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彩霞
陕西省榆林市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陕西榆林 719000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社会压力及环境污染等情况的日益恶化,颅脑肿瘤患者数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1-2]。对于颅脑肿瘤早期或者中期患者而言,手术治疗仍然是其第一选择,然而对于颅脑手术本身来说,其手术难度较高, 即使手术顺利完成亦有较高的复发率,外加多数患者对颅脑肿瘤的种种担忧及误解以及由肿瘤所带来的躯体疼痛[3],导致了在入院期间患者容易产生诸多负面的应激反应,如焦虑、抑郁、谵妄、强迫等,都将对手术的进行及术后恢复产生不良的影响[2]。此外,在患者入院治疗过程中,家属作为患者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同样会遇到相关的应激反应,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焦虑以及抑郁[4-5],所以在对颅脑肿瘤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如果忽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的心理干预, 便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本次研究对连续心理干预对脑肿瘤手术治疗患者及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进行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选择榆林市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3 年4 月~2015 年3 月收治的80 例颅脑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①经影像学等手段已确诊颅脑肿瘤; ②患者配合手术治疗; ③患者预计生存期>2 个月;④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患者无法完成量表调查;②患者存在除脑部肿瘤外的其他脏器严重疾病;③患者存在较严重的精神症状,无法正常与外界进行沟通、交流。将符合上述标准的80 例脑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患者观察组及患者对照组,各40 例。 患者观察组年龄22~76 岁,平均(52.63±7.47)岁;男25 例,女15 例;胶质瘤14 例,脑膜瘤10 例,垂体腺瘤9 例,转移瘤7 例。患者对照组年龄19~79 岁,平均(54.14±8.29)岁;男22 例,女18 例;胶质瘤12 例,脑膜瘤11 例,垂体腺瘤10 例,转移瘤7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同时选择上述患者的陪护家属作为另一组研究对象。 入选标准:①陪护家属为患者的配偶或一级亲属;②家属具有初中以上学历;③家属能配合医护人员的正常医疗工作。 排除标准:①家属没有独立照顾在院患者的能力;②家属存在精神方面疾病,无法与医护人员进行正常的沟通。 通过筛选,将符合条件的80 名家属按照患者的分组情况分为家属观察组及家属对照组,各40 名。两组患者家属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在入院后施行基础护理,而观察组则加用连续心理干预措施,其具体内容如下:①设立心理干预基础: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前,首先掌握患者本人及其家庭情况,在了解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努力营造轻松温馨的谈话氛围,对患者及家属所提出的问题细心解答,不因工作繁重而敷衍甚至冷落患者或家属。②建立正确的疾病认识:可通过讲座或者一对一的形式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关于颅脑肿瘤的相关知识,使其了解肿瘤的成因、临床表现、治疗手段等,改变患者及家属对于肿瘤的固有想法,使其对于自身的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便于其配合之后的各项治疗措施。 在介绍疾病知识时可将本院以往的成功案例告知患者及家属,增加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也可减轻其焦虑或抑郁等不良情绪[6-7]。 此外,医护人员可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将治疗方案、病情风险和预后情况积极同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 尽量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与配合,为之后的具体治疗工作奠定基础;针对患者的疼痛情况,医护人员不可一味依赖止痛药物,而是更多地通过沟通、安慰等心理干预来缓解患者的不适[8-9]。 ③建立病房沟通互助机制:以病房为单位,鼓励患者同病房中的其余患者和家属多沟通,互相交流病情,多说出心中对于病情的看法,同时要求责任护士多收集和采纳患者及家属的意见,并及时关注其思想动态,尤其是对于性格较为内向、孤僻的患者或情绪不稳定的家属,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耐心解答其问题和诉求。④围术期心理干预:在术前除了再次向患者介绍手术治疗基本情况以外,更重要的是消除一般患者及家属对于手术治疗的担忧及顾虑,让其在术前有一个较为稳定的思想情绪;在手术过程中,家属通常会因为手术时间较长而产生担忧或焦虑等负面情绪,此时责任护士应及时同家属沟通,鼓励家属说出心中的疑惑并进行解答,同时可利用肢体语言解除其对于手术成功与否的顾虑[10];术后,患者及家属通常会对手术效果及预后产生诸多疑惑,此时责任护士和医生应将手术情况及时反馈,避免患者及家属出现不必要的猜疑及焦虑。 患者在术后的疼痛感大部分来自手术创面,责任护士应在换药前充分同患者进行沟通,消除其不必要的顾虑,并提醒换药者在操作时动作轻柔、平稳。分别在入院和出院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评估,问卷完成后及时回收保存并统计。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及家属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价[11-12],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都含有20 个评分项目,分值越高,表明其焦虑及抑郁状况越严重,SAS 标准评分≥50 分表明出现焦虑情况,SDS≥53 分表明出现抑郁症状。患者疼痛情况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13]进行评估,由患者自行决定0~10 分的疼痛程度,0 分为无痛,10 分表示极痛。
数据采用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与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心理干预后,患者对照组较干预前无明显改善(P >0.05),而患者观察组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下降(P <0.05),且两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与抑郁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与抑郁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焦虑水平干预前 干预后 t 值 P 值患者对照组患者观察组t 值P 值40 40 53.3±5.3 52.5±5.2 0.681 0.498 51.9±5.1 41.3±4.9 9.479 0.000 1.204 9.914 0.232 0.000抑郁水平干预前 干预后 t 值 P 值42.8±3.8 43.4±4.1 0.679 0.499 41.5±3.7 37.8±3.5 4.595 0.000 1.550 6.570 0.125 0.000
两组干预前焦虑及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明显下降,但家属观察组改善情况更为明显(P <0.05)。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家属干预前后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家属干预前后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P <0.05;与家属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 <0.05
组别 焦虑水平 抑郁水平家属对照组(n = 40)干预前干预后家属观察组(n = 40)干预前干预后46.8±3.3 42.9±5.1▲45.1±4.3 42.7±3.9▲47.1±4.2 40.3±3.9▲*45.5±4.7 38.6±4.3▲*
干预前两组患者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患者观察组及患者对照组V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 <0.05),且患者观察组干预后的VA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 见表3。
颅脑肿瘤作为神经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其发生发展同患者的心理情况有着密切的联系[14-16]。 但从以往经验来看,当颅脑患者得知肿瘤确诊后,往往会出现独立于疾病本身以外的种种应激反应, 如在焦虑、抑郁、 愤怒等情绪控制上得分普遍下降, 而乐观、理智、社会支持等量化评分却明显降低[10]。 此外,颅脑肿瘤患者在入院期间常常会出现由肿瘤或其他合并症状所带来的疼痛感,而疼痛会明显让患者加重上述负性情绪,使患者在面对疾病时力不从心,妨碍了医护人员正常的医疗工作,最终影响了疾病的预后[17-18]。尤其是当手术期限临近时,患者的心理波动及负面情绪更为明显, 严重者可导致免疫及内分泌功能紊乱,极大地影响了手术治疗的效果[19]。 有相关研究提示,患者的心理状态同体内免疫及内分泌活动息息相关,如果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提升,则其免疫功能及内分泌功能都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 使疾病恢复速度加快,总体病程缩短。同时,家属作为患者入院期间乃至出院后最重要的看护人和社会支持,已经成为了现代医学模式下不容忽视的心理护理重要环节[20]。 笔者发现在以往的陪护过程中,多数家属会出现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不但影响了自身健康,同时其不良情绪会或多或少地流露在患者面前,使患者的心理负担更为严重,影响了整个治疗的进行和效果,所以,我们应该同样重视处理及消除颅脑肿瘤患者家属的负面情绪,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人文环境。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t 值 P 值患者对照组患者观察组t 值P 值40 40 5.9±1.6 5.8±1.5 0.288 0.774 4.1±1.1 3.3±1.4 2.842 0.006 5.863 7.966 0.000 0.000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对患者及家属的焦虑及抑郁负面情绪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焦虑及抑郁状态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并优于对照组(P <0.05),而且患者观察组在干预后的疼痛改善程度也比患者对照组更为明显(t=2.842,P=0.006)。由此可见,我院在近两年所施行的连续心理干预措施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状况,纠正其对于肿瘤,尤其是脑部肿瘤的诸多错误观念,消除了不必要的顾虑,使患者能以一个更加健康、积极的心态来面对颅脑肿瘤的治疗。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在颅脑肿瘤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还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是对患者本人还是家属来说,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治疗效果都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心理干预措施不但可以让在院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让其在出院后能在家属的帮助下更快地恢复正常生活状态, 早日回归社会角色,使其早日走出疾病带来的阴影。
[1] Vecht CJ,Kerkhof M,Duran-Pena A. Seizure prognosis in brain tumors:new insights and evidence-based management [J]. Oncologist,2014,19(7):751-759.
[2] Macartney G,Harrison MB,VanDenKerkhof E,et al. Quality of life and symptoms in pediatric brain tumor survivors:a systematic review [J]. Pediatr Oncol Nurs,2014,31(2):65-77.
[3] 孙华,周蓉.脑肿瘤住院患者主要照顾者疾病负担的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5):606-608.
[4] Srisawang P,Harun-Or-Rashid M,Hirosawa T,et al. Attitudesand barriers of physicians,policy makers/regulators regarding use of opioids forcancer pain management in Thailand [J]. Nagoya J Med Sci,2013,75(3-4):201-212.
[5] 张燕.肿瘤患者与家属放射治疗期间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J].上海护理,2014,14(6):17-19.
[6] 杜艳,王晓京,李红霞,等.人文关怀护理对癌症化疗患者负面情绪干预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4):134-136.
[7] 龚美霞,陈川,张玉青,等.心理干预对颅内肿瘤伽玛刀治疗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26):3331-3334.
[8] 胡翠林,周小燕,陈茜,等.老年肿瘤疼痛患者口服止痛治疗依从性的调查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3,10(1):84-87.
[9] 周劼.护理工作在肿瘤疼痛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z1):101-103.
[10] 肖宁,朱丹,肖水源,等.延续心理护理对脑肿瘤患者及家属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2):373-376.
[11] 吕惠君.认知行为干预对颅脑肿瘤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相关因素影响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2):229-230.
[12] 王荧,黄欢,程坤,等.心理护理对颅脑肿瘤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影响的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6):266-267.
[13] Annunziata,MA,Muzzatti B,Giovannini L,et al. Facilitating the integration of emotional states in patients' personal disease experience with cancer:a new brief intervention for managing psychological distress [J]. Support Care Cancer,2013,21(7):1815-1819.
[14] Ravishankar N,Bernstein M. Religion benefiting brain tumour patients:aqualitative study [J]. J Relig Health,2014,53(6):1898-1906.
[15] 孙涛,刘彬,黄盖,等.脑肿瘤患者家庭关怀度与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的关系[J].山东医药,2014,58(40):32-33.
[16] 梁金涛.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33):17-18.
[17] Bundy C,Pinder B,Bucci S,et al. A novel,web-based,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people with psoriasis:the electronic Targeted Intervention for Psoriasis (eTIPs)study [J]. Br J Dermatol,2013,169(2):329-336.
[18] 王迪,张冬梅,高志杰,等.心理护理对疼痛患者的干预效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z1):165.
[19] 穆婷婷,郭洪霞.心理干预对颅脑肿瘤患者负性情绪及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0):126-127.
[20] 孙华,周蓉.脑肿瘤住院患者主要照顾者疾病负担的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3,13(5):606-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