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实践 有效渗透

2015-01-21 08:52陆建强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文情感

陆建强

一、研究教材,挖掘文本的思想内涵

小学语文教材选用了大量文质兼美、思想性较强的文章。这些文章运用生动的语言塑造了各种人物的崇高形象,反映了人物的高尚道德情操,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挖掘课文的思想内涵,让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技能的同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科里亚的木匣》一文是“苏联卫国战争”的一个叙事性故事。课文按照科里亚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发挖出木匣的顺序记叙。课文中没有提到“战争”,但关于战争的句子随处可见。因此,《科里亚的木匣》这篇课文的时代背景与课文主人公科里亚“埋木匣”、“挖木匣”是密不可分的。教学时教师要交代课文的相关背景,让学生明白“四年的时间,科里亚的国家经历了从战争到和平;科里亚的家乡经历了战争,战争毁坏了家乡的一切,这就是战争带来的变化。”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进而激发学生对法西斯的仇恨和对科里亚聪明才智的敬佩。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的结尾段把议论、抒情融为一体,直接抒发了对叶圣陶先生的崇敬。教学时,教师可以从作者“庆幸什么、懂得什么”为题,启发学生抓住重点词,如“人品与作品堪称楷模”、“这样做”、“这样写”等词语,让学生结合课文理解“楷模”的含义,体会作者对叶圣陶先生人品的无限钦佩与由衷的赞美,触发学生对做人与写作的认同感。

二、关注学生,构建和谐的课堂文化

语文课渗透德育的成效与课堂文化建构紧密相关。只有建构和谐的语文课堂,才能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追求真理中明白道理,激发情感,形成健全人格。因此,教师要用心有情,这是语文课渗透德育的催化剂。用心,就是有爱心、真心,对教育衷心。爱是教育之魂。教师对学生饱含深情的爱,能以心灵塑造心灵,以人格影响人格。有情,就是要有激情。有激情,才能够感染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课堂上,教师的爱心主要体现为尊重并关爱学生、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教师的激情主要表现在教学语言的语调、语速、节奏变化,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教师表情和体态变化等方面。课堂文化作为课堂活动的一种客观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灵。和谐的课堂文化,给人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引导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教师首先应创建整洁、有序的课堂环境,体现积极向上的精神;其次,要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同时,获得情感的满足,从而充满对语文学习的热情;再次,教师要尊重差异,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要注重对话,让学生畅所欲言,有效激发学生的智慧火花,并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倾向,在和谐的语文课堂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三、注重方法,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1.激情导入。上课伊始,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心理,适时“煽情”,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情感。如教学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一句话》一课时,教师以铿锵有力、激情澎湃的语言导入: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你们认识哪些爱国人士呢?接着教师深情地介绍闻一多,使学生在教师的介绍中产生对闻一多的崇敬之情,激发学生学习闻一多作品的强烈愿望。

2.形象感染。教师利用多种手段把作品中描述的形象完整鲜明地展现出来,使学生身临其境,以“形象”诱发情感,感染并教育学生。如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一文,对桂林的山水描写很优美,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教师可以先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了解桂林在祖国的位置,然后再结合课文观看漓江山水的影片,使学生在有形、有声的画面中直接感受漓江山水的风光之美,仿佛身临其境,深刻地感受到祖国河山的秀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故事启迪。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忧国爱民的英雄人物和他们视死如归的动人故事,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主义诗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们为民族振兴、祖国富强而奋斗。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丰碑》、《再见了,亲人》等课文。教学这些课文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还要结合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故事让学生用心感悟英雄人物的爱国情操,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4.品读感悟。对一些情节感人、语言生动的课文,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真实、具体地叙述了1976年1月首都人民群众聚集在长安街向周总理遗体告别的感人场景,抒发了亿万群众衷心爱戴和深切怀念周总理的思想感情,可谓字字有情,句句真情,让人如临其境、情不自禁。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反复朗读,在感悟丰富的语言中激发情感,领会周总理伟大的形象、不朽的人格,获得精神上的洗礼。

四、强化实践,获得真实生活体验

学生的生活经历是宝贵的课程资源,教师要予以尊重和重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结合课文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去想象、去体会、去实践,既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如,教学语文A版四年级上册《家乡的桥》一课时,学生在朗读“夜里,你撑只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认为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这一句时很难读出感觉,教师通过适时点拨“假如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你会听到什么,看到什么?”让学生联系生活想象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听见青蛙呱呱叫;有的学生说看到天上的月亮,也看到了水中的月亮……于是,在学生充分议论的基础上,学生读出夜的如梦如幻,真正做到了使文本成为学生学习知识,体会感情的载体。又如教学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心中那盏灯》一课时,教师通过分析父亲做冰灯的过程和父子的三次对话,揭示了“父爱是心中那盏灯”这一主题,情真意切,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灵,让父爱洋溢在学生心间。当“情场”正浓之时,教师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及时进行小练笔,让学生写下想对父亲说的话或做的事,让学生小练笔的过程,成为学生情感升华的过程。

◇责任编辑:王天杰◇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课文情感
选择
情感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台上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