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娟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5)
现代生态文明视阈下的衡阳市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研究
徐 娟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5)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集体验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的乡村生态旅游在衡阳迅速发展,但存在整体规划不够到位,配套服务设施相对滞后;服务项目缺乏特色,旅游产品缺乏包装;旅游经营模式分散,旅游资源整合不力;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难以形成规模档次等问题与不足。笔者认为,在现代生态文明视阈下,衡阳市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应该采取以下对策措施:一是制定整体发展规划,加强项目科学论证;二是突出农耕文化特色,挖掘乡土民俗风情;三是创新管理体制机制,规范乡村生态旅游管理;四是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打造乡村生态旅游精品;五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村生态旅游环境;六是加大营销宣传力度,拓展乡村生态旅游市场。
现代生态文明;衡阳;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对策
衡阳是个旅游大市,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据统计,2014年1-8月,全市已接待国内外游客2573.8万人次,完成旅游收入142.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62%和25.15%,旅游业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欣赏城市郊区以及僻远地段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民俗风情为主要内容,集体验性、知识性、娱乐性于一体,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乡村生态旅游在衡阳迅速发展,并得到了广大游客的普遍认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现代生态文明的战略决策与宏伟蓝图,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而乡村旅游产业升级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2]。在现代生态文明建设视野下,如何用生态文明观指导与发展衡阳乡村生态旅游业,走出一条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举的衡阳市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摆在当前衡阳市生态旅游界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衡阳市辖南岳、珠晖、雁峰、石鼓、蒸湘5区,常宁、耒阳2市,衡南、衡阳、衡山、衡东、祁东5县。全市共有111个镇、72个乡(含一个民族自治乡)、33个街道办事处,571个村区居委会,4891个村民委员会[3]。近年来,随着城里人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的日趋迫切,乡村生态旅游市场越来越大,发展速度史无前例。例如,2014年4月26日-11月22日举办的衡山县乡村旅游节,先后举办了开幕式、“生态衡山·美丽乡村”摄影大赛、自行车越野赛、民间文艺表演等活动,共接待省内外游客逾1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3亿元。衡阳市乡村生态旅游取得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值得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目前,衡阳市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不够科学到位。总体规划不够到位,导致全市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战略定位不清晰,一些景区景点的布局缺乏明显个性,与市场需求结合不紧,整体功能不明显。此外,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不健全。由于衡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乡村生态旅游起步较晚,大多数“农家乐”规模小,分布分散,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一些通往乡村生态旅游接待点的道路路况较差,各重要交通入口没有大型的旅游宣传牌,有些景区地面未硬化、无专用停车场、无旅游交通专线、无旅游公厕。景区从业人员服务质量也有待提高。大多数景点景区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偏低,缺乏系统培训。农家乐、小型饭店饮食卫生及接待能力、服务水平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特色建筑、节庆活动、传统民俗、民间歌舞、乡土工艺、风味小吃等都是乡村生态旅游中最具魅力和吸引力的项目,但衡阳市乡村生态旅游走大众化路线,以观赏田园风光、度假休闲为主要目的,还没有形成明显的地方特色。以产业特点为基础的乡村生态旅游由于农业产业的单一而不能够多元化,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与其他城区、其他县市产品类别近似、操作模式雷同、项目水准同等的水平状态,没有衡阳的独特性,因而难以彰显“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明显优势,缺乏龙头带动,难有品牌支撑,成不了受众的第一选择。此外,在如何依托古村民居、民俗风情、乡土工艺、特色农业、田园风光等优越的地方特色资源,大力发展城市近郊型、休闲农业型、家庭农场型、观光体验型等乡村旅游项目,打造森林休憩、农业观光、果园采摘、鱼塘垂钓等乡村旅游产品,满足不同层次的旅客需求方面,做得不够。乡村生态旅游产品包装宣传不够,社会知名度有待提高。
衡阳农业产业化成果、文化特色、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在一个辖区内拥有诸多的综合元素优势是非常难得的。但优势互补的扩大效应还没有体现出来,乡村文化旅游的整体感还不强。但目前,零散经营让旅游资源分散,缺乏集聚合力。家庭式农庄小巧、灵活、成本低、操作简单、生活气息浓,有它的强大的吸引力,但若缺乏有效引导,也易各自为政,难以抱团发展。尤其是农民对文化旅游的开发缺乏敢试敢冒的精神,怕担风险,不敢投入;有的不愿离土离乡,导致土地周转困难;农民住宅建筑缺乏特色,统一规划不够,不能形成旅游集约经济。更加难以形成“一村一品”或“一乡多景”的良性互动的旅游经营模式。
资金投入不足成为衡阳市乡村生态旅游深度发展的瓶颈。一是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投入适应不了乡村生态旅游发展需要。乡村文化旅游要提升到一个高品位、精品化、集聚性的品牌效应,必须要有相配套的旅游、卫生、环保、交通等设施。二是一些乡村生态旅游项目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存在着经营规模小,深度开发不够等缺陷,从而导致旅游产品经营粗放,特色不鲜明。三是文化挖掘资金投入没有倾斜,文化元素利用停留在表面,概念化不明显,内涵不丰富,底蕴没有彰显。
衡阳市委、市政府要对全市乡村生态旅游产业进行综合统筹、科学规划,制定长远规划、中期规划与年度规划,各县(市)、乡(镇)、村(组)也要制定相应的各种配套规划。规划一旦制定,不宜轻易变动,应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分步推进实施。
乡村生态旅游要体现现代生态文明理念,尽量不破坏自然景观,不损坏原有植被,要保护自然生态,维持生态平衡,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根据衡阳的自然条件、文化底蕴、人文景观等,在广泛调研与吸收其他地方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做到起点高、定位准、市场畅。
乡村旅游发展要考虑特色化,要在生态和人文的结合上下工夫[4]。要重视对衡阳的历史渊源和民俗文化的挖掘,注重运用特有的乡土文化、乡土生活方式和风土民情来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彰显特色,打造品牌。同时,实现差异化、多元化发展。
良好的生态及环境是乡村旅游的基本条件,合理的文化内涵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基础[5]。衡阳市旅游局要切实加强对全市各县(市)区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摸底调查与综合评价工作,在此基础上,提出全市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总体思路,编制全市乡村生态旅游整体规划(含长远规划、中期规划与年度规划)。以衡阳自然资源为背景,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充分发挥气候、资源、区位、市场等优势,打造一批精品园区和特色村镇,按照“以点带面,以农促旅,以旅富民”的产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促进衡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要努力做好每一个新开发乡村生态旅游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工作,确保项目开发的前瞻性、科学性、合理性与安全性。突出“低碳环保、生态自然”的发展理念,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多方参与、市场运作”的基本原则,着力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村生态旅游环境,创新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和经营机制,丰富乡村生态旅游产品体系,提升乡村生态旅游服务质量,促进衡阳市乡村生态旅游向市场化、差异化、产业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要深度挖掘开发衡阳农耕文化资源,大力发展农耕文化旅游产业。如耒阳是中国造纸文明和农耕文明的发祥地,要充分挖掘耒阳远古的蔡伦文化、农耕文化、稻作文化、秦汉文化、三国文化、宗教文化、革命文化,挖掘乡土民俗风情,启动实施以祭祀怀远、民居演变、民俗民风、农家乐园、种植采摘、驯化养殖、手工作坊、演艺游乐为重点内容,体现农情苑、农俗苑、农雅苑、农趣苑、农祖苑五大分区的农耕文化产业园开发项目。突出观光体验,突出农耕文化,突出民居特色,灵活运用以下五大运作模式:一是在经营形式上,以政府为主导、以村民为主体,组社合作,股份经营;二是在资源利用上,整合林业、水务、交通、农牧、文化、金融等多方面的政策资源、人文资源;三是在建设形式上,基础设施和公用建筑由政府投资,其他则由专业合作社负责实施;四是在民居建设上,把民宅建设与村民就业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把现代住房和各种风格的古民居结合起来,必须搬迁的进行拆除,对不必搬迁的“穿衣戴帽、扶持改造”;五是在建设形式上,始终突出体验、感受内容,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农耕体验与当地村民积极参与相结合。通过耒阳农耕文化产业园开发项目建设与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激活衡阳市的乡村生态旅游市场,带动商业、餐饮、娱乐、住宿、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实施规范有序管理是推进衡阳市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繁荣的关键。近些年来,衡阳市各级旅游主管部门从项目选址、规划设计、经营管理等多个方面,对乡村生态旅游进行了统一规范,同时,制定出台了《农家乐管理暂行办法》、《农家乐经营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并实行了严格的准入制度。但是,还需进一步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继续规范乡村生态旅游管理。例如,还需一如既往地深入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加大暗访和旅游综合执法力度,及时查处纠正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完善乡村生态旅游投诉受理机制,形成乡村生态旅游投诉快速受理、限时查处机制,切实维护乡村生态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在乡村生态旅游全行业大力宣传倡导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乡村生态旅游经营单位和个人的经营服务行为;积极对接全省旅游产业运行监测系统平台,联合公安、交通、航空、统计等部门,率先建立覆盖旅游项目、乡村生态旅游点等全要素的旅游行业数字统计系统,逐步实现对旅游经济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同时,积极推进智慧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逐步在机场、车站、火车站、高速公路服务区、乡村生态旅游度假区开通免费无线网络。
要根据各区、市(县)、乡(镇)、村(组)的现有自然生态与历史文化景点实际,策划形成并推出山水生态游、农业体验游、历史文化游等多个“珍珠项链”式的精品旅游线路,塑造“绿色、休闲、参与、体验、文明”为主题的“乡村生态旅游”品牌,实现一地一主题,一地一特色,让衡阳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迈出铿锵步伐。一是山水生态游。例如,南岳衡山要着力打造成道教主流全真派崇拜圣地和生态旅游养生圣地;耒阳蔡伦竹海要在“竹”字上做文章,通过举办湖南省竹旅游节、合理开发竹旅游产品等发展山水生态游;衡山九观湖水库水绿山葱,要以此为中心,打通水陆结合枢纽,建设水上游乐场、水上运动场,开发水上采摘、水上垂钓、水上度假等参与性、体验性项目;常宁天堂山自然风景区要打造成集科考探险、休闲度假、自然观光等于一体的山水旅游精品线路。二是农业体验游。发展家庭农场既是发展现代农业和健康休闲的需要,也是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需要[6],值得大力发展。如珠晖区是衡阳市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供应基地,要通过发展家庭农场,壮大农业产业,打造优势明显的体验、休闲型乡村生态旅游链。衡阳市现代农业示范园是一家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技术培训、咨询服务为一体的农业基地,2014年7月21日正式开工建设、选址在衡阳市祁东县的云兴湖现代农业科技生态园是湖南省投资最大的农业项目,均十分适合开发农业生态旅游项目。衡南县宝盖镇要充分利用占地1000余亩的宝盖有机茶场和8000多亩的银杏基地,通过举办省级有机茶与银杏旅游节,发展农业生态游。要在农业生态游中融入更多的生态体验类活动,如垂钓有机鱼、制作有机筷子、采摘有机水果、烹制有机餐食、感受有机环境、制造有机生态景观等等,真正的在有机的基础上实现休闲,在休闲的氛围中享受有机。三是历史文化游。衡阳是湖湘文化名城,要利用罗荣桓故居、石鼓书院、衡阳保卫战纪念馆、蔡伦纪念园、王船山故居、夏明翰故居、唐群英故居、陆家老屋等一批历史文化景点影响力,打造历史文化游精品线路。衡东县是“中国剪纸之乡”,“湖南剪纸艺术之乡”、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桥剪纸”发源地——大桥镇在衡东县境内,要充分挖掘“大桥剪纸”的文化内涵,把“大桥剪纸”做出特色、做成品牌,做成衡东乡村生态休闲旅游“一镇一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衡东县草市镇入选首批“湖南最美古村镇古民居”,衡东县珍珠乡皮影艺人向登高入选首批湖南“最美珍稀老手艺”,可以此打造历史文化游品牌。
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也是农村基础设施和乡村风貌不断优化的过程[7]。要突出改善衡阳乡村旅游景区公路和游览步道设施,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与参观游览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要设立游客服务中心,划分游客休息室、游客咨询处,为游客提供咨询、讲解等服务。编制内容丰富的讲解词,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安装公用电话,并设置醒目的标志;建立游客投诉处理机制并设立游客投诉电话,及时处理旅游质量投诉等问题。加强馆院绿化美化、公厕提质改造、办公用房屋面改造、围墙改造等工程建设,切实优化景区旅游环境,狠抓景区卫生的监管,设置专职保洁员,增设垃圾箱,并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及时回收,不留陈旧垃圾。规范乡村生态旅游引导标识系统,在高速公路出口和通往陈列馆的道路上设置旅游交通指示牌,完善旅游引导标识,设置了游览全景示意图和景点介绍牌、标识牌,在停车场及其出入口、主要路口、公共厕所等地段,设置了醒目的标牌标识。
衡阳乡村生态旅游应立足于以市内客源市场为主,以中低档的线路价格为竞争优势,以美丽的田园风光与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相融为特色,开展立体的、多时相的旅游营销策略。一要多渠道推介旅游资源。要综合利用电视、网络、报刊及平面媒体等各种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要创办衡阳乡村生态旅游节目,定期宣传乡村美景,积极开展各项节庆、文化活动,进一步拓宽乡村旅游市场,提高知名度。二要以举办节庆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加大衡阳乡村生态旅游营销力度。节庆活动要在提质扩面、扩大影响上下功夫,办成“精品”节重头戏。举办富有衡阳地方特色的葡萄、提子等农产品采摘节,做到以节兴旅,以旅促商,以商富民。三要编制衡阳乡村旅游册子,制作对外宣传片,利用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闻媒体宣传攻势,宣传区位优势,宣传精品线路、宣传文化特色。努力扩大提升衡阳乡村旅游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大拓展旅游市场占有率。
总之,衡阳人杰地灵、自然景观独特、名人古迹众多、农耕文化底蕴深厚、休闲农业发展迅速,在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推动衡阳乡村生态旅游的稳步、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也是推进衡阳现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衡阳市委、市政府要想方设法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提供科学规划、技术支持与资金保障,加速乡村生态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为推进衡阳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城镇化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1] 衡阳市旅游局. 衡阳市长:把旅游业打造成衡阳支柱产业[DB/OL]. http://www.hytour.com.cn/content.asp?id=594.
[2] 乔海燕.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浙江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1):27-30.
[3] 衡阳市党政门户网站. 行政区划[DB/OL]. http://www.hengyang.gov.cn/zjhy/hygk/xzqh/201404/t20140429_209738.html.
[4] 卢翠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分析——以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为例[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5, (3): 88-89,64.
[5] 王 燕,唐雪艳,黄景章.促进乡村旅游业发展对策建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 (12): 38-39.
[6] 康保苓. 家庭农场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8(3):30-33.
[7] 阮慧娟,吴雪飞. 浙江省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与路径探讨[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9(2):61-64.
Studies on Rural Ecological Tourism in Hengya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XU Juan
(Hunan Environmental-Biological Polytechnic College, Hengyang 421005, Hunan, China)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of people, rural ecological tourism with experience,knowledge and entertainment has a rapid rise in Hengyang. But there exist some issues and shortcomings, such as poor overall planning and relatively backward service facilities; lack of special service projects and tourism product packaging;dispersion mode of tourism management and ineffective tourism resources integration; seriously insufficient capital investment and small scal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Hengyang should take the following measures: the first is to formula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strengthen scientific demonstration of projects; the second is to highlight features of farming culture and excavate the local folk customs; the third is to innovate management mechanism and regulate rural ecological tourism management;the fourth is to implement brand strategy and build the rural ecological tourism boutique; the fifth is to improve infrastructure and optimiz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rural tourism; the sixth is to increase the marketing propaganda and expand rural tourism market.
modern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engyang; rural ecological tourism; development strategy
F205;F592
A
1673-9272(2015)04-0066-05
10.14067/j.cnki.1673-9272.2015.04.014
2015-05-15
2013年度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衡阳市的县域生态文明建设研究”(2013C27)
徐 娟,讲师,农林经济管理学士。E-mail:xu15t@126.com
徐 娟.现代生态文明视阈下的衡阳市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9(4):66-70.
[本文编校:徐保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