疮以及细菌性毛囊炎等症状,多种皮肤疾病例如湿疹、天胞疮等疾病会出现继发感染,但是目前我国乃至全世界还没有较为完善的皮肤软组织感染治疗的规范化方案[3]。

在进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致病菌培养和研究时发现,我院收治的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患者大多是由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治疗时,如果患者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感染的,可以选用利奈唑烷、阿米卡星等药物[4];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也是引起患者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当患者是由于这两种菌感染时,临床治疗可选用氯霉素、左氧氟沙星等药物;另外,铜绿假单胞菌也可能引起皮肤感染,此时可选用哌拉西林等药物进行治疗。详细了解致病菌的菌种以及药敏结果能够帮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诊断,从而尽早治疗,提高治疗的效果,在临床医学中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

在皮肤及软组织致病菌的药敏实验时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都对利奈唑烷、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以及四环素等类似的药物具备较高的药敏性;溶血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及利奈唑烷的药敏性高达100%,对对氯霉素、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阿莫西林、头孢唑啉、亚胺培南、氨苄西林敏均有着不同程度的药敏性。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以及阿米卡星和庆大霉素都有着明显的药敏性。

在临床治疗治疗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患者过程中,如果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的结果还未得知,首先可以选择常用致病菌大多都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经验性的治疗,控制患者的病情,等到药敏结果得出后,再进行对症下药。

综合本次试验的结果,以及国内外的皮肤软组织致病菌和抗敏药物的敏感性研究发现,革兰阳性菌是引起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主要菌种,其中葡萄球菌是革兰阳性菌中主要的病菌,占比超过90%,尤其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导致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种[5]。在对患者伤口处取的标本细菌培养中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在对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病菌的药敏实验时,发现致病菌对利奈唑烷、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阿米卡星的药敏性都较高,临床治疗过程中,医生可以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及个人过敏史、患者的家庭经济情况等因素,使用合理的抗菌药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患者减轻痛苦的同时,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

[1]张东兴,刘诗,赖红涛,等.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05):2803-2804

[2]郑跃,席云,赖维,等.皮肤软组织感染致病菌的菌种构成和药敏变化趋势分析[J].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2014,(02):29-33

[3]田淑梅,张淑静,韩爽.皮肤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15):684-685

[4]谢松梅,符世平,杨进波,等.皮肤及皮肤软组织感染抗菌药物临床试验设计与评价的特殊考虑[J].中国新药杂志.2009,(16):1493-1495

[5]纪冰,马筱玲,胡白,等.57例门诊皮肤软组织感染细菌的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6,(05):604-604

陈军(1985-),男,郑州人民医院初级检验师。

猜你喜欢
庆大霉素万古霉素致病菌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基于个体化给药软件的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析
硫酸庆大霉素临床药效学研究进展
SSEL结合多重PCR同时快速检测生菜中4种食源性致病菌
食品中致病菌快速检测方法的探讨
现代食品(2016年24期)2016-04-28 08:11:58
矾冰液调制金黄散联合庆大霉素用于高危药物外渗致肿痛及水疱的疗效探讨
中外医疗(2015年11期)2016-01-04 03:58:47
庆大霉素高渗盐水在手足外科感染性肉芽组织创面换药中的应用
猕猴桃采后致病菌的分离及中草药提取物对其抑菌效果初探
130例万古霉素临床用药分析
中国药业(2014年17期)2014-05-26 09:07:53
《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29921—2013)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