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农业功能区发展现状评价及对策研究

2015-01-20 03:45朱娜
金融经济 2014年5期
关键词:功能区农业农村

朱娜

一、农业功能区

农业功能区在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限制开发区,而农业的四大功能:农产品供给功能、就业和社会保障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的作用却是极为显著的(陶陶等,2004)。2010年《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分的我国七大农产品主产区,包括地处西部的甘肃新疆主产区、汾渭平原渭河平原部分、河套灌区、长江流域上游的成都平原和华南主产区广西、云南的部分地区。鉴于涉及到西部绝大部分农业生产区,且西部地区只有10%的土地为农业耕地,因此本文暂用西部农业发展情况代替我国西部农业功能区的发展。

1耕地面积少,占全国比重低

2008年我国西部58%的土地为牧地、28%为林地、园地占1%,其它占3%,而耕地仅占10%。这说明我国的西部地区不具有农业生产的比较优势。因此,如何利用好西部地区有限的耕地,更有效率地为当地居民创收成为了关键。

2粮食作物比重较高,主要农作物产量稳步增长

2005~2011年,西部地区主要农作物的播种面积除麻类外逐年递增,主要农作物的产量也大都是增长的,其中尤以茶叶、水果年增长幅度最大,分别达123%和102%。相比之下,麻类的产量则减少了321万吨(表1、表2)。

表1 2005和2011年西部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及增减变化情况

单位:千公顷

年份粮食作物油料作物棉花麻类糖料烟叶蔬菜瓜类其他合计

2005年328066421201328131111646

82334986945053499578

2011年3403474484817582576

1552193216576136869530825

年增长率(%)061148-128

492147-3310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6,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相关数据整理。

表2 西部主要农作物产量及增减变化情况

单位:万吨

年份粮食作物油料作物棉花麻类糖料烟叶茶叶水果

2005年1343877663209144973553

158029136649

2011年14776589593062128100071188058565519

年增长率(%)162666-18953

29123102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6,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相关数据整理。

3西部农业结构差异明显

2011年我国西部地区各省(市、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比重位居前两位的均为种植业和牧业。种植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最低的西藏仅为457%,比重最高的是新疆,达746%。这说明,新疆地区发展种植业符合当地的比较优势,事实证明,河西走廊的农产品主产区正是位于甘肃、新疆境内。

二、西部农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的矛盾

30年前的农村改革,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极大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政府也为提高农业生产力付出了努力,使我国粮食产量获得大幅度提高,其间虽然出现了几次波动,但总体上保持着增长态势。2005~2011年,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23556元增加到 52210元,年均增长13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7%;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虽然在缩小,从占全国平均水平的724%增加到748%。但是西部地区的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依然较低, 2005~2011年的净增加额(28654元)依然小于全国平均水平(37224元),说明农民的增收问题依然十分重要。

表3 2005和2011年西部各省(区、市)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单位:元

地区2005年2011年增加额年均增长率(%)

内蒙古

29889

66416

36527

135

广西

24947

52313

27366

124

重庆

28093

64804

36711

142

四川

28028

61286

33798

132

贵州

18770

41454

22684

134

云南

20418

47220

26802

143

西藏

20779

49043

28264

147

陕西

20526

50279

29753

154

甘肃

19799

39094

19295

113

青海

21515

46085

2457

128

宁夏

25089

54100

29011

130

新疆

24822

54422

2960

133

西部合计

23556

52210

28654

135

全国

32549

69773

37224

128

西部/全国(%)

724

748

770

948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6,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相关数据整理。

2农业投入巨大与农民收入不高的矛盾

从我国主要粮食生产区所处的自然环境来看,农业生产对于基础设施的依赖性非常强,农业基础设施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集中表现。近年来,很多地方的农业基础设施难以得到保护,农业基础设施损坏,抗灾功能退化严重,以至于正常年景也频繁发生灾害,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潜在危险日益凸现(李俊岭,2009)。2005~2010年西部地区农业机械拥有量的增长是十分显著的,个别如大中型拖拉机配套农具增长近三倍;我国西部地区对农业的投入十分巨大,与全国的平均差距逐渐递减,增长幅度比全国水平高了635%(表4)。但是,我国西部地区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并不高,2010年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4%,说明我国巨大的农业投入与不高的农民收入存在矛盾。

表4 2005和2010年西部各省(市、区)农业机械拥有量比较

指 标单位2005年2010年增长率(%)

大中型拖拉机

万千瓦

11004

32775

1980

小型拖拉机

万千瓦

29187

32614

117

大中型配套农具

万部

468

1810

2868

小型配套农具

万部

3501

4097

170

农用排灌柴油机

万千瓦

7905

10405

316

农用排灌电动机

万千瓦

9325

10977

177

农用水泵

万台

2646

3753

418

节水灌溉机械

万套

71

184

1592

联合收割机

万千瓦

1560

3999

1563

机动脱粒机

万台

2107

3513

667

西部农机总动力

万千瓦

107066

213185

991

全国农机总动力

万千瓦

683978

927805

356

与全国相差额

万千瓦

576912

714620

-635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6,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相关数据整理。

3城乡差距较大与新农村建设的矛盾

2005~2011年,西部地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绝对差距由63445元增加到123296元,年增长了117%。此外,我国西部地区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比基本维持在36∶1左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2∶1,个别地区如四川收入差距之比最小(30∶1),云南、贵州等地则高达40∶1以上。这说明,我国西部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目前仍是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而新农村建设正是出于如何又好又快地增加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以及如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目的的。大量的事例表明,城乡生活水平的差距,使市民和农民越来越形成各自特殊的利益集团,二元经济结构逐渐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形成了相互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结构,出现了与产业和地域相联的不同利益群体,城乡发展在空间上的不连续,群体之间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的对立,一定程度上威胁到社会稳定和发展。

表5 2005和2011年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

水平增减变动

单位:元/人

地区

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农村居民为1)

2005年2011年2005年2011年

2011年比2005年收入差距额增加

2011年与2005年收入水平比平均值

内蒙古

61479

137660

31

31

76181

31

广西

67920

136228

37

36

68308

37

重庆

74342

137693

37

31

63351

34

四川

55832

117705

30

29

61873

30

贵州

62741

123496

43

40

60755

42

云南

72241

138536

45

39

66295

42

西藏

73533

112913

45

33

3938

39

陕西

62194

132173

40

36

69979

38

甘肃

61069

110793

41

38

49724

40

青海

59064

109948

38

34

50884

36

宁夏

55847

121689

32

33

65842

32

新疆

55080

100714

32

29

45634

30

西部合计

63445

123296

38

34

59851

36

全国合计

72381

148325

32

31

75944

32

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6,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相关数据整理。

4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不高与农业现代化的矛盾

2005~2011年,西部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总体上升,增加幅度最大为重庆(328%),最小为四川(-08%);西部劳动力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劳动力总人口的比例平均增长幅度15%,略微大于全国平均增幅14%。2011年,西部劳动力高中及以上程度比例高于全国的只有内蒙古、甘肃和陕西,其比例分别为162%、158%和168%;西藏地区最低为0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4%。这说明,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还不高,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水平还有待提升,而这对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至关重要。

三、我国西部功能区未来发展思路与重点

(一)总体思路

建设我国西部农业功能区,应从西部农业的现代化入手,就是逐步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通过现代工业为农业提供物质技术和设施装备,通过现代化管理手段经营农业,把传统的低水平农业转变为具有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农业。

(二)发展重点

(1)继续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综合生产能力不强,地方政府必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田水利建设、耕地保护和质量建设以及农业机械化建设,着力提高农业的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的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发改委,2006)。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更关系到扩大

国内需求、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以及农村的全面进步和农民的全面发展。因此,必须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多渠道增加对农村的投入,逐步建立合理、稳定和有效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机制。

(2)调整西部农业结构,实行跨越式发展

实现西部农业功能区的飞速发展,应当从增加农村居民人均收人的目的出发,调整西部农村经济结构,积极发展农村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调整西部农业产业结构,降低种植业所占的比重,走出“重粮轻畜”和“重菜轻花”的误区,迅速提高畜牧业、林业在农业中的地位;加大科技投入,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快重大科技项目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工作。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必须进行跨越式运作,不能按部就班、逐步到位,否则很难提高农业结构层次,进而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和发达国家农业经济水平之间的差距。

(3)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助推农业现代化

西部农业现代化的效果如何,关键要看能否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农业生产方式能否从粗放型转到集约经营型上来,农业的增长是否真正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因此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力度,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把农业科技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此外,推进农业现代化,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化新型农民,他们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体,他们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的快慢。因而,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培养和造就现代化的新型农民,对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新时期建设我国西部农业功能区的对策建议

(1)继续提高对西部地区实物资本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西部地区整体上还处于投资驱动的经济发展阶段,这是西部大开发实施十多年来,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实物投资的深层次原因(吕炜,2011)。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实物投资还需要继续得到加强,否则,已经开始的区域经济收敛有可能发生逆转。相对于中东部地区来说,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虽然近年来有所改善,但是总体上仍然较为薄弱。因此,国家应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进一步缩小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基础设施水平的差距(刘生龙等,2009)。

(2)设计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挖掘西部地区的农业科技优势

西部地区科研院校大部分集中于西安、成都、重庆等地,很多高校内都开设有农学类相关专业,对西部农业的现状以及问题有着更深刻的认识。但是,高校的科研优势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挖掘,而其与市场的有效衔接则需要企业家们的参与和努力。例如在当地环境要素允许的条件下可以考虑引进优质高产的绿色食品,这无疑能迅速的打开国内外市场,为农民的创收增加途径。设计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提高人们的积极性,有效地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为农业功能区的持续发展补充源源不断的动力。

(3)创新区域融资平台,引导民间资本向农业功能区集中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及十多年的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已经积累起较雄厚的民间资本,此外再加上东部民间资本的西进,西部地区的民间资本早已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姚慧琴,2011)。但是,由于西部地区缺乏足够的融资平台,使得民间资本没有很好的被利用起来。因此,在未来的几年里,西部地区应加强融资平台建设,在西安、重庆、成都等地建立区域性融资中心,引导民间资本向农业基础设施以及特色农业集中,提高资本的运作效率的同时加快农业功能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Z]201012

[2] 陶陶,罗其友农业的多功能性与农业功能分区[J]中国农业资源与规划,2004(2),第25卷第一期,页码45-49

[3] 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部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1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年

[4] 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总局中国环境统计年鉴(2006)[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年

[5]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6)[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6]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1)[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7]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2)[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8] 李俊岭东北农业功能分区与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6

[9]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Z]2006

[10] 吕炜、储德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1(12)

[11] 刘生龙、王亚华、胡鞍钢西部大开发成效与中国区域经济收敛[J]经济研究,2009(9)

[12] 姚慧琴、任宗哲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11)[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1-7

猜你喜欢
功能区农业农村
国内农业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烧结混合机各功能区的研究与优化
衡水市不同功能区土壤营养元素的比较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及污染物总量控制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