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连续三年来华举办俄罗斯作曲家专场音乐会之后,“沙皇”捷杰耶夫在这个岁末再次如约而至。在对俄罗斯作曲巨擘柴科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斯特拉文斯基的经典作品逐一演绎过后,不难料想,这一次势必轮到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登场了。在连续两晚的演出中,捷杰耶夫将率领马林斯基交响乐团上演普罗科菲耶夫的五部交响曲及四部钢琴协奏曲。重磅作品的密集呈现,虽说难免令听众不得细嚼慢品,但能够有机会聆听普罗科菲耶夫作品的权威阐释确是令人大快朵颐。
由本民族指挥家及演奏家诠释的作品版本通常被认为是最具说服力的演绎。捷杰耶夫又曾多次表达过自己对普罗科菲耶夫作品的情有独钟。由其演绎的普氏作品专辑亦被视作同类题材中的经典版本。谈到普罗科菲耶夫时,指挥家本人表示:“这些作品可以带给我很多不同的灵感和发挥空间,我在兴奋时,能看到音乐的意象,就像进入了音乐的情景里,和其中的人物对话,和作曲家交朋友。你们看见舞台上那个拿指挥棒的人左摇右摆,不知为何那么陶醉,殊不知我眼前展开了一幅画卷,我已经进入了音乐。”
普罗科菲耶夫一生作品数量颇丰,且形式多元。交响曲、协奏曲、歌剧、奏鸣曲、室内乐、芭蕾舞剧音乐、电影配乐等在其创作中均有所涉及。而此次普罗科菲耶夫艺术节则特别甄选了普氏的交响曲(第一、二、四、六、七)及钢琴协奏曲(第一、三、四、五)作品,想来这样的安排个中自有一番道理。分析来看,交响曲形式的作品可谓贯穿于普罗科菲耶夫一生的创作之中。意即,透过此类作品可窥见普氏不同时期创作风格的变迁,由此便于对其创作特点产生一个较为整体的了解。而同样作为一名拥有着钢琴家身份的普罗科菲耶夫,其钢琴协奏曲在艺术性及技术性方面自然在该类型作品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十三岁便携带两箱装满自己作品乐谱的行李前去参加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入学考试的普罗科菲耶夫在音乐方面的天赋是显而易见的。彼时,任教于该校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慧眼识珠,将其收入门下。在跟随科萨科夫、利亚多夫等人学习作曲及相关技法的同时,普罗科菲耶夫亦分别受教于叶西波娃、车列普宁学习钢琴及指挥,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三个专业的毕业文凭。在校期间,其便显露出某种革新意识,经常谱写一些具有大胆创新精神的作品。在钢琴专业的毕业考试中,他演奏了自己创作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尽管由于作品中所显示出的特立独行为其招致了一部分的质疑之声,但这却并没有妨碍普罗科菲耶夫获得了安东·鲁宾斯坦奖。对一位同时兼具独奏家身份的作曲家而言,最大的益处莫过于对自己作品的精准演绎及有效宣传。毕业后,普罗科菲耶夫便经常以钢琴家的身份在国内外开始了包括演奏自己作品在内的演出活动。
纵观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生涯,大致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即,1918年之前的早期创作;旅居海外时期的创作;以及归国之后的创作。尽管早已表现出对具有创新特点音乐风格的偏好,但从普罗科菲耶夫的早期作品中仍然可以明显感受到其深受古典主义风格的影响。创作于此间的《第一交响曲》,即通常所说的《古典交响曲》,以及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具有明确的调性及抒情的旋律,作品在整体基调上洋溢着清晰、典雅的古典主义风格。尽管《第三钢琴协奏曲》创作于旅居海外期间,但由于该作品的构思早在国内期间便已经开始,故而依旧保持了其创作前期内容充实、结构明晰的特点。
俄国大革命爆发后,普罗科菲耶夫为躲避战乱前往美国。然而,其在美国的发展却远谈不上顺风顺水。这种状况的持续最终导致其做出转战法国的决定。离开祖国的这段时间,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风格出现了个性化的转变。其作品中强烈的节奏及复杂的和声在这一阶段的创作中得到了强化。与以往作品相比,普罗科菲耶夫旅居海外期间创作的第二、第三、第四交响曲,及第四、第五钢琴协奏曲呈现出一种音乐风格上的向壁虚构,以及技术层面上的精雕细琢。在创作技法方面,作曲家进一步远离传统,在不同程度上采取了结构主义及近似无调性音乐的表现手法。然而,在《第四交响曲》中,贯穿全曲的抒情性、歌唱性格调却显现出某种对极端风格的淡化。事实上,这正预示着其第三阶段风格转变的到来。
或许是思乡情切,又或许是察觉到了存在于自身创作中的危机,在漂泊异乡十余年后,普罗科菲耶夫萌生了回归故土的强烈愿望。对此,作曲家本人曾表示:“我的两耳必须听到俄罗斯语言,我必须同我的同胞说话,只有他们才能使我重新得到在这里所得不到的东西:自己的歌。”可以说,个人的艺术创作势必在不同程度或不同层面上受到来自大环境的影响。回到那个已经被称作“苏联”的祖国之后,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呈现出某种现实主义及民族主义倾向。从风格上来看,他的音乐在变得更为简朴的同时,亦更加注重抒情性及旋律性表达。尽管怪诞且颇具讽刺意味的音乐形象依旧是其不变的个人音乐风格特点,但从整体而言,它们较之以往已变得相对柔和许多。在回国后将近20年的时间里,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力空前旺盛,写下了包括第五、第六、第七交响曲在内的大量杰出作品。
普罗科菲耶夫曾在自传中将自身的音乐创作实践归纳为五条路线。他这样写道:“第一条是古典的路线,这可以追溯到我的孩提时代,我母亲给我弹奏的贝多芬奏鸣曲……第二条路线是创新的路线……开始是采取我自己和声语言的方式。其后,则发展成探索一种能够表达强烈情感的语言……第三条路线是托卡它,或称为运动的路线,这或许可以追溯到舒曼的托卡它……第四条是抒情的路线,它最初是以一种沉思的基调出现的……它发展得很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越来越多地在作品中给予这方面的注意。至于有些人加给我的第五条路线——‘怪诞的路线,仅仅是对其它几条路线的偏离……我宁愿把它们称之为‘谐谑……”显然,这样的阐述为人们理解他的作品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事实上,如果说普罗科菲耶夫早期的创作更多呈现出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话,那么随着其自身音乐实践的不断推进,他的创作似乎愈发呈现出古典主义形式与浪漫主义情感的有效结合。与肖斯塔科维奇不同的是,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在同样具备精湛作曲技巧的同时,在内容上并没有呈现出太多深奥晦涩的特质,风格也更为阳光且充满活力。这似乎使得他的作品相对更易于被大众所接受。宽广的旋律、进行曲式的节奏构成了其作品的显著风格特点。和声语言极富表现力,有时甚至尖锐、不和谐,但在本质上仍属自然音体系。作品中间或出现的无调性片断,其主要目的也仍是为了通过对比,突出具有明确调性的主体段落。所有这些均鲜明地体现出其在强调形式创新重要性的同时,与传统在一定程度上所保持的自觉联系。
1953年3月5日,普罗科菲耶夫与世长辞。尽管部分人因其生前创作了某些迎合当权者趣味的作品而认定这是其对斯大林政权拥抱的证据,但暂且抛开艺术与政治究竟是否可以混作一谈的争论,持此类观点的人或许并不知道普罗科菲耶夫又是在何等无奈的心态下完成的对此类作品的创作。然而,无论孰是孰非,与斯大林宿命般同一天离世的普罗科菲耶夫却再也没有机会亲自向世人剖白自己真实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