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钦
几年前,曾有幸短暂旅居英国。
初到英国,便见识了这里“一日四季”的天气。早上出门时天上还飘着雪花,突然就放晴了,天色澄明,远处山顶上的白雪闪耀着银光。不一会儿,乌云压顶,冷风习习。中午时分又下起了蒙蒙细雨,仿佛回到了烟雨霏霏的江南。如此诡谲多变的天气,着实给初来乍到的我,上了一堂记忆深刻的课。
不光是这里的天气,这里的风土人情,同样令我着迷。我从苏格兰的斯特灵市出发,走访了近20个城镇,拜访过苏格兰国王詹姆士六世的加冕之地圣十字教堂,也感受了街边破旧不堪、墙壁斑驳的小酒馆。历经数百年的沧桑,这些建筑或庄严,或残旧,透过它们,我强烈地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机缘巧合,我在这里结交了不少朋友,他们来自各行各业,热情好客,却不求回报。其中,我的朋友Kenneth Cameron是一位牧师,他不仅把我介绍给他的家人和朋友,而且还帮我引见了爱丁堡市市长George Grubb和撒切尔政府时期的英国大法官James Mackay。通过与他们的交谈,我对英国的了解进一步加深,萌生了很多感想,同时,也想把我对英国的认识跟大家分享。这时,外研社基础教育分社委托我策划一套反映英美文化的读本,于是,就有了后面的故事。
《英美文化读本》充分考虑到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根据课标对于文化意识分级目标的描述,将相关的文化内容进行了细分,并根据读者对象不同而有所侧重,力求内容互相补充并避免重合。以“教育”这个话题为例,小学这一章节的四篇文章中,作者在前两篇介绍了英、美两国中小学的教育概况,第三篇介绍了一个留英的小学生第一天在英国上学的经历,第四篇则介绍了英国小学生夏令营的活动。中学这一章节的内容则是:第一篇文章系统阐述了西方国家的学校种类、分级和教学理念的精髓等,第二篇则介绍了伊顿公学这样的私立学校等,第三篇介绍了英美及一些英联邦国家的中学毕业舞会等,第四篇则介绍了美国教育的概况、政策、优点和不足,并对比了中美教育的优劣。在内容的编排上,该系列丛书严格遵循《英语课程标准》对文化教学的要求,准确地再现了英美文化的内涵。
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现状,追根溯源是必要的,我们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相信许多孩子十分喜欢踢足球,也喜欢看世界杯。那么,他们知道世界杯大力神杯是怎么来的吗?他们知道基督教与大力神杯的关系吗?他们知道“England has two books, the Bible and Shakespeare. England made Shakespeare, but the Bible made England.”这句话的意思吗?其实,不仅仅是英国,也不仅仅是足球运动,整个西方世界的教育、法律、文字、艺术、伦理、乃至政治结构,都被深深印上了宗教的烙印。而宗教究竟是如何影响西方世界的,我们可以从书中寻找答案。
在进一步了解英美文化的同时,我们不仅可以明白英美文化的差别,而且还能纠正我们平时对英美文化认识的一些偏差。例如,外国的孩子并不是我们认为的以直呼父母名字来表示亲密,他们仍然以mum和dad来称呼父母;英国的city也并不一定比town大,牛津附近的雷丁镇拥有23万人口,比威尔士的圣大卫市的2000人要大很多。另外,作者也考虑到中国读者的需求,进行了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如中西饮食的对比、节日(如美国感恩节、欧洲的丰收节和中国的中秋节)对比,读者不仅可以培养世界意识,还可以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
不同于其他书目,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没有拘泥于专业的作家人群,而是广泛邀请各领域的专业人士执笔,从他们最熟悉的角度出发,描述他们最擅长、体会最深的地方,展现英美两国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于是,书中有牧师介绍《圣经》,有中国孩子讲第一天在英国上学的经历,有远嫁英国的中国女子讲述文化冲突,也有“中国通”莫大伟对美国文化以及中美文化差异的阐述。
我在英国停留的时间并不长,但是,英国的风土人情、文化风貌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旅英期间,我根据文章需要拍了数千张照片,如今一部分已用作了插图,它们真实地纪录我在英国生活的足迹。而我对于英国生活的观察、体验和感动,也通过和外方作者的沟通融入了书中。当然,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英美文化的解读,也是如此。这些文化的亲历者和体验者力图从各个角度展现给读者一幅幅客观、真实、有趣的英美文化风情画面。读完本系列,希望你能在享受之余,对生活有一番全新的认识。
(作者单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责任编辑:胡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