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元
当地时间9月22日,习近平抵达美国行的首站西雅图,并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发表了重要演讲。在演讲的最后部分,习近平说,中国人民一向钦佩美国人民的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我青年时代就读过《联邦党人文集》,托马斯·潘恩的《常识》等著作,也喜欢了解华盛顿、林肯、罗斯福等美国政治家的生平和思想,我还读过梭罗、惠特曼、马克·吐温、杰克·伦敦等人的作品。海明威《老人与海》对狂风和暴雨、巨浪和小船、老人和鲨鱼的描写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第一次去古巴,专程去了海明威当年写《老人与海》的栈桥边。第二次去古巴,我去了海明威经常去的酒吧,点了海明威爱喝的朗姆酒配薄荷叶加冰块。我想体验一下当年海明威写下那些故事时的精神世界和实地氛围。我认为,对不同的文化和文明,我们需要去深入了解。
2014年2月7日,习近平在接受俄罗斯媒体专访时说:“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西雅图的演讲中,习近平再次谈到读书,而在演讲中所提的这些书籍,均有助于我们了解“美国人民的进取精神和创造精神”。
《联邦党人文集》:美国存在的根本
1787年9月17日,历时116天的制宪会议告一段落。以华盛顿为首的一帮制宪者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了。他们聚集在一起,长达半年之久。他们刚刚从对外战争中凯旋,就马不停蹄地重新成为绅士,在长桌子前坐下。这一切都是为了一部宪法。这部宪法宣布,世界上成立了一个新的国家。这帮人被这个国家的后来者尊称为国父。这个国家的名字叫作美利坚合众国。
宪法制定后,必须逐州通过。他们分道扬镳,再次马不停蹄地回到各州。在报纸上开辟栏目,开始了对于联邦宪法的解释。联邦宪法与之前的邦联宪法不同。新成立的国家不仅有立法机构,更需要强大的行政机构和全国统一的司法机构。而这对于已经习惯了单独过日子的各州而言,或许是个坏消息。想要新宪法通过,并非易事。只有解释清楚那些州议员们才愿意投赞成票。纽约州代表汉密尔顿深知这个道理。从10月21日开始,他和麦迪逊等人在纽约州《独立日报》《纽约邮报》等报纸上开始了对于新宪法的阐释。这一系列文章后来被收编成《联邦党人文集》。
汉密尔顿等人几乎对新宪法逐条进行了解释,并对那些反对意见逐一批驳。最末一篇里,他言辞恳切。他称为了使阐释更加清楚,客观,他竭力遏制感情,避免使用过于激烈的词语。无需疑问,他成功了,他们成功了。这部宪法最终得以顺利通过,并成为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重要部分。这部制定于两百多年前的宪法,加上它的27条修正案,至今仍是美国所赖以存在的根本。
《联邦党人文集》是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约翰·杰伊和詹姆斯·麦迪逊3人为新宪法辩护的一部论文集。3位作者都是在美国建国初期起过不同作用的历史人物。
《常识》:促使美国从不列颠帝国中独立
与众多大名鼎鼎的作家和他们的经典名作相比,托马斯·潘恩的《常识》要不起眼得多,因为这本仅仅三万六千字的小书,即使在它出版的那个年代(美国独立战争前夕),也只能算是一本小宣传册。但正是这本全是“常识”的小册子,使无数身处英国殖民统治下的人们,最终下定决心与英国决裂。之后更入选“改变美国的20本书”,成为当代青年不可不读的经典名著。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常识》中的一段书摘,感受一下一本小册子所具有的巨大鼓舞力。
有些逆来顺受的人对于英国的罪行处之泰然,他们依然怀揣着美好的期待并呼吁:“来吧,让我们在这一切都过去之后重建我们的友谊吧!”但是,审视一下人类情感并以自然天性为标准评判一下和解的观点,然后请告诉我:你能爱戴、尊重并效忠一个曾在你的家园燃起战火的政权吗?如果你不能,那你的期待只是在欺骗自己,而你的犹豫不决会将灾难遗留给我们的子孙。因为你无法爱戴或尊重英国,你与英国的关系将变得勉强而僵硬;仅仅为了权宜而维系这种关系很快便会看到历史重演,甚至会直面比上一次更惨痛的悲剧。如果你说,你面对这种种罪行依然可以泰然处之,那我问你:你的房屋是否曾被战火烧毁?你是否曾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所有财产毁于一旦?你的妻儿是否曾经历过无床可卧、无食可咽的境遇?你的家人是否曾在你的怀中离世?你自己是不是深受打击的悲惨的幸存者?如果你的回答都是否定的,那你没有资格评判经历过这种种悲恸的人;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但你依然愿意与凶手握手言欢,那你不配为人夫、为人父、为人友或为人所爱;而且,无论你处于何种阶层,亦无论别人赋予你何种称谓,你都只是一个懦弱的奉承者而已。
本书内容确实如书名所言,全是常识,但这些常识是就今天而言的。
在莱克星顿的枪声打响之后的1776年1月,《常识》这本书所具有的震撼人心的作用是今人所不可想象的,可以说它就是促使美国从不列颠帝国中独立出来的出版物。
《老人与海》:做不可思议的事的人都是英雄
说起《老人与海》这本著作,这已经不是习近平第一次表达对这位作家和这部作品的喜爱,早在2014年10月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他就和与会者分享过自己的海明威“情结”。
人类本身也有自己的限度,但是当人们一再把手伸到限度之外,这个限度就一天一天地扩大了。人类在与限度的斗争中成长。他们把飞船送上太空,他们也用简陋的渔具在加勒比海捕捉巨大的马林鱼。这些事情是同样伟大的。做这样不可思议的事情的人都是英雄。而那些永远不肯或不能越出自己限度的人是平庸的人。
在人类前进的道路上,强者与弱者的命运是不同的。弱者不羡慕强者的命运,强者也讨厌弱者的命运。强者带有人性中强悍的一面,弱者带有人性中软弱的一面。强者为弱者开辟道路,但是强者往往为弱者所奴役,就像老人是为大腹便便的游客打鱼一样。
《老人与海》讲了一个老渔夫的故事,但是在这个故事里却揭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我佩服老人的勇气,佩服他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也佩服海明威。
上面这段话节选自王小波所写的《老人与海》读后感,读完这段话,可能也就能理解为什么习近平会推崇这本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