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跨国咖啡交易商Volcafe在云南设立了一家从事采购和加工的合资公司,此举有望提振中国高品质咖啡豆的出口。
过去10年里,云南阿拉比卡咖啡豆(亦称小粒种咖啡)的产量一直在稳步增长。交易商表示,其品质已提升至与中美洲咖啡豆相当的水平。
总部位于瑞士的Volcafe隶属于大宗商品交易商ED&F Man。过去10年,Volcafe一直在出口中国产小粒种咖啡豆,将其用作高品质咖啡的混合原料。通过与云南思茅阿拉比卡星咖啡公司(Simao Arabicasm Coffee Company)组建合资公司,Volcafe将成为首家在中国拥有据点的国际咖啡交易商。ED&F Man大宗商品全球主管扬·基斯·范德维尔德(Jan Kees van der Wild)表示:“中国味道清淡的小粒种咖啡豆在全球咖啡市场仍属于相对新鲜的品种,但其质量稳定性不断改善,让它正迅速得到全球烘焙商的认可。”
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雀巢就涉足中国咖啡种植业,与中国政府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一起投资于该行业。在那之后,星巴克在中国设立了一家加工厂和一个农户支持中心,向农户提供技术援助。
云南产的头一批咖啡(与咖啡相比,云南的茶叶更为知名)是由欧洲传教士在19世纪末种植的。不过,中国人目前喝的更多是速溶咖啡,这类咖啡通常以品质较低的中粒种咖啡豆制成。
中国小粒种咖啡豆的产量超过100万袋(每袋60 kg),几乎与哥斯达黎加一样多,是哥伦比亚产量的1/10左右,多数用于出口。
Volcafe亚洲业务拓展总监马克·弗尼斯(Mark Furniss)表示,欧洲烘焙商一直是云南咖啡豆的买家,特别是在中美洲产量下滑之际。哥伦比亚的咖啡豆产量最近因叶锈病下滑,这刺激了中国咖啡豆的出口。他表示:“(中国咖啡豆)已成为烘焙商混合所用的常规组分。”这些需求导致中国咖啡豆的价格在过去几年里呈现上涨趋势。咖啡交易商称,中国咖啡豆现在的售价较纽约阿拉比卡咖啡豆基准价格存在一位数的折让,目前为每磅1.95美元。
为采购咖啡,国际咖啡集团和大宗商品交易商正着手在毗邻越南、老挝和缅甸的云南省设立业务。最新一家与云南当地企业达成咖啡采购和加工合资协议的企业是瑞士的Volcafe公司。该公司是大宗商品交易商ED&F Man旗下的咖啡交易公司。和它达成合资协议的云南当地企业名为思茅阿拉比卡星咖啡公司(Simao Arabicasm Coffee Company)。在它们之前,星巴克(Starbucks)在2012年与云南爱伲农牧集团(Ai Ni Group)组建了合资公司。
就在咖啡产量迅猛增长的同时,中国的咖啡饮用量也在以每年约15%的幅度快速增长。相比之下,全球咖啡饮用量的增速只有大约2%。
(摘自英国《金融时报》,201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