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李平,常建梅,马 燕,吴 敏,王 娟,韩素霞(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内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探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及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郭李平,常建梅,马 燕,吴 敏,王 娟,韩素霞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心内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目的 分析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月收治的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前与后,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之后与支架置入后的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系数。采集患者冠状窦血3 mL,股动脉血3 mL,通过相关方法的使用完成血清中hs-CRP浓度的测定。结果 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后,平均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系数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植入术后,冠状窦跟股动脉两者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手术之后,冠状窦跟股动脉两者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状动脉内hs-CRP水平不会受到冠状动脉造影以及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系数的影响,但会受到球囊以及支架压迫冠状动脉血管壁之后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以及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进而引发炎症反应等的影响,需要在临床上进一步研究。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hs-CRP
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一步确定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及hs-CRP的影响。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月收治的接受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6.21±6.11)岁。
1.2 研究方法
冠状动脉造影手术跟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加上支架植入术需严格按照常规的方法完成。严格按照病变血管近端以及远端血管内径1:1决定支架的实际大小。所有患者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前与后,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后与完成支架植入后对其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进行检测[1]。
1.3 检验方法
1.3.1 采集样本
通过X线的辅助指导,将选取Codis公司生产的6 F冠状动脉造影导管,至冠状窦中部或者是深部。冠状动脉造影手术前与后,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成形术后与完成支架植入之后分别采血3 mL,同时采集股动脉血3 mL,收集血样本之后需要对血清进行第一时间的离心分离,之后将其放置在-80℃冰箱进行保存备用[2]。
1.3.2 检测样本
选取由上海奥普生物医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胶乳免疫增强比浊法试剂盒完成hs-CRP水平的检测,同时还要使用Image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由挪威Axis Shield 公司生产[3]。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不同时间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系数水平的变化情况
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之后,平均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系数为(27.99±7.03);冠状动脉造影之前,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系数为(20.41±4.49);冠状动脉造影之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系数为(21.07±5.71);支架植入手术之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系数为(28.47±4.92)。统计分析表明: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之后,平均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系数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前后的平均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系数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植入手术之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时间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血液hs-CRP 水平的变化情况
采集冠状窦脉血液28份,采集股动脉28份,在进行冠状动脉造影之前,冠状窦血的hs-CRP水平为(1.25±0.27)mg/L,股动脉为(1.15±0.21)mg/L,冠状动脉造影之后,冠状窦血的hs-CRP水平为(1.35±0.25)mg/L,股动脉为(1.21±0.31)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手术之后,冠状窦的hs-CRP 水平为(4.24±0.49)mg/L,股动脉为(2.67±0.47)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完成支架植入手术之后,冠状窦的hs-CRP 水平为(4.35±0.72)mg/L,股动脉为(3.57±0.9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过程中,冠状动脉微循环灌注不良具有显著的影响力,同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以在使用血流重建治疗之后开通梗死相关冠状动脉,但是因为冠状动脉微循环灌注不一致,所以近、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死亡率也不一致[4]。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是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之后会导致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的形成,主要原因是微循环栓塞以及炎症反应等。本研究主要分析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对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指数及hs-CRP的影响。
通过本研究得出: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之后,平均冠状动脉微循环阻力系数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支架植入手术之后,冠状窦跟股动脉血液中hs-CRP水平差异显著,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手术之后,两者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过程中,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以及支架植入术可以促使斑块变形、血栓变形以及挤碎等,其发挥着血管内支架支撑作用,但是因管壁受到球囊、支架的机械压迫,可能出现内皮损伤,进而导致炎症反应的出现,上述研究样本量较少,观察时间较短,所以需要临床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该项临床试验结果。
[1] 孔 荣,邱宏春,吴鹏飞,王 勇,吴得红,刘 倩.乳酸脱氢酶β2微球蛋白及C-反应蛋白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J].河北医学,2011, 12(11):27-28.
[2] 汪志稀.生脉散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调节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 32(15):68-69.
[3] 舒易文,申 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肝功能指标与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 2014,24(01):35-36.
[4] 马 光,王有余,王德良,罗艳平,王 华,吕玉红,周 芳,赵 静,戴胜燕,李 然,卜雄健.充分水化综合防范对比剂肾病[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21): 225-226.
R541.4
A
ISSN.2095-6681.2015.011.144.02
郭李平(1985-),女,硕士研究生,初级,研究方向;心内科疾病临床治疗
韩素霞,主任医师,邮箱:hsx00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