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致急性低血压并发症的治疗效果观察

2015-01-19 07:19:50万雪永
当代医学 2015年25期
关键词:心血管病低血压心率

万雪永

心血管病介入术是心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诊疗方法,临床采用率较高,尽管经该方法治疗后,低血压事件的发生率较低,若一旦发生,因其紧张速度快,会给患者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1]。本研究对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致急性低血压并发症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与处理,结局较为理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接收的采用心血管病介入治疗的2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31例,女79例,年龄40~81岁,平均年龄(60.0±4.9)岁。本组210例患者中有7例出现低血压反应,均符合《内科学》(第7版)中关于低血压的诊断标准:动脉舒张压<60mmHg,收缩压<90mmHg[2]。其中1例出现在术后沙袋压迫穿刺点止血过程中,其余6例均出现在鞘管拔除过程中。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恶心、胸闷、血压明显下降,部分患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全身大汗,心率缓慢或偶尔增快,部分患者视力模糊,但问话可答,意识清醒。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心电监测、巡视病房中出现低血压,首先指导患者取足高头低位或去枕平卧位,密切监测心率与血压变化,并停用硝酸甘油,静脉快速补液,滴速为 100~150滴/min,采用 500mL血浆(706代)或1000~1500mL生理盐水静滴,当其心率<50次/min时,则以0.5~1.0mg阿托品静脉滴注;血压过低者则给予其5~20mg多巴胺静滴;足背动脉搏动不良者,调整其沙袋重量,并降低包扎压力。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低血压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本组210例患者中有7例出现急性低血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见表1。

表1 低血压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2.2 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与处理后,患者出现低血压5~30min后血压与心率均恢复正常,血压水平>90/60mmHg,心率为50次/min,经观察后患者面部红润,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且未见严重后遗症与并发症出现。

3 讨论

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反射性低血压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但患者一经出现,其进展速度极快,进而对患者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3]。本研究210例行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中,有7例出现低血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

临床上一致认为,心血管介入治疗低血压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主要与血管迷走性抑制性昏厥有关,或可称为过度迷走神经反射,常见的诱因主要包括患者精神过度紧张、血容量不足、外周大动脉受刺激、药物使用欠妥当等多种刺激性因素有关,该病进展速度极快,可在1min内出现,且大多呈现出一过性特点,因而有必要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抢救与处理,避免出现心脏猝死、心源性休克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甚至是死亡等严重不良事件[4-5]。

该病在治疗过程中,应注重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以及饮食护理等,首先应改善患者对该病的认知水平,获取其配合,主要护理方法如下:(1)心理护理:由于大部分患者对心血管介入治疗术的认识多不全面,出于对疾病本身与手术危险性的考虑,多会出现紧张、恐惧等负性心理事件,故而护理人员应针对该治疗方法的具体操作过程与注意事项进行说明,避免患者因不良情绪导致的迷走神经反射发生,术后若见低血压反应,则应向患者解释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处理措施等,防止患者因过度紧张而使病情加重[6-7];(2)密切观察患者血压情况:患者行介入术治疗后,应对其血压情况严密监测,术后第1h每隔15min监测1次血压,1h后每30min监测1次血压,若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冷汗、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等临床症状时,考虑为低血压、休克所致,应及时告知医生;若患者心率<50次/min或>100次/min,考虑患者为微循环机能失调或血容量不足,该种情况极易出现低血压,应加大观察力度;若患者舒张压<60mmHg,收缩压下降至 80mmHg,脉压差<20mmHg,应告知医生立即处理[8-9];(3)饮食护理:为有效减轻或避免患者术后出现消化道症状,术前应禁食3~4h,若手术延迟则立即补充食物,术后1h以流质食物为主,少食多餐,术后3h可给予患者补液以改善其血容量,进而减少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10]。本研究结果显示,210例行心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中,有7例出现急性低血压并发症,发生率为3.33%,给予其及时有效的治疗与处理后,血压水平显著改善,且未见其他不良事件出现。

综上所述,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致急性低血压并发症患者,给予其及时有效的治疗与处理后,为其制定出准确的给药方案、科学的护理措施,且期间加强对介入治疗前后的观察,有利于正确处理并发症,进而确保手术顺利进展。因此,冠脉介入治疗患者降低低血压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在于制定出合理的抢救方案、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将患者手术风险降至最低,以推动手术的顺利进展,帮助患者减轻病痛。

[1] 黄流强,陆健,阮锡勇,等.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致急性低血压并发症的特点与处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20(16):115-116.

[2] 张密,程飞,周明,等.42例心血管病介入治疗术致急性低血压的特点与处理[J].中外医疗,2014,5(11):48-49.

[3] 伍美兰.心血管介入治疗致低血压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30(18):162-163.

[4] 黄锐.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低血压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17(20):222-223.

[5] 陈旭红.心血管介入治疗致低血压的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2,12(33):362-363.

[6] 段素萍.护理干预对心血管病介入治疗致低血压的临床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3,16(5):897-898.

[7] 况瑜天,俞铭燕.心脏介入治疗并发急性低血压症的临床表现与对策[J].实用医学杂志,2009,24(9):1438-1440.

[8] 黄红,陈娟,周秋红.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并发低血压的护理与体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10(1):184-185.

[9] 张晓兰.心脏介入治疗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急救护理[J].吉林医学学报,2013,19(2):1250-1252.

[10] 任绮华.心血管介入治疗致低血压的护理干预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6):127-128.

猜你喜欢
心血管病低血压心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中老年保健(2022年1期)2022-08-17 06:14:12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率多少才健康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10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2-01-12 06:17:04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祝您健康(2021年3期)2021-03-09 13:35:35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