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是冒险主义者吗

2015-01-19 16:07陈桂瑛
语文教学之友 2014年12期
关键词:和氏璧廉颇秦王

陈桂瑛

近来,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教学生认识蔺相如是冒险主义者》(《高中语文教与学》2014年第8期),作者用反事实假设思维法评判蔺相如的“完璧归赵”外交活动,并得出结论:“完璧归赵”是一次失败的外交活动。文章否定了蔺相如的智勇形象,并认为他是一位冒险主义者。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笔者认为,蔺相如是古代历史上一位具有高度爱国精神的仁人, 具有非凡的智慧和勇敢精神。《廉颇蔺相如列传》是一篇培育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优秀教材。

蔺相如身上强烈爱国心在“负荆请罪”故事中,得到直接的表达。用蔺相如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在廉蔺之争中,自己处处避让,不是胆怯,而是“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在渑池之会和完璧归赵中,我们也可以处处看到蔺相如把国家的急难放在首位,而自己不惜杀身成仁。

“渑池之会”上,秦王令赵王鼓瑟并记载此事来欺侮赵国,蔺相如逼迫秦王击缻并也记载此事,誓死捍卫国家尊严。“完璧归赵”中,秦以城易璧,赵给或不给,都将处于危难境地,国人无人敢出使秦国,蔺相如在赵王面前自告奋勇担此重任。 “王如无人,臣愿奉璧往使。”不为名利,只为解除国难。这里充分显示了人物的爱国精神。在秦廷,见秦王得之和氏璧, 传之美人,左右呼喊万岁,并无意偿赵城邑,欺辱赵国,怒发冲冠,重新拿回和氏璧,指责秦王的傲慢无礼,不惜与璧俱碎,要求秦王,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以隆重的仪式接待自己,维护国之尊严; 在发觉秦王以城易璧的欺诈性后,把和氏璧暗地送回赵国,义正辞严地指出秦王的不讲信用,并表现凛然赴死、杀身取义的气节。这股正气令秦王与群臣惧怕,不敢轻易占赵国便宜。

周恩来说:“爱国主义是我们身上产生源源不断的力量的源泉。”正是在这颗爱国心的驱使下,蔺相如身上闪现了大智和大勇。

蔺相如的智慧体现在斗争的策略上。秦国以城易璧,真假难定。蔺相如确定让璧先予秦的策略,占据“理直”的天理,然后构想两种结局。“城入赵而璧留秦”,这种结局令两边也相安无事;璧留秦,而秦国万一不予城,则要负理亏责任,那么即使秦国得不到和氏璧采取报复行动,其自身也有了障碍,也为第二种结局“完璧归赵”创造了条件。

蔺相如的智慧还体现在斗争的灵活上。秦王拿到和氏璧,传之美人,侮辱赵国国格,且无意偿赵国城池。当时气氛高度紧张,蔺相如急中生智,用欺骗的方式把和氏璧又拿到了自己手中,又两骗秦王,把璧暗地归还赵国。那么这个举措是不是冒险?会不会危及赵国安全?

问题的纠结其实就在一个点上,那就是秦昭王“以城易璧”的态度是不是真诚?就文本的事实看,同样是受骗,在太史公的笔下,蔺相如是“怒发上冲冠”,而秦王与群臣是“相视而嘻”。难道太史公在这里玩弄文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微表情心理学认为人体面对事件心理的真实反应,会在1/25至1/5秒内表露在脸上。那么这里的一“怒”一“嘻”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内心世界?蔺相如把和氏璧献给秦王,面对秦王的傲慢无礼,且无意偿赵国城池的情形,是大怒形于色。这里的“怒”是诚心被欺,国之尊严被辱,爱国心被害心理真实的表露。因为当时处于弱势的赵国面对强秦的请求,也只能带着诚心来献璧,求得国家的安宁。如果说蔺相如这里的“怒”是装出来的,那也就不会有与璧俱碎,震慑住秦王与群臣的动作的胆气,“臣请就汤镬”言语的底气。

而照理说,蔺相如在秦廷上敢欺骗秦王,残暴的秦王应是大怒,现在却没有,唯一的解释是蔺相如的欺骗没有伤害到他的感情,换句话说,他提出的“以城易璧”之心本来就是假的,现在虽按蔺相如的要求,“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以非常隆重的方式来准备接受蔺相如的和氏璧,但也是一场演戏。“嘻”,《说文》这样解释:“譆,痛也。从言,喜声。字亦作嘻。”课文注释为“苦笑”。“嘻”字揭示了秦王与群臣欺骗不到和氏璧的内心苦痛和相视的无奈,心亏而又不能驳斥蔺相如。至于接下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那也只不过是他们仗势欺人的表现。

由此可见,在“以城易璧”这件事上,秦王的态度带有欺骗性,现在被蔺相如冒犯,却要大张旗鼓地去兴师问罪,那岂不是贼喊捉贼,自己打自己的嘴巴的跳梁小丑形象?

王世贞在《完璧归赵论》中说:“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他认为蔺相如最后能保璧而归,是客观条件使然。当时赵国的国力还比较雄厚,与赵交战,胜负不定。秦昭王难道没有这样的战略眼光?于是说了一番冠冕堂皇的话,“毕礼”之后让蔺相如回去,也不失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君王形象。

综上所述,蔺相如暗地完璧归赵,会不会发生危及赵国安全的事件?笔者的回答是不可能。那么,蔺相如把璧暗地送回赵国,这不仅不是冒险的行为,反而更能说明人物的机智和对事件深刻的洞悉能力。

蔺相如看穿秦王的诈璧之心,璧留秦而城入赵的构想已成泡影, 于是用一句“璧有瑕,请指示王”,出其不意,重新拿到了和氏璧。在虎狼秦廷,非有大智和大勇之人难以做到这一点。接下去怎样把璧安全地送回赵国呢?文本中的“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度”字可以想象相如那一夜的无眠。暗地完璧归赵,一定是深思熟虑的对策。精心分析过当时秦赵的形势和秦王的个性,抱着必胜的信念来完成后面的斗争。而蔺相如归来之后,人们都称赞他。这也归功于人物身上的洞察力和掌控能力以及善于权宜机变的特质。

蔺相如是在宦者令缪贤的推荐下出场的。缪贤获罪于君,欲亡赵走燕。门客蔺相如分析燕赵情势和缪贤不同处境,阻止他走燕的计划,劝缪贤不如肉袒伏斧质向赵王请罪,侥幸得脱。蔺相如的深刻洞察力在秦赵长平会战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孝成王时,秦赵长平会战。廉颇率赵军抵抗,秦军不能取胜。于是利用小人在赵国散布谣言,说秦国不怕廉颇,只怕赵括。赵王听信后,让赵括取代廉颇。病笃的蔺相如认为,让赵括为将,若胶柱鼓瑟。赵王不听。后赵括在长平之战中被秦军所射杀。四十万赵军被秦军所坑。国力从此一蹶不振。

蔺相如的智慧还体现在斗争的有节上。在秦廷上,献璧秦王,见秦王诈璧之心,又巧妙取回和氏璧,从而取得斗争的主动权;恐秦王加害自身,欲与璧俱碎,控制事态也准备杀身成仁;秦王佯为予赵城,相如趁机提出秦王“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的隆重仪式,争取时间;暗地送璧回赵国,维护赵国尊严;直言历史上的秦王没有讲信用的,使秦王担负理亏的责任;然后坦言事实,“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委婉指责错在秦王;接着提出得璧途径,给秦王一个台阶下,缓和事态;最后主动请罪,处处尊人抑己,称秦国为“强秦”,秦王为“大王”,满足秦王的好胜心和虚荣心,并暗示对方杀之无益。

“冒险主义”在“百科”中这样解释:是指不顾客观条件,不顾群众觉悟程度和实际可能性,盲目地采取冒险行动,硬干硬拼,急于求成。在“完璧归赵”的外交活动中,蔺相如制定“携璧入秦”的策略,先是占据天理,然后善于相机行事,与秦王展开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最后完璧归赵,出使又“不辱于诸侯”,取得外交胜利。所有这一切斗争中站立的是一位智勇兼备的爱国主义者,很难和“冒险主义者”相联系。

优秀作品和人物形象,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会衍生新的含义。“兵不厌诈”是在特定的时期和环境下的处事方式。现在社会提倡人与人交往的诚信与和谐,像蔺相如用欺骗的方式取回和氏璧,有些学生就会持否定态度。但我们不能苛求蔺相如,毕竟“各为其主”,相反,我们要看到蔺相如对国家的忠诚。正像我们不能批评屈原的不知变通,荆轲的不自量力。历史也会有糟粕,如祥林嫂捐门槛。在当时,人们以为正常并深信的举动,今人看来,完全是人物的愚昧,应摒弃。但我们不能由此批判祥林嫂,这更显现人物的真实性和悲惨形象。今人看待历史,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去评价,即使有创新的观点,也要经得起事实的推敲。让优秀作品和优秀人物以更纯净的面孔出现在世人面前, 成为后人学习的优秀的文化遗产。

(作者单位:奉化江口中学)

猜你喜欢
和氏璧廉颇秦王
辗转相传
完璧归赵
忠诚老将廉颇晚年“背叛”赵国
蔺相如说话前后矛盾吗?
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
美玉和氏璧
真实廉颇:胆小懦弱并非英雄?
食客
廉颇并非真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