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各集团公司治理日趋规范化,内部审计部门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内部审计的监督、服务、风险防范的职能也得到公司管理层的认可。鉴于集团公司内审部门的重要性,本文主要阐述了集团公司作好内部审计工作应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内部审计的管理模式、内审制度的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等问题,希望大家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公司治理 内部审计 管理
内部审计是集团公司加强自身及子公司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的重要形式,是公司治理者进行监督、约束和规范经营的重要手段。内部审计的目的是提高公司经济效益,革除经营治理中的弊端,最终实现公司经营目标,使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为了实现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目的,设计合理的内部审计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管理制度、配备高素质的审计人员是必不可少的保证。
一、合理设计内部审计管理模式
合理设计内部审计管理模式,是实现内部审计目的,发挥审计职能的前提条件。对于集团公司来说,选择不同的审计模式将会导致不同的审计结果,不同的审计结果对公司管理者做出决策的影响程度就会不同,有时甚至会导致管理者做出的决策与经营实际完全相反。目前,我国各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模式大致分为派驻管理、集中管理、分级管理、双重管理四种。
派驻管理,即集团公司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向董事会负责,向子公司派驻分支机构,分支机构的人员由集团公司统一管理,执行集团公司总体工作部署,对集团总部负责。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是派驻的内部审计机构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对子公司的经营状况及重大决策都能非常了解,更有助于发挥审计事前把关的作用,有助于降低公司经营风险。这种管理模式由于实现了对人的控制,从而更能保证审计结论的客观性、审计结果的真实性,能够实现对子公司的有效监督和管控。但此种模式的缺点是集团对外派的审计人员如果没有一套强而有效的管控手段,很容易造成管理失控,从而失去了派驻审计管理的意义。
集中管理,即集团公司设立内部审计机构,所有审计人员由集团统一管理,内部审计机构向董事会负责,对子公司开展审计业务时派出审计组,这种管理模式的优点是审计组对子司来讲具有权威性,与派驻模式一样具有高度的独立性。这种模式的缺点是审计人员不参与子公司的经营管理,对子公司业务完全置身事外,无法及时准确地收集审计信息,审计工作针对性不强,不便于及时发现问题。
分级管理,即集团公司与子公司分别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机构分别向本级董事会或总经理负责,各级审计机构直接参与本级企业的经营,更准确的收集相关信息,更有助于本级经营风险的把控。这种管理模式的缺点是,各级审计机构由于受本级行政管理,会受到本级管理层的制约,独立性较差,审计结论难免失真。
双重管理,即集团公司与子公司分别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子公司的内审机构受本级和集团双重管理,人事隶属归子公司,但任免、绩效考核由集团公司负责,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内审人员有支配权。审计业务按照集团统一部署和子公司的需要开展,但以集团的要求为主。这种方式即有利于集团公司对子公司的监督,又能满足子公司自身管理的需要。在集团公司审计任务比较集中时,还可以统一调配子公司的审计人员,成立专项审计领导小组完成专项审计任务,充分发挥双重管理的优势。
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管理模式如何选择,大家可以依据以上的四种模式的优缺点,根据自己的经营实际合理选择。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一旦确定就不要轻易的改变,否则朝令夕改会破坏审计工作的连续性和内在的逻辑联系,不利于集团公司的经营管理。
二、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管理制度
对于集团公司来讲,经营范围涉及各个领域,不同领域的被审计单位经营目标及规模千差万别,开展内部审计活动的环境各不相同,在不同公司、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审计条件及差异下开展审计工作,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内部审计制度和规范,审计职能与作用将无法实现。那么如何建立健全企业集团公司的审计制度,制度的内容都包括哪些,制度如何贯彻实施等等,这些都是内部审计制度设计时需重点考虑的方面。
首先,审计制度的内容不仅要大而全,还要具有可操作性,个人认为大体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设计:
内部审计机构在集团公司组织架构中的定位。即归谁管、向谁报告的问题。对于集团公司来讲,内部审计机构直属领导的层次越高,其独立性越强,权威性越大,更便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即内部审计机构需要完成集团内哪些审计工作,履行职责时可以行使哪些权力。职责应全面,包含公司经营、投资、融资、财务收支、资产管理、资本运作等方方面面。审计权限应细化,但要注意与审计工作相适应,过大会干预子公司正常经营,过小则不利于审计工作开展。审计权限的授予一定要合法。
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程序。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程序一定要制定的清晰明朗,一般的设计主要包括:具体包括制定审计计划、审计准备、现场审计、编制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后续审计各个阶段。制定审计计划应紧紧围绕企业经营目标,仔细分析风险,做好审前调查,确定被审计对象,明确应完成的具体任务。确定审计范围与重点,编制审计方案,包括时间安排、人员确定、审计资源配置等。做好审前准备后实施现场审计,这是整个审计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做好这个环节的工作,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中之重。这个阶段的工作要求审计组成员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审计调查法、分析判断法、审计取证法、逻辑推理法、沟通协调法等方法获取审计证据,进行各种测试,完成工作底稿,得出审计结论。出具报告阶段即证明实质性的审计工作已基本结束,这个阶段的工作需要特别注意程序上不能简化,必须要与被审单位交换意见,审计结论定性要准确,正式报告要经领导审定。后续审计是根据审计报告所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进行的跟踪检查,检查被审单位采纳审计意见和整改情况,从而达到降低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整个审计工作结束后,审计小组还应认真总结审计经验,形成书面成果,以便应用于未来其他审计项目。最后应将所有审计档案整理归档备查。内审流程是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核心,因此,制定后要组织学习,使得所有审计成员全部熟悉整个工作流程,以提升内部审计管理的工作效率。endprint
三、审计人员的配置
再好的制度需要人遵守,再好的计划需要人推动。内部审计人员的结构和素质决定了内部审计工作能否保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如果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配置的不合理,或者整体素质不够,就会造成内审制度空转,内审计划无法有效实施,审计目标无法达到。那么如何配置内部审计人员呢?
首先,内审部门至少应配置内部审计主任、内部审计经理、高级审计人员、审计助理四个级别的人员。内审主任负责领导本部门整体工作,上对公司管理者负责,下对部门职员进行管理,同时协调外部被审单位。作为内部审计人员的带头人,除需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外,更需具备协调、领导、决策能力,力求合法合规完成集团内审工作。内部审计经理一般主管一项具体的审计任务,包括编制审计计划、审计方案、带领审计组具体实施审计工作。高级审计人员是具体执行审计计划、实施审计、编制审计底稿、获取审计证据的真正审计人员,高级审计人员应具有丰富的审计经验、高度责任感,应严格遵守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准确掌握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审计助理的工作一般相对简单,主要是协助高级审计人员完成审计任务,审计助理除需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外,还要保持审慎的职业习惯,认真负责,合理使用职业判断完成复杂的审计任务。
其次,审计部门各级别审计人员结构要合理,即根据公司规模大小,配备人数相当的不同级别的审计人员。专业上多元化,即要有财务人员、审计人员,还要有工程技术人才及律师。鼓励不同专业人员学习本专业外的其他专业知识,避免工作中由于知识结构的单一影响审计结论的片面。配备各专业的审计人员业务水平上也要高中低结合,即要有高资格、高职称、高水平的专家作为攻艰克难的前锋,也要培养做事踏实、认真的新毕业大学生,只有新老结合,才能发挥他们各自的长处,才能不会造成审计资源的浪费,才能使集团公司内审部门的职能真正得以体现。
四、结束语
在上面的介绍中,通过对内部审计管理模式的选择,内部审计人员配备、制度建设的具体阐述,我们了解到了内部审计管理的实施要点,认识到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作好内部审计工作,使得内审职能的整体效能得以充分的发挥,有效降低公司经营风险的方法和手段。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3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审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3
[2]叶陈云.公司内部审计-2版 [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3endprint
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