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湖
当前,乌克兰危机说明大国关系错综复杂并对世界局势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当前正处于大国崛起的进程之中,实行正确的国家战略至关重要,需要借鉴历史。基于这一现实关切,在纪念一战爆发100周年之际,以国家战略作为视角和主线进行一战史的教学,能更好地达成课标要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一、设计理念:课堂教学的立意应该是理性认识战争,强调国家责任
国际战争史的教学,在新课程高中课标中,主要被安排在《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这一选修模块中进行。课标对本模块的基本教学价值是这样规定的: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新形势下,战争与和平问题关系到世界上所有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人类命运和文明的兴衰荣枯[1]。虽然和平与发展已是时代的基本趋势,但世界并不太平,危机和冲突不断,最近的克里米亚事件所导致的大国关系危机即是典型代表。所以,理性地认识战争,自觉维护和平已经是核战争时代影响甚至决定全人类存亡的基本价值取向。这也是课堂基于课标而应该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达成的基本目标。
国际战争的主体是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英、法、俄和德、奥等主要强国结成的两大阵营之间的世界性战争。传统的教学观点认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这种观点只是从一个角度来认识一战,却长期一言堂地统治着一战史的教学,导致教学的机械和教条,意识形态色彩浓厚。随着改革开放之后对国外史学成果的借鉴,史学界越来越多地质疑上述观点。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历史演变的一般现象,与战争没有必然的联系。主要强国的国家战略和外交政策对一战爆发的关键的推动作用日益被重视。主要大国不惜使用武力来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国家战略,尤其是后起德国的霸权主义战略和冒失愚蠢、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加剧了主要大国间的猜疑、敌对和对政治、军事安全的敏感,导致了大战的爆发。其次,当今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世界发展格局因为主要大国的发展速度不同也呈现显著的不平衡性。“不平衡”说容易导致对战争预期的强化和世界性大战爆发可能性的夸大,会削弱学生对当今世界主题的基本认识,这与课标倡导的基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相抵触的。再次,侧重于国家战略的视角来进行一战史的教学,更符合正处于大国崛起背景下的中国吸取历史经验和教训,坚持和平崛起道路,以实现民族振兴的时代诉求。从国际影响来说,强调主要大国维护和平的责任,谨慎对待战争也是符合世界潮流的。
基于以上理论分析,我将主要大国的国家战略作为一战史教学的核心线索,从一战前主要大国尤其是德国国家战略的基本内容,对战争爆发的促进作用,生成的社会基础,在军事上的具体实施,战争的后果及对国家战略的评估和启示等几个模块来展开教学,实现教学目标。
二、以国家战略作为主线的教学路径探索
1.轻狂的战争态度——一战爆发的原因
首先结合教材的内容,列举一战的战争清单,包括主要大国的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情况(各版本的选修3教材都有),主要大国工业生产指数的下降(见岳麓版选修3教材),足以说明战争代价的高昂。其次,展示萨拉热窝事件后主要大国的宣战时间表,强调短短的一个星期主要大国即纷纷宣战,体现了主要大国战争决策的轻率。《孙子兵法·始计篇》中“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主要大国对战争的态度为何如此轻狂?
(1)直接原因是军事同盟的绑架。引导学生从宣战的时间先后来得出此结论。英国前首相帕麦斯顿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结合下列材料,引导学生理解军事同盟。
“法俄军事协定”第一条规定,如果德国进攻法国,或意大利受德国支持进攻法国,则俄国当竭尽全力对德作战;如果德国进攻俄国,或奥国受德国支持进攻俄国,则法国当竭尽全力对德国作战。
——《俄国同其他国家的条约汇编(1856—1917年)》
利益勾结是军事同盟的本质,国家结成军事同盟的目的通常情况下是针对共同的敌人,结盟的各方需要承担军事义务。军事同盟能很好地反映国家间矛盾的激化。引导学生用示意图叙述当时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情况以及彼此的关系。
(2)主要原因是主要大国尤其是德国不惜使用武力来争夺和维护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国家战略。提醒学生认真地从示意图中得出更多的抽象信息,探讨列强之间矛盾的激化与国家战略的关系。从时间上看,同盟国集团形成要明显早于协约国集团,英国迟至20世纪初才加入集团。如何理解这一现象?引入材料:
材料1.普法战争后,俾斯麦在分析德国在欧洲的处境和外交政策的主旨时说:“德意志帝国处于中心和无屏障的地理位置……反德联盟很容易形成,”因而不能冒为殖民地而同英国发生冲突的危险。……这就是俾斯麦为德国制定的“大陆政策”,其核心内容是:“建立以德国为中心的大陆同盟体系,孤立和打击法国,避免法俄联合夹击德国,集中全力巩固和保障德国在欧洲大陆业已取得的霸权地位。”
材料2.威廉二世已不满足于维持欧洲霸权的大陆政策,开始推行旨在争霸全球的“世界政策”,公然声称:“德意志帝国要成为世界强国。在地球遥远的地方,到处都居住着我们的同胞。德国的货物、德国的知识、德国的勤奋要漂洋过海。”德国的世界政策不仅要击垮法国,还要积极夺取新殖民地以成为世界强国,并为此疯狂扩建海军。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世力《世界史纲》(上海人民出版社)
引导学生分析德国国家战略和外交政策的变化:由大陆政策转变为世界政策。材料1反映当时德国俾斯麦主导的国家战略主要着眼点是保证在欧洲大陆的霸权,所精心策划组建的同盟国集团主要是遏制法国,集中体现的是1871~1872年普法战争后激化的法德矛盾。但是,材料2中威廉二世1888年继位后主导下的国家战略已经由谋求欧洲大陆霸权进而转变为全球争霸。在此战略指导下,经济军事实力不断增强的德国争夺殖民地和扩张海军等具体政策行为极大地威胁了作为世界殖民霸主和经济霸主的英国霸权地位,导致20世纪初德英矛盾激化。这又促使了英国对欧洲大陆的政策由“光荣孤立”的均势政策调整为联合法国和俄国共同对抗德国,于是才有了英国姗姗来迟加入法俄集团并促进协约国集团最终形成。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对峙的局面至此形成,进一步加剧了欧洲局势的紧张。敌对双方充满了疑惧,军备竞赛不断升级,战争一触即发。那么,推动德国国家战略转变的深层次社会原因有哪些呢?
(3)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合力促进了战争的爆发。《泛德意志报》第35期登载的一篇文章赤裸裸地写道:“种族生物学的世界观告诉我们,有治人的种族和治于人的种族。政治历史不外是治人的种族间的斗争的历史,尤其是侵略常常是治人的种族事业……这一类人能够侵略,可以侵略,应该侵略!而他们也应该是主人,他们做主人是为他们自己和别人的福利!……这是受命于天军主帅的,它所做的一切是一种拯救人类的事业。”——维纳·洛赫《德国史》中册(三联书店)
以上材料反映了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潮,促进了政府和民众对战争的狂热。结合所学知识,我们还能发现以下影响对战争态度的因素: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世界经济格局出现重大变动,德国迅速崛起,超过英、法,既增加了英、法的紧张感和恐惧感,又促进了德国霸权欲的膨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组织的形成和扩大资本输出独占地——殖民地的经济倾向成为战争的经济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科技进步提高了军备技术,尤其是新型武器的不断面世,军事机动能力和通讯能力的显著增强,以及德国1870~1871年普法战争的迅速胜利使决策者更加迷信实力和强权,更加轻信战争能以最短的时间和最小的经济社会代价获胜从而获得巨大战胜收益,忽视了新的时代背景下战争成为总体战的可能。凡此种种,既推动了德国国家战略的转变,又是导致主要大国轻狂战争态度的重要原因。
主要大国这种轻狂的战争态度又显著地体现在战争计划和战争实施上。
设计意图:作为国际战争的主体,国家对战争的态度往往是导致战争的直接而首要的原因。一战前,欧洲主要大国对战争的态度是一种非理性的轻狂。按照内在的逻辑关系来分析导致这种轻狂的战争态度的原因:主要欧洲大国迅速纷纷宣战、军事同盟的绑架、主要欧洲大国矛盾的激化、主要大国的国家战略经济、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合力。其中,主要大国不惜付诸于武力来争夺和维护殖民地和世界霸权的国家战略是主要因素。德国的世界政策表现得尤为突出,这种政策的执行直接激化了主要大国之间的矛盾。
2.战争赌博——速决战的实施及其破产
(1)速决战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两大军事集团都经过了充分的战争准备,除了战前疯狂扩张军备外,还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德国早在1905年就制定了“施里芬计划”,法国1914年完成了“第十七号作战计划”,俄国1910年制定了第十九号作战计划,英国则制定了周密的海上作战方案。这些作战方案是轻狂战争态度的产物,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片面强调战略进攻,轻视战略防御,立足速战速决,缺少持久打算。教学时可以“施里芬计划”作为典型进行分析,运用军事地图和战壕图片,结合战争的具体经过,叙述计划实施以及战局发展成持久消耗战和速决战计划破产的简要过程。
(2)战争阵营的变化和德奥集团的战败。意大利在战争爆发后先是宣布中立,后参加了协约国方面作战。日本为侵夺德国在中国的侵略权益在战争爆发后不久即对德宣战。美国先是中立,后以德国“无限制的潜艇战”作为理由参加对德作战。之后,许多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参加对德作战。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世界联系加强的背景下,战争由欧洲战争演变为世界大战。在战争发展成消耗战和总体战后,作战双方的经济、军事等综合实力决定战争的胜负。同盟国集团在人力、物资等方面日益处于劣势,在英国有效进行海上封锁的情形下,最终无力再战。同盟国集团的战败,后果严重自不必说,协约国集团中的欧洲国家虽然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但也得不偿失。
设计意图:欧洲主要大国对战争的轻狂态度实际上表现为对战争进程速决的侥幸心理,忽视或者轻视战争的后果,夸大战争带来的收益。这种轻狂态度在战略战术上就体现为速战速决的战争方案。因而,战争过程的教学淡化具体的战役场景,侧重于对速战速决战术破产过程的呈现,强调新时期的大国战争必然是总体消耗战,从而回应课堂教学的主线和重点。
3.惨重的战争代价——战争赌徒的战略失败
通过设疑,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和所学,归纳一战在经济、政治、科技、国际格局等方面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然后,重点从国家战略评估的角度来分析一战的影响。首先从对比欧洲主要参战国决策层的参战企图和战后的得失情况来进行突破,引导学生认识到:对英、法、俄和奥匈帝国这些战争的始作俑者来说,原寄希望于战争能维护和获取更多殖民或经济利益,但是,战争的后果却是始料未及的,代价远远大于收益。欧洲主要参战国,除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消耗,经济严重倒退,国际地位急剧下降,逐渐失去了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中心地位,也削弱了对海外殖民地的控制能力。其中,英国已失去世界经济霸主的宝座,法国也被明显削弱。德意志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崩溃,奥匈帝国瓦解。德国丧失了部分领土和全部海外殖民地,军备被严格限制,还被迫支付赔款和进行资源补偿,其国家崛起的过程被一度中断。
更为严重的是,一战影响了欧洲人的思想并进而影响国家政策从而促进了新的世界大战。一战中德国的战败在多种社会因素的作用下衍生了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社会基础;一战留下的残酷记忆使英、法和美等国民众极端厌恶战争,产生所谓的和平主义思潮,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对战争的畏惧和逃避,是一种怯懦的非理性心理,成为后来绥靖政策产生的民意条件,使德国20世纪30年代的战争冒险行为没有及时被制止,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设计意图:一战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但是教学不能进行菜单式的罗列,必须要结合教学主线进行处理。本课的主线是国家战略,因此,必须侧重于从国家战略评估的角度来分析一战的影响,通过对比欧洲主要参战国决策层的参战企图和战后的得失情况,得出战争得不偿失和必须审慎对待战争的认识,为下面总结一战的启示奠定基础。
4.坚定长期地走和平崛起的道路——一战在国家战略维度上对中国崛起的启示
日益强大的中国正在追求中国梦的实现,如何真正实现国家崛起的目标,像曾经的英国和当前的美国一样,避免德、日和苏联曾经的失败,需要吸取这些大国的经验和教训。主要大国的国家战略的制定以及对它们的评估对我国有很大的启示意义,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结合一战的爆发原因、过程和后果,从国家战略的维度进行思考。
要坚持和平崛起的道路,抛弃侵略扩张和争霸道路,理性认识并尽可能避免卷入大规模战争和大规模军备竞赛,保存国民经济和社会资源,养精蓄锐,积极沉稳地提升国家综合实力。正确处理大国关系,在确保主权不被侵犯的前提下,不夸大他国的威胁,避免与现存的霸权国家和国际体系发生无谓的正面对抗和冲突。加强与主要邻国的互信和合作,创设和平的周边环境。不参加军事同盟,不搞势力范围。完善民主制度,确保科学决策。加强国民教育,提倡和培养理性爱国的风气[2]。中国的崛起之路应该要谋求一种最优化的独特的中国特色之路。
三、战争史教学的理论探索
1.战争史教学的基本价值取向:理性认识战争,审慎对待战争,自觉维护和平
首先,理性认识战争爆发的原因。德国著名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认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和具体体现,战争和政治形影不离,互相作用。战争是政治斗争付诸暴力的产物。所以,要从本质上深刻地认识战争,必须要把握直接推动战争的政治原因以及与政治相联系的经济、心理和社会原因,必须要全面地长时段地考察与战争相关的各主体对战争爆发的影响并厘清主要矛盾和因素。对于国家与国家间的国际战争来说,国家战略和由此引发的矛盾往往是重要的诱因。另外,也要注意从国际法和国际道义层面审视,有侵略和反侵略的战争,有利益争夺之战争。分析战争原因,目的不是为了进行简单的道德评判,而是为今天慎重处理政治关系,避免战争,维护和平安定局面提供借鉴,增强对战争危险的警惕和维护和平的责任感、使命感。
其次,认识到战争的胜负往往是综合实力决定的,尤其是长期的大规模的总体战。毛泽东认为,战争是力量的竞赛,战争力量是物质因素与精神因素的总和。物质因素包括作战双方的军事装备、政治、经济等方面,精神因素则包括人心、战略、战术和士气等。战争的结果就是双方的力量总和比拼决定的。
再次,理性认识战争的后果。战争总是伴随着死亡、灾难,尤其是世界性战争,战争各方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种代价不仅存在于物质有形的方面,还存在于无形的精神和心理层面。所以,要非常谨慎地对待战争。
2.战争史教学环节的处理:符合正确的价值取向,强调历史借鉴价值
战争是一种集体和有组织地互相使用暴力的行为,手段上是极端的。战争伴随着杀戮、死亡等灾难,具有残酷性。理性认识和审慎对待战争这一基本价值取向要求我们在进行战争史教学时要淡化战争过程和战争场面的叙述,简要了解重要战事,重视战争灾难性后果的呈现,强调战争的残酷性和难以估量的沉重代价,并可运用图片和视频来强化情感体验。战争史教学的重点是理性全面地分析战争爆发的原因,教学时以政治角度为核心,全面分析经济、心理、社会和历史的原因,挖掘各种因素的内在逻辑,不能机械教条地列举,侧重于与教学线索相关因素的深入阐述。教学应尽可能相对客观全面地还原各政治主体的态度和意图,多途径获取史料,强调史料来源的多元性和互证,保证史料的可靠性,避免教材式的简单说教。战争影响的分析往往也是战争史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基于不同的立场,综合运用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和社会史观等多种史观来指导教学,往往更能启发学生思考,便于学生理解,从而将教学向纵深推进。在教学中,要恰当处理战争的客观影响,尤其是对社会进步的推动力,不能夸大,避免将社会的一般演进和由其他因素带来的社会进步牵强附会地归因于战争的作用。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的重要功能和价值是为今天提供借鉴和应对现实问题的智慧。从课堂教学的设计来说,教学立意势必要强调现实关切,立足于当前,因此,战争史教学最好能找到时政和历史的切合点,从切合点来寻找教学的主题线索和立意。这既可以作为课堂展开的线索,也为我们进行教学的轻重详略处理提供了依据。就上文的一战史教学来说,我们从大国崛起这一时事政治主题出发选择国家战略作为课堂展开的线索,一以贯之,主题清晰,重点突出,就能够恰当地体现历史的借鉴价值。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黄仁伟.大国崛起道路的历史比较.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