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的学科地位及其对学生素养的培养

2015-01-20 01:57胡丹王仲智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学科教育学生

胡丹 王仲智

基础教育课程中,地理学科地位岌岌可危,地理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主义情感,养成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等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地理的学科地位,重视地理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一、地理学概述

难以定义的地理学。地理学是一门怎样的学科,一直存在着争议,不能给出确切的定义,这使得地理学一直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地理学学科性质的确立,首先应该从定义上把握地理学的研究内容。

在我国,“地理”一说,始见于《周易·系辞》。周易称:“仰观天文,俯以察地理。”指对地上之物与现象给以有规律的解说,是对各地的自然和人文现象进行记述的科学。在西方,地理学之父埃拉托色尼,其以希腊语中的geo及graphein两个单词合成“geography”(地理学),表示对大地事物的记述。概括的说,古代地理学可以说成是一门记载和描述所有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学问。瓦伦修斯认为地理学应该分成两个部分,一是描述适用于一切地区通用地理学以及描述特定区域的专论地理学(现在称区域地理学)。麦金德认为地理学的主要职能是:探索人类在社会中的相互作用,以及在局部发生变化的环境中的相互作用。盖尔将地理学定义为:是关于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和如何看待地方上的人们的科学。可以看出,诸位学者对地理学的定义有各自的见解,但是我认为,这些定义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字面表达上,其实质内容相差不大,多是围绕着人类社会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展开的。一般我们可以说,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系统的科学,这个系统中包含着地理环境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地域分异,以及认了类活动关系的科学。

地理学的学科体系。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的特点。从科学地理学建立以来,地理学的学科领域不断扩大,分支学科不断增多,已经形成了比较复杂的学科体系。(见图1)

图1 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从图1中可以看出,地理学的研究领域是十分广泛的,地理学着重研究地球表面特征和组织的发展,研究空间中自然与人文现象相互作用造成不同的地方和区域的方式,研究那些地方对各种自然与人文事件和过程的影响。由此可见,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地理学研究的问题都直接指向当今决策者所面临的某些最紧迫的问题的核心:经济发展、城市化与城市转型、食物安全与人类健康、环境退化与自然灾害、民族矛盾、公共管理、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教育等问题。多门学科知识的综合起来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可以看出,每一个问题都涉及到地理学的研究领域和基础知识,地理学以其独特的视角在这些问题的解决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空间区域规划、交通运输网络的规划、三农问题研究中的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可持续农业战略与模式研究、现代农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研究等;生态系统碳收支问题等。

地理学科地位。地理学研究内容关系着国家的建设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今社会所面临的许多关键事务都有着根本的地理基础,美国于1994年颁布了《2000年教育目标》,其中将地理学列为学校的核心课程,足见地理学的重要性。地理学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以及全球变化的趋势下,逐渐显示出地理学独有的学科优势,发挥了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国内,从初高中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地理学科的地位很低,甚至,一些大学地理系纷纷改换名称,并且地理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也呈现出在波动中的下降趋势。

长期以来,单纯的追求升学率,把升学考试视为主要任务的教学任务的教育观念,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普遍占据主导地位。升学率被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近些年来,在基础教育中,地理学科教育教学时间呗大量的压缩,高中一个星期只有两节课,还面临着呗所谓的主科“语数英“霸占的危险,地理学科的地位岌岌可危。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对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形成正确的认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以指导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国主义情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口、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观。

二、地理在学生素养培养中的作用

近十年来,我国一直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从原来的应试教育转变成如今的应试教育,足见人的因素在教育中越来越重要,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只关注于成绩的多少。而地理教育对于学生的素质培养又有着重要的作用,地理学科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地理知识的学科特性,对学生探究兴趣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另外,地理学科也是可持续发展理念教育传递的主要途径,是国情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

知识的掌握与技能的培养。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全面发展。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作为国民科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社会公民必备的基础性知识。地理基础性知识包括对宇宙、国情、民情、方向、交通、天气气候、工业、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知识的了解,地理技能主要包括读图分析、观察及地理仪器使用的能力。以上这些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为解决生活中地理问题提供了方法和手段,是地理教育的大方向。地理教学,多是結合地理图表来完成的,注重对学生知识获取的能力和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的培养。

综合分析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地理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知识的传递多是以某一地域为载体进行的。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地形对气候产生影响,气候又影响植被和土壤,而这些自然要素对人文要素也会产生影响。这使得学习地理的学生在看待问题时,不会只停留在一个点上作分析,而是进行全面的思考。常此以往,不仅培养了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习惯,还逐步锻炼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地理教学主要传递的是人地和谐发展的理念,在教学的过程中仅仅抓着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进行思考,不仅利于学生充分的认识到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明确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而且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

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国情国策是地理教育的又一重要内容,在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培养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地理学科的部分内容,向学生传递的是我国的地理位置、山河分布、资源物产、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现在的地理教学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向学生描述我国在各个方面的优越性,还会穿插讲述我国在资源、环境等各方面面临的问题,讲述真实的国情,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忧患意识,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并积极的投入到尊重生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行动中来。

钱学森曾经说到,地理科学是关系社会建设、发展的大问题,必须重视地理学科,建立地理学科体系,发展地理科学,21世纪将会是地理科学的时代。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地理对学生的生活及综合性思维的培养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地理学科在中学教育中的学科地位和发展前途是不容置疑的,但是,目前社会上对地理学科的认可度不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不足,只停留在了死记硬背的层面上,这是中学教育的一大缺憾,是地理教育的危机,是对素质教育的严重冲击。因此,无论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是大学教育,甚至是终身学习过程中,都应该正确的审视地理教育对人、社会发展的独特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师范大学城建与环境学部)

猜你喜欢
学科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学科新书导览】
题解教育『三问』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超学科”来啦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