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东(黑龙江省塔河县人民医院外科,黑龙江 大兴安岭 165200)
脑出血显微术后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促进康复的效果观察
孙立东
(黑龙江省塔河县人民医院外科,黑龙江 大兴安岭 165200)
目的 观察脑出血显微术后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02月~2015年8月收治的行脑出血显微术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在术后仅采取神经外科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其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并于干预8周后,评价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情况。结果 干预8周后,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要明显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均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出血显微术后,对患者实行中西医结合护理,能够有效减轻神经功能损伤,阻止不良预后结局的发生,对于患者基本生活能力的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脑出血;显微术;康复护理;中西医结合
脑出血好发于脑部基底节区,一般占脑出血发生率的50%以上[1]。本文选取我院2013年02月~2015年8月收治的行脑出血显微术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探究脑出血显微术后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患者临床康复效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小青蛙我院2013年02月~2015年8月收治的行脑出血显微术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均在头颅CT定位下完成显微血肿清除手术;出血部位均未位于脑部基底节区;无手术麻醉禁忌症。排除标准: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合并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未签署知情协议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30~74岁,平均年龄为(47.12±7.34)岁;对照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32~75岁,平均年龄为(46.86±7.44)岁。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性别构成和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常规进行降血压、纠正血糖和降颅内压治疗,在头颅CT定位下完成显微血肿清除手术,辅助实施物理治疗、针灸治疗、语言功能训练和心理治疗[2]。对照组按照神经外科常规护理方法实施干预,如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及其他血常规指标,鼻饲饮食护理,排痰、翻身拍背、呼吸道护理,预防压疮和便秘,心理支持和个体化干预等。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重点干预方法如下:(1)中医病症观察:运用中医症状检查法,观察患者意识、瞳孔、脉象、舌象及痰便,进行中医综合分析,并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2)手法护理:对呼吸道不畅、排痰困难者,通过按压天突穴以促进痰液排出。对偏瘫或存在肢体功能障碍者,选取手足阳明经、少阳经等穴位,以循经、点按等方式进行手法护理,以泻法为主,行动迟缓者使用补法。伴有肝阳上亢、阴虚者,另外加太阳、太冲等穴,经脉空虚者加合谷、风池等穴。(3)情志护理:中风多由心火旺盛引起,因此中医施护时还需适当使用情志护理方案,以情志相胜、顺情从欲、修身养性等情志护理方法为主,配合疏导、暗示和劝说,以缓解患者焦躁不安的情绪。
1.3 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于干预8周后,评价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情况。(1)神经功能缺损评估方法:根据患者意识、面部表情神态、语言功能、眼水平凝视功能以及四肢功能进行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评分呈正比例关系。(2)肢体运动功能:采用改良型Fugl-Meyel(肢体运动功能量表)评估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各维度的积分越高,提示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越好。(3)日常生活能力:按照Bathel指数量表评价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达到40分表示患者基本生活自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8周后,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l量表评分及Bathel指数量表评分分别为(16.80±4.07)分、(60.83±4.45)分、(64.29±6.06)分,对照组分别为(23.50±3.88)分、(52.31±4.70)分、(50.16±5.33)分,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要明显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有统计学意义(t1=7.49,P<0.05);研究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均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79,t3=10.36,P<0.05)。
脑部基底节区出血的病死率往往占脑出血的32%以上,可造成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引发失语、偏瘫以及视力下降等严重后果[3]。该部位脑出血多由高血压引起,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由于脑组织严重缺氧和缺血,在出血后较短的时间内(通常为6 h)容易发生脑继发性损伤,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容易出现急速进展。因此,临床认为在脑出血发生后6~7 h内,就应该立即组织手术治疗,以阻止不良预后发生[4]。颅内血肿清除术是抢救脑出血患者的关键,但是传统开颅清血肿手术往往受到一定限制,如手术耗时长,容易损伤正常脑组织,术中全身麻醉有一定危险性,术后患者恢复慢等。脑出血显微术是一种微创清血肿手术,该手术不会造成严重的脑组织损伤,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较高[5]。临床实践表明,在显微术后,采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护理过程中的心理干预、肢体按摩护理等措施能够减轻患者的生理、心理创伤。本研究结果的数据显示,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案实施干预后,研究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要明显地低于对照组,其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均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提示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能够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有利于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的术后肢体活动功能和心理、精神状态。脑出血在中医领域中属于“闭证、脱证”范畴,其病机在于血瘀,因此需对患者进行整体辨证施护,从中医特色手法护理、按摩护理及情志护理等方面入手,能够有效改善护理效果。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脑出血显微术后有着突出的应用价值,有助于阻止病情发展,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基本生活能力恢复,值得借鉴。
[1] 金红燕,周建敏,郑 群,等.中西医结合护理促进脑出血显微术后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4,35(17):106-108+112.
[2] 曾广灿.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超早期显微手术的临床护理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4,21(04):136-138.
[3] 文珠仁,邓海梅,姚晓芬.心理护理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显微手术治疗术后疗效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3,07(13):2537-2538.
[4] 陆珊珊,陈东亮,陈承英,等.超早期小翼点切口锁孔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0(22):84-86.
[5] 陆珊珊,陈东亮,陈承英等.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护理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0,13(36):140-141.
本文编辑:吴玲丽
R473.6
B
ISSN.2095-6681.2015.032.1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