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海燕
(广东清远市连州镇实验小学,广东 清远 513400)
提升家庭教育质量 促使孩子健康成长
郑海燕
(广东清远市连州镇实验小学,广东 清远 513400)
中国家庭教育存在缺失,家庭教育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只有树立正确的育人观,言传身教,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才能建构幸福的家庭、快乐的人生!
家庭;观念;育人;感恩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母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文化素质、性格爱好,对于培养子女成为社会有用之才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因而,“家庭教育”的概念已经深入到许多父母心中,在许多中国父母看来,他们无不用自己的全部心血,去为子女铺垫一条成功之路,愿意为其提供最充足的资源支持。那么,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才算是成功呢?到底是谁决定孩子的命运呢?我认为,我们培养出能够懂得感恩并适应社会发展的人就算得上育人成功。看似很简单,开始为什么那么多的家长却总是在抱怨自己的孩子呢?法国哲学家阿德里安·爱尔维修告诉我们说:“孩子聪慧或愚钝、成绩优秀或糟糕、品质高尚或低劣、人格健全或残缺,一切都流转变化,但它们似乎总是被什么东西决定着,就像是已经注定了一样。”有的父母苦口婆心地教育孩子,孩子总是不愿听,原因就是不得法,最终的结果却是满意者少,失望者多。根据专家的调查报告以及我们现实生活中儿童普遍存在的现状可知:未成年人有许多让人揪心的问题:厌学、任性、说谎、胆怯、暴力倾向、成绩下降、迷恋上网……等,“问题学生”其问题产生的根源就在于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家庭教育中放纵者、溺爱者、施暴者等等,家庭因素是绝不可被忽视的。我们面对目前儿童的种种不良现状,既困惑着家长们,更给发展和谐社会带来不可设想的阻碍,我们要改变这种现状势在必行。每一个家庭,应该善于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即是需要有一个健全的家庭,健康的家庭。只有拥有了健康的家庭,才会有家庭幸福感。我们要让一切孩子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逐步获得正确的心智、美德、与天才,让正常的孩子日趋伟大,让有缺陷的孩子获取幸福。其前提是,我们必须掌握一种缔造伟大与幸福的工具,这种工具正是正确而科学的教育方式与环境,而每个孩子都只是教育下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说,有着怎样的家庭教育,也就有着怎样的孩子。家庭教育是一门不是艺术的艺术教育,只有当家长掌握了适合的方法后,才可能让孩子们实现“追蝴蝶”般的快乐成长。在现实中父母该怎样讲究家庭教育艺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呢?
首先,必须更新育人观念, 给予孩子温馨的真爱。在我国,有一句俗语叫做:“慈父慈母多败儿。”家长“代劳”、“娇宠”、“有求必应”等现象的存在,使得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缺乏最起码的劳动锻炼、缺乏最基本的吃苦耐劳品德,缺乏竞争意识、独立生存的能力,更缺乏对意志品质的磨练,以及艰苦创业的精神。家庭教育所暴露的很多问题,归根到底都是教育观念存在问题,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正确观念的引导,即使是取得了成功也是偶然。因此,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在特定的环境下,在特殊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树立全新的育人观念,树立正确的育人态度,并用于指导教育行动。家庭教育要善于引导孩子懂得感恩是最重要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就是设法要让孩子学会感恩,教会孩子知恩感恩,就是教给了孩子做人的基本准则,这是一项比学会生存、学生生活更重要且更需要坚持的教育行为!如果一个人不知道感恩,他就会无所顾忌,也就会无所谓报答,他就不会珍惜人间真情,更不会珍惜今天的生活与机会来之不易,在学习上就产生不了动力,也不会有上进的勇气。知道了感恩的人,就会去报恩,也就知道了如何做人。通过家长循序渐进而深入持久的感教恩育,就是要让学生时刻有感恩意识,并知道如何去感恩。要通过一个个预设背景或典型案例,让孩子进一步明确,父母对我有恩,家庭对我有恩,老师对我有恩,同学对我有恩,学校对我有恩,社会对我有恩。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就会发自内心地寻找报恩的机会,就会把所有的感激化着学习的动力,生活的信心,从而立志成才,立志回报家长,立志报效社会与国家。否则,就会产生消极心理,自私的性格,以为一切得之应该,失之无畏,甚至会沦落、堕落。随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国家保护未成年人权利的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国力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努力推进,都为家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这本是好现象,但是,由于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家长们的急切心理和不得法,造成不良的育人现象,特别是由于经济原因,促使一部分家庭里的孩子缺失了父母之爱,父母为了生计外出工作,把孩子留在家里,成了留守儿童,唯有老人或者亲戚照看,使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呵护。所以,就此一类家庭中,必须考虑孩子的感受,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真爱于温暖;另外,由于社会经济化,婚姻自由化,导致了许多年轻的父母不考虑后果而轻率离婚,带给孩子心灵无法弥补的伤害,让孩子享受不到幸福完美家庭温暖,所以,父母们该多考虑孩子的感受;再有就是421家庭模式,现在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于是,孩子成了两代人的高级“宠物”,大人们以孩子为中心,过分溺爱孩子,宠着哄着,导致孩子性格普遍任性或者脆弱,经我就遇到这样的情景:一个7岁一年级的男孩子蹲在厕所里哭泣着,当我走进去问他为啥哭时,他哭诉着说:“我不会擦屁股……呜呜呜呜……”我听着哭笑不得;还经常可以看见读小学的孩子在学校门口由家长一口接一口的喂着早餐,不知道这些家长是什么感觉;这些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情感,却会让子女遭到毁灭;要么是过分严厉,家长还是持着“不打不成器”和“黄荆条子出好人”的观点,认为打骂能起到管教的作用。有的家长过分权威,只能让孩子绝对服从,孩子眼巴巴望着大人那双凶巴巴的眼睛和拳头,无力反抗,唯有听从,这样容易导致孩子孤独内向性格,甚至逐渐导致灵魂的扭曲;如此种种都是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在我执教的学生中,看到了许多不正确的教育方法,比如,我一学生由于经常不交作业,写字也应付老师,我把家长叫来,想了解一下情况,结果,家长一来学校后,还没有到我办公室,却只走在走廊时,就急匆匆走进教室,把孩子喊出来,居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先扇孩子耳光,然后把孩子的作业本撕个粉碎并扔下操场。面对这样的情况,可知家庭教育是那么的粗暴。怎可能教育出好孩子呢?所以,应该呼吁家庭实施民主教育。有的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使得他们常常会对孩子的学业要求过高,孩子学业成绩降落时,就一个劲的打骂,不知道学习成绩只是儿童成长中的一个方面而已。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都容易导致孩子心理问题。
其次,要明确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并付之于行动。
俗话说:“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家长”,就如农民种地一样,“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家庭这个孩子学习和认识社会准则和行为规范的启蒙课堂里,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孩子效仿最直接的榜样。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是否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关系到孩子的人格养成和心智发展。现实生活中,一百个人有一百种家庭教育的方法。方法虽多,但其中的核心仍是父母对孩子的身教,其榜样作用是全方位、立体化的。父母应培养自身正确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行为,使言教和身教相统一,身教重于言教,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优秀品德和良好性格的孩子。有关专家的调查,普遍的家长都明白家庭教育对儿童很重要,但是,却往往方法不对头。有的家庭生活比较富裕而又不懂方法,总是拿经济来刺激孩子,比如,考试85分以上,给你买机器人,考试90以上,带你去麦当劳吃,或者干脆给钱,认为这是训练孩子的经济竞争能力,其实是祸害孩子,是对孩子人生观教育的扭曲,成为变相的拜金主义诱发因素。有的家长并不知道孩子所需要是父母的陪伴、理解、鼓励和支持。孩子们根本就意识不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有的家长却做的很好,比如,当孩子还在小学阶段时,在孩子晚上学习的时间里,起到了示范作用,因此,培养出来的孩子就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可有的父母也在看只是施令者般的:你必须如何如何,自己却独自看电视而不管孩子的学习,霸道、自私、不合作、不学习,导致孩子同样产生孤傲自私的性格。
再次,是走出教育误区,优化育人环境。成功的家庭教育,虽然表现各不一样,孩子成才的途径也各不相同,但成功的家庭教育的经验往往都是相同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的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硬件就是提供足够的精神食粮,比如,给孩子创造“三个一”,即是一套写字桌椅,一分合适的书刊,一个书柜(没有条件的,书柜可以用纸皮箱替代也可以的);软件就是要言传身教,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即是家长的威信、威望,有效的家庭教育与家长的威信是正相关的,也没有威信的家长,教育影响力是苍白的。家长必须能够给予给孩子“心灵鸡汤”,如果孩子心灵缺失了,那么,将是扼杀孩子的人格成长。没有了人性之爱,就等于孩子缺失了爱的精髓,孩子要健康成长,那是困难的。因此,家长必须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家庭教育素养,树立自己的威信,通过一点一滴中、一言一行做出来的,家长的成功是辛勤的汗水+恰当的方法与策略换来的!家庭教育改革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每一位成功的家长背后都留下了一串串艰辛而难忘的脚步,在每个成才孩子教育的道路上都洒下了家长一滴滴辛勤而苦涩的汗水。
我们有许多的家长,都是"心血痴迷者",都是"资源迷信者",总是以为,我投入了那么多的心血,我为孩子提供着那么多的资源,我为他缔造了最好的教育环境,我的孩子凭什么不成功呢?决定我们家庭教育成与败的,以至于最终决定我们孩子一生命运的,是我们家庭教育的方式与环境。每一个家庭都会存在不同的疑问,但我相信,只要我们都能够掌握正确的育人方法,共同走出教育的误区,我们就能够和孩子一起建构美好、幸福、快乐的人生!
G4
:A
:1671-864X(2015)10-01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