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兰花,孟玲娜,张 瑞,史滨伟
黑龙江省医院南岗院区口腔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微种植体支抗技术在缺失牙修复中的应用
沈兰花,孟玲娜,张 瑞,史滨伟
黑龙江省医院南岗院区口腔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目的 探讨微种植体支抗技术在缺失牙修复中的应用要点和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例自2012年4月-2014年12月在黑龙江省医院南岗院区口腔科就诊的长时间缺失牙的患者,男4例,女8例,平均34.5岁,共有7例患者因下颌相应磨牙缺失较久导致上颌磨牙过度伸长,5例出现缺隙两侧邻牙严重倾斜,从而导致义齿美容修复间隙严重不足。在临床上通过正畸方法,采用微种植体支抗技术,压低伸长牙、直立倾斜磨牙,为修复医生创造良好的修复条件。结果治疗后牙槽骨垂直距离、牙长轴角度、矫正直立角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种植体支抗技术能有效压低缺失牙对牙合的伸长牙、直立缺隙两侧的倾斜磨牙,为后续的义齿美容修复提供足够的修复空间。
微种植体;正畸支抗;美学修复
近年来,微型种植支抗逐步在口腔临床相应领域进行应用同时获得了飞速的发展。由于国情的限制,中国很多患者因种种原因缺失牙往往不能及时修复,由于长期未修复,引起邻牙倾斜,对牙合牙伸长、缺牙部位垂直及横向间隙均减小, 给修复增加了难度。修复时我们必须重建咬合间隙,传统的创建间隙的方法主要为对牙合牙及邻牙截冠法,口腔外科矫正法。截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但是却以损伤其他健康牙为代价;外科法的创伤大,费用高,风险也相应较大[1]。无论哪种方法,患者都往往难以接受,近年来,随着正畸微种植体支抗的广泛应用,使磨牙的根向压低以及过度倾斜牙直立成为可能[2]。本研究应用正畸微种植体支抗技术对缺失牙的对牙合伸长牙进行根向压低及邻近倾斜牙进行直立,无需损伤相关健康牙齿即能重建咬合间隙,为义齿修复提供足够的空间,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病例资料
共选取12例患者,自2012年4月-2014年12月在黑龙江省医院南岗院区口腔科就诊,共植入微种植体24枚。男4例,女8例,年龄22-53岁,平均34.5岁,共有7例患者因下颌相应磨牙缺失较久导致上颌磨牙过度伸长,其中第一磨牙5颗,第二磨牙2颗。另有5例出现缺隙两侧邻牙严重倾斜,其中缺失牙全部为下颌第一磨牙导致下颌第二前磨牙及第二磨牙向远中及近中严重倾斜,义齿美容修复间隙严重不足。病例纳入条件为:牙周状况良好,需正畸调整的患牙牙体完好无相关的口腔基础疾病,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
1.2 材 料
自攻型纯钛正畸微种植体支抗,长10 mm,直径1.2 mm。橡皮链,正畸托槽、颊管、0.019×0.025不锈钢方丝等。
1.3 方 法
1.3.1 术前准备:术前由两名有五年以上治疗工作经验的正畸医师共同检查患牙情况,确定适应症,纳入后所有患者常规拍摄曲面体层片及头颅正侧位片和所需正畸的患牙的根尖片,充分了解全口牙位置,患牙牙根情况及牙槽骨情况,并判明对应上颌窦底部与患牙牙根尖的关系,同时根据测量数据确定微种植体植入部位和角度。
1.3.2 手术方法:1%碘酊消毒口腔黏膜后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伸长磨牙的颊侧和腭(舌)侧各植入一枚自攻型微种植体支抗,在倾斜磨牙的倾斜反方向植入一枚自攻型微种植体支抗,植入位置为靠近膜龈联合处的附着龈处,顺时针方向旋转微种植体植入牙槽骨,植入方向视患牙倾斜方向及伸长程度为与牙长轴成60°-90°角。术后常规口服抗生素3 d,复方氯已定含漱液漱口1周,同时嘱患者保持口腔卫生。
1.3.3 正畸方法 待微种植体植入骨内2周后,微种植体已经基本稳定,观察微种植体周及患牙牙周无明显炎症,在伸长磨牙的颊侧和腭(舌)侧的近远中各粘接一个固定装置,然后将橡皮链套在两个装置上。对倾斜磨牙将近缺隙侧粘接一个固定装置,套橡皮链,进行牵引加力,每2周复诊,根据伸长磨牙的压入情况和倾斜牙的倾斜方向调整加力,最大力量可以加到200 g,平均施加力度为150 g,随时监测患牙和微种植体的松动度,以及牙周情况,随时调整牵引力度和方向。
1.3.4 正畸时间 一般正畸两个月后,当伸长磨牙已经压低或倾斜磨牙已经直立后,并能提供足够的修复间隙后,取出微种植体,并采用临时冠进行间隙保持三个月,待位置关系稳定后,拆除临时冠,进行常规的缺失间隙的修复。
1.3.5 测量数据:测量压低伸长牙前后及直立倾斜牙前后的各个数值。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数据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12例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均取得了足够的修复间隙,,正畸牵引前伸长牙与牙槽骨的垂直距离为(17.94 ± 1.26) mm,治疗后距离为(14.57 ± 1.63) mm,平均矫正压低距离(3.27 ± 0.37) mm,正畸牵引倾斜牙之前牙长轴角度为(68.12 ± 1.33)°,牵引后牙长轴角度为(7.45 ± 1.69)°平均矫正直立角度(60.67 ± 1.04)°,治疗后牙槽骨垂直距离、牙长轴角度、矫正直立角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治疗时间5个月,同时拍片观察压低及磨牙无明显牙根及牙槽骨吸收,牙周情况良好,所有植入24枚微种植体支抗均无松动、折断、种植体周围炎等情况出现。且患者在正畸牵引过程中无明显不适现象。
传统上,对于缺失牙时间过长导致对牙合牙伸长而影响间隙修复的成年患者,截冠法以牺牲对牙合牙为代价。而口腔外科手术截骨术更不容易被患者接受。而传统的正畸治疗,往往尚未达到压低伸长的目的而作为支抗的牙齿已经发生移位,如果通过口外弓或头帽高位牵引压低,作用力无法控制,治疗时间长,且需患者良好的配合,很难取得良好疗效。自从微种植体支抗用于正畸领域,很多学者将其应用于压低磨牙,扩展修复间隙,利用微种植体支抗可有效控制磨牙的近垂直向、颊舌向及远中向的移动,而又不会造成其他牙的松动移位。取得了良好效果[3]。
采用传统固定矫治器直立倾斜磨牙时,通常会伸长磨牙,还需要调磨,容易引发牙髓炎。而微种植体支抗技术直立倾斜磨牙时,同时可压低磨牙,倾斜磨牙在直立的同时被压低,避免了直立后再调磨牙齿的难题[4]。该技术通过微种植体将矫治力施加在倾斜后牙上,由颌骨承担反作用力,对其他牙无伤害。使用微种植体支抗可进行局部正畸治疗,提高患者舒服程度,另外只需在微种植体与倾斜磨牙的正畸附件上挂橡皮链即可加力,临床操作简单方便,正畸医师容易掌握[5]。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种植体支抗的口腔局部正畸技术可有效压低伸长牙,直立倾斜患牙,其操作简单,能安全有效实现磨牙的绝对压低以及倾斜牙的直立,为缺失牙较久,间隙不足的修复提供足够的义齿修复空间。适于在临床中推广
[1]胡炜,寻春雷.利用种植体支抗压低修复前过长等后牙[J].口腔正畸学,2008,15(1):42-46
[2]倪振宇,林新平,胡荣党,等.应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压低磨牙[J].口腔医学研究,2005,21(3):435-437
[3]朱胜吉,周彦恒.应用种植体支抗正畸治疗的初步临床研究[J].口腔正畸学, 2004,11(4):169-173
[4]寻春雷,曾祥龙.微型自攻钛钉种植体支抗压入切牙的初步应用研究[J].口腔正畸学,2004,11(1):29-32
[5]段银钟,陈华,张巧余.正畸牙移动时牙周硬组织改变的X线观察[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0,(25):219-221
沈兰花(1966-),女,博士,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