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敏强+黄奕铁+傅天水
[摘要] 目的 探讨胫骨髓内钉(Ⅱ型)与单侧外固定架闭合复位固定治疗胫腓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胫腓骨下段骨折患者60例,分别采用胫骨髓内钉(Ⅱ型)治疗(观察组,n=30)与单侧外固定架(对照组,n=30)治疗,对两组术后的疗效进行评价,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7%,76.7%,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7%,23.3%,P<0.05)。 结论 胫骨髓内钉(Ⅱ型)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下段骨折效果确切,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闭合复位内固定;胫腓骨下段骨折;胫骨髓内钉(Ⅱ型);单侧外固定架
[中图分类号] R68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23-205-03
胫腓骨下段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高能量损伤所致,临床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且显著畸形、成角及重叠移位,伤口若处理不当,易引起骨不连、畸形愈合、皮肤坏死、感染、关节功能受限等并发症[1]。胫骨髓内钉(Ⅱ型)与单侧外固定架为临床上治疗胫腓骨下段骨折的常用方法之一,本研究旨在对比分析探讨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60例,将采用胫骨髓内钉(Ⅱ型,大博颖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治疗的30例设立为观察组,其余应用单侧外固定架治疗的30例设立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患者年龄21~66岁;骨折部位:左侧8例,右侧11例,双侧11例;致伤原因:车祸伤17例,坠落伤5例,重物击打伤5例,其他3例;对照组30例患者年龄22~68岁;骨折部位:左侧10例,右侧12例,双侧8例;致伤原因:车祸伤15例,坠落伤6例,重物击打伤8例,其他1例;两组骨折患者在年龄、性别及致伤原因、骨折部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手术方法
观察组应用胫骨髓内钉(Ⅱ型)治疗。取仰卧位,患侧屈髋45°屈膝90°,手术野常规消毒铺巾。取患侧髌下极至胫骨结节正中偏内侧做一纵行切口约5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筋膜层。沿髌韧带纤维方向钝性分离,分开髌韧带推开脂肪垫,显露骨面。于胫骨结节与胫骨平台前之间,用开窗器向骨髓腔开窗。全程C-臂X线机监视下行胫骨骨折端手法复位,对位对线良好后维持位置,经胫骨上段开窗处用扩髓器扩髓,根据扩髓情况选用适宜交锁髓内针。插入选用的交锁髓内针,装上瞄准器,于胫骨下段打上定位针,通过瞄准孔分别于胫骨远端打入立体交叉三枚横锁钉,再于胫骨上端打入两枚横锁钉,拧入螺帽。对照组应用闭合复位固定支架行外固定。
1.3 疗效评价[2]
优:骨折愈合,膝关节和踝关节活动正常,能够正常对抗力量,步态正常,无疼痛,无感染、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良:骨折愈合,膝关节和踝关节活动达到正常的75%,对抗力量稍差,步态正常,偶有疼痛,无感染,伴有轻度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中:骨折愈合,膝关节和踝关节活动超过正常的50%,对抗力量明显受限,跛行步态,中等疼痛,无感染,伴有中度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差:骨折愈合延迟或不连,膝关节和踝关节活动不足正常的50%,无对抗力量,明显跛行步态,疼痛明显,有感染发生,伴有中度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术后的疗效进行评价,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疗效评价
观察组优18例,良6例,中6例,差1例,优良率为96.7%;对照组优12例,良4例,中、差各7例,优良率76.7%,观察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6.732,P<0.05)。
2.2 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针孔感染1例、延迟愈合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针孔感染2例、延迟愈合1例、畸形愈合1例、骨不连3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胫腓骨下段骨折多为严重创伤所致,肢体肿胀较明显,常伴有软组织损伤,且稳定性较差,骨折术后愈合时间慢[3]。外固定架适用于严重粉碎性骨折、骨折部位靠近关节面、危重多发伤且软组织条件较差的患者,可为骨痂的形成提供一个较为稳定的环境,且外固定支架取出简单,对患者的创伤少[4]。但由于患者小腿外侧肌肉受到外固定针的局限,患者关节活动时易产生松动、针道渗液、剧痛、感染,影响关节的伸屈,导致延迟愈合,对术后患者功能的恢复产生消极影响[5],也不利于早期功能锻炼。胫骨髓内钉是治疗胫腓骨骨折常用方法之一,其中胫骨髓内钉(Ⅱ型)通过先进的交锁钉设计,能有效满足超远端和超近端骨折髓内固定需求,有效防止旋转移位,对粉碎性骨折不用强求复位。且主钉近端切削处理,减少对髌韧带的激惹,而主钉后侧削薄处理,便于主钉的插入。近端横锁钉双芯设计,增强对松质骨的把持力[6-8]。另外,胫骨髓内钉可减小暴露骨折端的切口,手术时只需将骨折端骨膜少许剥离或不剥离即可行复位和内固定,从而降低骨膜和软组织的损伤,为骨折的良好愈合奠定了基础。由于胫骨髓内钉术后不需辅助固定,多数患者可在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为关节功能的恢复创造了条件[9-12]。手术操作注意要点:(1)定位针的打入须准确及定位牢靠。(2)骨折端复位后上横锁钉前须维持胫骨对位对线位置。本研究对上述两种方法对比分析显示,观察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7%vs 76.7%,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22.7±16.7)d vs(95.2±15.3)d,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6.7%vs 23.3%,P<0.05),与吴志峰等[13]报道的观点是相符的,说明胫骨髓内钉(Ⅱ型)具有固定牢靠、手术损伤小、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endprint
综上,胫骨髓内钉(Ⅱ型)治疗闭合复位胫腓骨下段骨折效果确切,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邱序忠,周安令.外固定支架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比较[J].四川医学,2012,9(10):1624-1625.
[2] 周漪峰.外固定支架和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3):44-45.
[3] 林成寿,刘寿坤,吴锦清,等.解剖型胫骨髓内钉微创治疗胫骨远端骨折[J].创伤外科杂志,2010,12(6):520-521.
[4] 张立岩,陈日勇,胡燕,等.实心胫骨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04,10(6):549-550.
[5] 雒荣昌,郑作超,袁西岐,等.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下段骨折[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5):95-96.
[6] 周恩昌,唐萍,刘士明,等.闭合性胫腓骨下段骨折三种治疗方法的临床观察[J].中国骨伤,2006,19(9):540-541.
[7] 张华俊,王树金,王遥伟,等.解剖型胫骨髓内钉(ETN)治疗胫骨骨折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4):43-44.
[8] 姚文刚.胫腓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36例治疗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4):481-482.
[9] 王敏,马林,武小波.胫骨型骨折闭合复位解剖型胫骨髓内钉固定的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64-66.
[10] 雷鸣鸣,刘雷,杨天府,等.解剖型胫骨髓内钉治疗胫骨型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24(5):581-582.
[11] 杨振明,温生文,纪振钢,等.3种固定方法治疗开放粉碎性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10):101-102.
[12] 汪正节.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4):3666-3667.
[13] 吴志峰,沈迪伟.3种不同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0,(14):95-96.
(收稿日期:2014-08-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