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斌
这是一个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的戈壁荒滩。
这里,没有树木,没有绿色,只有大山、戈壁和寂寞。
但,人们都知道,他有一个响亮熟悉的名字——阿卡尔!
上世纪末的1998年深秋,五师在这个天山山脉的阿卡尔河谷,建起了一座小型五级水电站。作为电力公司技术骨干的曹长友,和妻子一起,主动申请来到这个偏远的水电站工作。
“当时组织上动员,没人愿意来这里,我是党员,就带了头。”令曹长友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待,就是16个年头。
“当时孩子还小,父母亲都有病,9天才能回一次家,平常连家都照顾不上,确实有过不愿坚持下去的想法。”曹长友说出了10多年来的心里话。
阿卡尔五级水电站距离博乐市区100多公里,全站只有十几名职工。这些职工分成两个班次,每9天轮换一次班。曹长友值过机、巡查过线路,站里大大小小的岗位,他都一个不落地工作过。最初的几年里,荒凉的环境,枯燥的生活,单调的工作,妻子的埋怨,曹长友有过打退堂鼓的念头。
为了能照顾到老人和孩子,从2007年开始,曹长友夫妻俩只能分别在两个班次上班。就这样,夫妻俩过起了长达5年的“牛郎织女”生活,每次见面就是在9天以后两个班次换班的那一个多小时。
每年的洪水汛期和三九天气,就是曹长友和同事们最为紧张忙碌的时候。基本上24小时轮流着坚守在排洪闸门,及时清理淤沙、杂草、破冰,稍不留心就有可能滑入渠道被急流冲走的危险。
“老曹,输送水源上游突发洪水,洪水中的沙石流进了输水渠道里,阻塞了发电设备的运转,无法正常发电,赶快组织人力清理淤结的泥沙,保证安全发电。”2013年7月的一个晚上,刚从山上巡逻回来的曹长友突然接到站领导的通知,接受一项紧急排洪任务。
命令就是行动,曹长友和同事们趟过凶猛的水流急速赶往泄洪口,及时清理淤结的泥沙。由于水深地滑,曹长友好几次差点掉入排洪渠道里。经过一夜的清淤,渠道里的泥沙全部排除干净了,发电机组恢复了正常运转。天蒙蒙亮,曹长友才放心地回到宿舍。
“工作再苦再累都不怕,最怕的就是生活上的寂寞,刚来这里的几年,电视没有信号,收音机也收不到台,电话也打不通,家里有个事都不好联系,就像和外界隔绝了一样,心里很烦躁。”回想起当时的生活,曹长友一脸的无助。
闲暇的时候,曹长友学会了弹吉他。工余时间,曹长友常常为工友们弹上几首不太熟练的曲子,消遣大山深处那长长的寂寞。这缕缕吉他声,便成了这戈壁滩上最富有生命气息的声音。
“作为一名党员,不能思考太多的享受,更多的要承担一份坚守和责任,改变这里的寂寞。”曹长友和同事们一起,从栽植一颗小树苗、平整一块小菜园开始,改变着这里的生活环境。于是,这个多年沉寂的山沟沟有了一片绿色和生命。
工闲时间,曹长友自弹自唱,驱散戈壁滩上的寂寞。
“站里因为年轻人多,家里老人、孩子的事也特别多,每次谁家遇到特殊事情,曹长友都主动地帮着顶班。只要有困难,他是随叫随到,因为给我们处理事情,错过了一次又一次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工友韩荣霞歉意地说。
在大山里工作,家中年迈的父母,未成年的两个孩子,成了曹长友夫妻最大的牵挂。
2005年,父亲患上了食道癌,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来照顾,作为独生子的曹长友只能和妻子轮流侍候病床上的老人。直到父亲去世,曹长友都没能好好伺候父亲几天,这让他至今都感到内疚。
“现在想起来,心里还是总觉得对不起老人,心酸酸的,那时没办法,工作的需要,走不开。”每当说起这件事,曹长友都有一种愧疚感。
常年在大山里工作生活,机房潮湿阴冷的环境,让值班的妻子王予红患上了糖尿病、腰椎病、风湿病。有时候都是弓着腰上班,走路都不方便,严重时吃些药控制一下,也没时间住院治疗。
3年前,妻子从岗位上退了休。退休后的王予红本来可以回到博乐的家中过舒适的生活,但为了陪伴照料丈夫,让丈夫安心工作,她依然留在了大山,守在丈夫身边。平时给丈夫做做饭、洗洗衣服,陪他散步种菜,与曹长友一起坚守着大山里的这份寂寞。
还有3年多的时间,曹长友就要退休了,但老曹说,他热爱这份工作,热爱这座水电站。面对这里自己种出的一草一木,曹长友有些难以割舍的情怀。
曹长友掐着指头算了算,16年,自己和老人、孩子一起生活的时间加起来也不到5个年头,还给妻子留下了一身的毛病,欠下了一堆难以偿还的亲情债。
“自己家的事是小事,工作上的事才是大事,老天如果让我再年轻16年,我还要在这里坚守16年,因为我是党员。”曹长友信心十足,发自肺腑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