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璐 陈媛媛 张 静 韩继明 周小燕 刘晓斌
1.延安大学医学院,陕西延安 716000;2.延安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陕西延安 716000
我国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医疗卫生教育事业借助改革春风蓬勃发展,但是一些新的变化也随之而来,临床医学专业目前采用的教育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和挑战[1]。 我国医学教育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演变过程,目前医学教学国际标准已经实施,国内各大医学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而且医学教学服务模式也进行了相应改革。我国现有临床医学专业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下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不能满足医疗卫生事业越来越高的发展需求[2-3]。为了更好地适应目前形势的需要,延安大学医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拟对临床医学专业试行“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和方法,从整体设计培养方案、分段实施教学任务、分步进行考核认证、完善校内质量保障体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初步设计, 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几点思考,并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希望能够为我国临床医学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工作的提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我国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的教育模式是借鉴西方国家的“解释型”教育。新中国成立之后把前苏联的临床医学教育模式引进中国,把西方国家的“解释型”教育和前苏联的临床医学教育模式有机结合,以前苏联临床医学教育模式为主导[3],把五年制本科教育划分为每年两个学期一共10 个学期。 不同级别的院校采用不同的教育模式,如:部属医学院大部分采用的是“5+5”教育模式,部分地区性医学院校则多应用的是“8+2”教学模式,即学生在校4 年8 个学期,这期间进行理论学习,最后1 年即第5 年的2 个学期则到各大医院进行临床实践。 目前,我校临床医学专业采用的教学模式是生物-医学模式,此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基础与临床的关系产生脱节现象。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课程体系设置由低到高,学生不能形成良好的逻辑连贯性, 不能适应目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应对临床医学专业教学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深入挖掘当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通过组织相关学者和专家开展调查研究,积极探索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了适合本地社会发展需求、适应医疗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方法,并开展了相关实践工作[4]。
科学的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方案的纲领,合理的课程体系设计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5]。 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学生各种能力,基本原则是把理论知识、临床实践、人文素养、科学精神的教育与培养融为一体, 积极推进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的整合,构建由人文素养模块、公共基础模块、医学基础模块、临床专业模块、预防医学模块、方法能力训练模块六大模块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 见图1。
在优化课程教育的同时,也不放松对学生进行医德教育。 医学生承载着我国医学事业发展的重任,在医学生教育过程中加强医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培养医学生对他人、对社会应负的职责,坚定的医德信念,对于实现未来做一名合格医务人员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行为将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行动统一决定。 道德心理是道德产生、发展的心理基地,道德知行的心理机制、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培育道德心理是道德观念与行为养成的基础和根本。良好的医德表现是由良好的医德心理所支配的,恰当的医德教育为良好的医德形成提供了可能,这种可能性要转化为现实性还必须通过医德心理内化作用才能奏效。医德教育必须注重医德心理的构建,以医学生医德修养的心理过程为基础,根据其心理特点以及心理变量因素,遵循认知发展规律,引导受教育者通过心理体验,把医德原则与规范融入自己的认知体系, 上升为自己的医德情感和医德意志,增强其心理发展与医德教育内容的相容性,医学道德规范只有融入学生的人格, 成为其人格的组成部分,才能充分体现出它的价值和力量。这种持续递进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基本临床技能及合格的医德水平,进而培养一批医德高尚、医术高超、乐于奉献的优秀医学人才。
图1 “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1.3.1 医德系列教育
我校地处陕北延安,相对较偏远,在人文素质、学术等方面和发达城市比较还有差距。其他院校以研究生教育为主要目标,鉴于我校的特点,我们坚持以培养优秀本科生教育为主,稳定本科生教育。 而且我校重视学生素质教育,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层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培养了一批品学兼优的优秀大学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好评和肯定。每年新生入校都要进行“入校教育-课堂教育-系列讲座-第二课堂-延安精神-红色文化教育-入科教育-实习教育”等医德系列教育,完整人文教育体系,加强人文建设,加强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而且培养学生要尊重老师,热爱学校,珍惜学院荣誉,与老师一起塑造学院形象,维护学院尊严。 作为人必须有责任心,特别是医学生更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教育学生要明确自己身上的责任,还要敢于勇于承担责任,这也是对祖国、社会、父母和自己高度负责的精神,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和一点一滴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的习惯,做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
1.3.2 构筑“强化学生技能+改革评价”体系
通过强化学生社区实践、社会实践、手术学、临床技能培训、床边见习、临床实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培训、毕业临床技能综合考试等实践教学环节,建立一套完整的有我校院特色的临床实践能力考核体系,强化训练考核-出科考核-临床技能考试-技能综合考核-考评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教学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1.3.3 学院临床实践教学基地互动机制
1.3.3.1 建设一批稳定的临床教学实践基地 把临床教学基地教学、科研、教改、师资队伍建设等纳入学校规划之中,本着“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建设一批稳定的临床实践教学基地,为培养临床医学人才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1.3.3.2 强化实习基地多元化互动模式和合作机制实习教学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活动,是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 我校认真分析学生、老师、教学特点及教学基础现状,并结合学院的实际,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学基地教师教学能力;同时邀请教学基地专家来校本部开展“延安大学医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系列报告会”,启动“医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计划”项目,召开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 以研究项目和合作会议建设为平台,强化学院和临床教学实践基地间的互动交流。
1.3.3.3 推进实践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良好的师资队伍,打造教育人才高地,需要体制、机制作为保障。 为此,我校根据实际需要,选准突破口,大胆改革,大胆创新,着眼激励,着力完善,构建教师队伍建设的激励机制,有效地推动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 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教师的师德建设,师德建设工作要坚持正面导向、榜样激励,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风气,使抽象的价值观和师德规范条文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考核、奖惩机制,把师德表现作为职务评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并把师德建设情况作为评估学校工作的重要方面,列入学年度学校工作考核之中。 逐步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修养,逐步形成师德建设的激励机制。 同时我校根据《延安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兼职教师职称、职务聘任实施办法》[6]进行临床教师的遴选工作。通过多个环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建立“双师型”临床师资队伍,一方面鼓励部分医学院教师取得双职称以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聘任医院指导实践教师为学校名誉教授。 实行“临床导师制”,指导学生进行专业课的学习、临床实习和专科定向实习。
1.3.4 发挥医学院校综合性高等院校特有的优势
根据医学发展特点, 始终注重加强医学学科建设。合校以后,学校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结合科学发展趋势,积极调整学科布局,整合多学科力量,在原延安医学院只有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上, 新增加了护理、检验、影像、麻醉专业,对整个医科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同时鼓励教师提高学术水平,高水平的学科基础是高质量医学教育的重要保障。具体如下:①加大医学专业学生选修数理化等自然学科的力度,从而提高医学专业学生科学文化素质;②注重外语教学以及计算机教学,坚持外语、计算机连续五年的教育,提高学生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技能;③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水平的提高;④合理增加选修课,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7];⑤重视专业方向需要设置的医学课程,如眼耳鼻喉科学、肿瘤学、社区医学、老年医学等科目,采取措施不断进行加强[8]。
1.3.5 建立健全临床医学教学评价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专家和教师的评估,从多层面、多角度进行教学质量的监控,将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教研室及主管部门,将评估结果与教师见面,对教学质量差的、不负责任的教师进行交流教育,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9]。积极引进科学的临床医学专业考试方法, 实施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开展计算机网络考试,从学生的临床医学知识、操作技能以及工作态度等方面对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效果进行科学评价[10]。 不断完善校园文化体系,坚持育人为本,依托于校园科技文化活动这个载体,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完善校园文化体系,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论文报告会等,注重社会医疗服务实践,提升学生的学术修养,形成良好的文化品位,以推动学生的全方位发展[11-15]。
树立“品德、知识、技能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培养适应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医学事业发展的“医德高尚、技能过硬、踏实肯干、创新进取”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本研究构建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学习-床边见习-临床实习-回归提升”共四段式,分四个阶段贯彻执行:第一阶段:基础学习阶段。学习区间在大学1~5 学期,完成基础学习和社区实践任务。组织学生进行社区、疾病控制中心见习,利用假期安排学生在医院当导医,观摩、体验医院工作程序和诊疗过程,增设医学导论课程,加强学生的专业认知度,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 鼓励部分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第二阶段:床边见习阶段。学习区间在大学6~7 学期,学生在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完成临床医学课程学习。加强临床师资培养,改革评价体系,强化学生临床知识和技能,提升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第三阶段:临床实习阶段。学习区间在大学8~9 学期, 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和社区服务、实践阶段。 通过入科教育、实习教育、课堂教育、系列讲座继续加强人文教育。第四阶段:综合提升,回归基础阶段。学习区间在大学第10 学期,为专业知识与技能强化训练阶段,包括职业医师资格考试培训、专题讲座、开设医学科研设计和灾难医学等课程,并进行毕业技能培训考核等,综合提升学生素质,回归基础,为学生顺利毕业和就业奠定基础。
本研究通过整合课程内容、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法,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学习-床边见习-临床实习-回归提升”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 从通识教育及医学预科培养开始,强化数理化、生命科学导论、计算机等自然科学和文化艺术、文学历史等人文学科教育,开设新生研讨课,使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和社区保健,感知临床工作环境和人文关怀精神,奠定职业生涯和人生发展的基础。 在思想政治理论、外语和体育等公共课程的教学中,减少课堂讲授,增加社会实践、学生社团和俱乐部等自主参与式的教学活动,同时充分利用自主学习平台,培养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通过促进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进行基本科研训练,培养医学生的科研探索精神,分析综合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后期培养了临床医学专业学习与实践能力,使医学生掌握扎实的临床理论、正确的临床思维方式和规范的临床操作技能,掌握基本的预防医学及社区保健知识与技能。在实践中,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基础学习-床边见习-临床实习-回归提升” 四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 形成了成熟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完善了人文素质培养体系和临床技能培养体系及考核评价体系;建设临床教学基地15 个,临床技能培训中心2~4 个,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总之,医学院校承担着为医院和社会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的重任,应创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和我校实际的教学管理方案, 从机制入手,不断改革创新,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意识和教学积极性,培养一批适应目前医疗发展需求的专业的高素质的临床医学人才,改革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
[1] 林萍,管远志.学制—我国医学教育的困惑与出路[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29(4):62-63.
[2] 蒋祎,陈俊国.论我国医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建立[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11(1):18-19.
[3] 孙宝志.世界医学课程模式改革百年历程与借鉴[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2,30(1):1-7.
[4] 顾呜敏,黄钢.医学院校试行“医学士+X”人才培养计划的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29(6):36-38.
[5] 文历阳.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9,29(6):14.
[6] 王德炳.中国医学教育管理体制和学制学位改革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
[7] 赵玉虹,孙宝志.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中现存问题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1):13-15.
[8] 柯杨.大医学背景下基础医学教育的定位与改革的必要性[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0,30(5):641-643.
[9] 崔华贞,战海艳,邓卫红,等.临床医学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药物济经学,2014,10(5):193-194.
[10] 杨彩铃.人文精神与当代高等医学教育的和谐发展[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6(2):55-60.
[11] 林蕙青.新时期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医学教育探索,2002,54(1):101-105.
[12] 达建.深化医学课程体系改革,全面体现高等教育价值观[J].医学与哲学,2013,36(4):88-91.
[13] 张玉龙,李一鸣.传统医学教育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对策[J].医学与哲学,2013,69(4):1002-1006.
[14] 吴林富.教育生态管理[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4:12.
[15] 段江.以临床需要为本的医学教育模式探讨——新加坡与中国医学教育体系比较[J].卫生软科学,2012,(6):1003-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