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的文化因素剖析及其对国企改革的启示

2015-01-20 15:51杨梅英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制度文化企业

杨梅英

该文以文化影响因素角度着手分析公司治理中的问题,并指出公司治理过程中文化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变量,对于公司治理模式的革新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公司文化发展若存在滞后性,势必会阻碍治理结构的革新。在此基础上,各个国家公司治理模式的变革与发展须与文化因素保持步调一致,我国公司企业治理模式改革过程中,应对文化因素给予一定的重视,使治理模式与文化创新相协调。

所谓公司治理模式,实际上是一种公司制度安排,这种制度的形成要符合公司的文化背景以及制度环境。各个公司治理模式的不同正是受到其自身文化背景与制度环境不同的影响,所体现出的治理特征也不尽相同。也就是说,各个国家、企业在公司治理模式上凸显出的不同,正是受到其所在国家、民族的文化与企业文化特征影响。

1.公司治理的文化因素剖析

公司治理规定了企业发展运营的行为规范以及工作程序。DECD在《公司治理原则》中指出:“公司治理明确规定了公司的各个参与者的责任和权利分布,诸如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害相关者,并且清楚地说明了决策公司事务时所应尊循的规则和程序。”公司治理这种制度安排中明确了各个阶层利益相关者的职能、权责、地位以及行使职能的正确途径。针对这些内容公司或企业要制定文字性的规章制度,以有形的行为规范和工作程序来保证公司治理这种制度在企业中的合法性。

公司治理等同于确立某种共同的文化价值模式。这种模式能够让企业或公司中的员工对职位、职能、权责形成及价值认同,且对企业或公司产生一定的行为预期。公司治理这种文化价值模式体现出的是完整的法律、文化以及制度规范,能够有效的规范公司的发展目标、员工工作行为,甚至可以细化到确定众多权责利益相关者中谁来掌控公司,以什么样的运营方式来控制,如何控制与解决运营风险以及各阶层员工利益划分等等。也就是说公司治理包含董事及董事会成员的思维、理论以及行为,同时能够看出企业中各个主体成员的工作行为都处于价值模式约束中,这种文化价值的认同能够助推公司治理以一种制度形式获取自身的权威性。

2.以静态视角剖析文化因素对公司治理模式的支持性

美国文化与公司外部监控型治理模式。美国文化中比较注重个人主义,这是美国价值观念的基本核心思想,这种文化思想运用到美国企业中,就会出现“分权”这种领导体制特征,以相关的治理制度协调领导与员工之间的权责关系,员工的职能通过工作任务形式体现出来,并不同于中国企业的“非正式”工作关系。美国这种公司治理模式比较讲求实际,所以企业中的奖励机制是要基于物质激励基础上的,在企业运营与发展过程中美国人更注重的是周期短、资金回笼快的项目,非常看重短期内的经济效益。

通常来看,美国企业中股权多是呈高度分散状态的,这就是个人主义文化特征对其造成的文化影响,企业中权责个人不愿意或者不具备个人成本控制的能力,就必须向外部市场寻求监控型治理,在美国完善的法律规范以及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这种公司外部监控型治理模式应运而生。

日本文化与公司内部监控型治理模式。相较于美国的“个人主义”文化价值观念,日本的文化特征恰恰与之相反。日本非常注重集体主义及团体精神,日本企业的治理模式也受到这种文化特征的影响,公司中的股权结构深受传统“团队主义”文化感染,持股率最高的是权责人是公司中的法人。这种公司治理模式的优势在于公司中的经营阶层工作人员比较稳定,其弊端是使公司股权缺乏流动性。但是,日本人比较注重长期的经济效益,这种集体主义思想、个人服从总体利益的文化特征为企业实施内部监控治理模式奠定了基础。企业中的领导阶层注重集体思考、运营、协调以及管理,从而可以在企业内部选拔合适的经营者,此类经营者自身熟知本企业的运营流程、业务模式,在工作中可以将个人利益与总体利益发展成共同体。日本企业非常看重等级观念,所以公司奖励机制不必以物质激励为基础,而是看重员工的年功。因此,日本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不必仅靠物质刺激。所以,在日本企业中经理“败德”问题非常少见。

中国传统文化与国企治理模式。与前文中两个国家对比,我国企业治理模式并步具备完善的管理制度与行为规范,其中主要的原因是我国传统文化负面效应对公司治理模式显示出更大的支持性。虽然我国企业中经营者薪酬收入偏低这一问题已经得到关注,但是迟迟没有给出解决的策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鉴于职工的心理调适能力。我国企业奖励机制比较重视精神上的激励,这种机制对于员工来说缺乏竞争性,员工在工作程序中较容易逃避责任。

3.以动态视角剖析文化变迁与公司治理模式的关联

美国。美国文化变迁对公司治理产生的影响是在80年代左右,其负面效应逐渐凸显而出。美国的个人主义观念弊端在于对国家、集体义务的轻视,企业中集体利益不受重视,导致经营管理工作不协调,以至于美国多数企业呈现劳资关系紧张状态。从而引发短期雇佣问题,这一现象导致员工岗位流动性较大,员工工作情绪不稳定、以物质激励为主的竞争方式使员工感到疲乏。大量的问题表明,80年代的美国企业受到文化变迁的影响,其公司治理结构出现了多种问题。

日本。日本沿袭的传统文化理念确实为日本企业提供了公司治理基础,但是这种集团精神和家族主义在公司管理中长期實践深入,显露出的弊端越来越多,由于外部环境的变迁,家族主义重视等级制度忽视人才培养与提拔,集体精神严重制约员工的个人发展与创新,这将使日本公司治理模式革新发展停滞不前。

中国。我国的历史文化是我国国民引以为傲的瑰宝,但是对于公司治理模式来说,是存在一定消极影响的,传统文化观念对企业发展的制约性也尤为明显。尤其是我国国企制度改革过程中,历史文化环境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非常大。企业转轨过程中,文化的转型成为一个关键环节。

4.国企改革启示

国企当前发展战略不完善、企业文化管理意识薄弱。多数企业领导不能以企业文化特征为基础规划企业发展战略,一些领导并没有从本质上认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所以在管理过程中未能从文化角度进行考虑,所以企业发展战略与文化因素不匹配。

企业文化观念存在滞后性。国企制度改革之后,有一些领导在原职位上秉承的仍是传统思想与行为,重视人际关系网、重视员工之间稳定关系、重视正式工作关系等,并且将这种陈旧的文化意识强加到公司治理模式中。长此以往,这种陈旧的观念将为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严重的制约作用,在企业制度改革与创新上不能取得预期的成果,更无法引入和建立新的机制。

公司治理模式与企业文化不相符。国企改革、转型过程中,深受西方国家文化的影响,抱着与国际接轨的发展目标,实施有形的公司治理模式,过于效仿西方企业管理制度、重视西方公司治理模式中的有性制度,因而忽视了国内文化与之匹配度,这将会对企业改革、转型的结果造成不利影响。

综上所诉,文化因素对公司治理模式的影响程度可见一斑,而国企改革过程中文化因素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国企改革过程中要注重建立与公司治理模式,同时要注重文化形态与文化改革的协调程度。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尤其需要一个文化意识形态的调适过程,使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匹配。

(作者单位:云南中航建设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制度文化企业
企业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企业
企业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谁远谁近?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