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东 李秋艳
三十三团政委刘期国(左一)在给少数民族同志发放慰问品。
5月8日上午,自治区民族工作会议暨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10时30分,二师三十三团党委书记、政委刘期国和同时被授予自治区第七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的281名同志胸戴大红花,身佩“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大红绶带,精神抖擞,笑容满面地健步走上主席台,接受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等领导颁发的奖状。
多年来,刘期国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忠实履行党委书记和维护民族团结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坚决拥护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稳疆治疆方略,热衷于关心和团结少数民族群众,营造了兵地共建融合发展,各民族互助促进的良好氛围,构建了团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各民族群众和谐共处、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情,只有全社会各界人士认识到了其重要性,才能有我们生活的安定环境。”在做好民族团结工作中,刘期国始终坚持各民族兄弟姐妹平等相待,共谋发展,共创和谐。在每年召开的党委专题民族团结工作会上,刘期国都要根据当前发展的新形势,健全和完善兵地共建发展规划、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对接、文化交流、民兵应急处突预案等方方面面的计划和措施,充分发挥团场屯垦戍边的优势和作用,使民族团结工作由抽象变为具体,落实起来不偏离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
刘期国还把学习民族宗教政策作为党员干部必修课之一,经常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广播电视媒介等平台,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民族宗教政策;积极与尉犁县沟通协调,建立兵地干部交流机制,选派干部到地方挂职锻炼,培养了一批懂政策、知法度、能办事、善沟通的优秀党员干部。在与民族同志相处过程中,刘期国经常给团场的干部讲,“在新疆,在兵团,不懂民族宗教政策,不善沟通民族感情,工作再努力也是事倍功半。”
刘期国非常重视民族同志的帮扶工作,常常带领统战、民政等部门深入基层、深入民族群众家庭调查研究,与维、蒙、藏、回族等民族群众攀“穷亲”、拉家常,加大民族同志致富的帮扶力度。
多年来,在刘期国积极倡导下,团场与周边的尉犁县多个乡、镇、村结为共建单位,他本人经常深入少数民族家庭、驻团地方民族村、牧民畜牧点走访慰问,嘘寒问暖。在去较偏僻的牧业点时,他总是不忘带上医疗卫生人员和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给农牧民送医送药,为他们饲养的牲畜开展疫病防控。2013年,刘期国在走访过程中,得知与团场相邻而居的尉犁县兴地山牧业队农牧民饮水困难,他立即召集党委一班人进行研究,决定由团场出资为农牧民铺设人饮水防渗输水系统。几个月后,牧业队的农牧民做梦也没有想到,在村口就能喝上甘甜的“山泉水”,他们高兴地竖起了大拇指。
“我们把民族同胞当亲人,民族同胞也会把我们当亲人。”刘期国在民族团结工作中,总是把情感交融放在第一位。多年来,刘期国与该团二连吾守尔·买买江等3户民族职工家庭“结扶贫对子”,发动家人一起开展帮扶,每年自己出资2000元以上,为他们改善生活条件,购置生产资料,把实实在在的温暖送到民族职工的心坎上。
在每年的“民族团结教育宣传月”活动中,刘期国都会来到距团场近80公里的尉犁县兴地山牧业村,对50多户维吾尔族牧民家进行走访慰问,为他们每户送去价值不低于200元的大米、白面、茶叶、方块糖等生活必须品,以及不低于100元的医药用品。在他的建议下,团场每年都留下2至3万亩棉田不冬耕,为团场周边的尉犁县各乡、村牧民提供冬季“牧场”。
2012年“古尔邦节”,刘期国特批价值1.84万元的节日慰问品,亲自送到农牧民手中,和他们一起欢度佳节。在他的安排下,团场组建了兵地共建医疗小分队,从2014年开始,每年为尉犁县古勒巴格乡兴地山牧业队和大西海牧业二队的农牧民免费体检1至2次,赠送家庭常备医药用品。
2014年,在穆斯林“开斋节”前夕,刘期国带着团场50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和6个农业单位的支部书记,专程前往尉犁县古勒巴格乡的3个村50户少数民族家庭,上门认亲、结对帮扶,共商“兵地团结、融合发展”大计。结对认亲后,刘期国自己出资1万余元,为居住在古勒巴格乡阿克齐开村的“亲戚”买买提·吐尔逊送去了6只小尾寒羊母羊和1只公羊,帮助他发展养殖业。通过认亲结对活动,古勒巴格乡农牧民逐渐对兵地一家亲、民汉一家亲的兵地共建融合发展有了深刻的认识。
2014年春节前后,三十三团与尉犁县古勒巴格乡兵地之间的民间“走亲戚”活动非常的频繁,古勒巴格乡的许多农牧民纷纷来到三十三团,凭借结对认亲时发放的“联系卡”,为自家的亲戚带来了油馕、馓子、羊肉等节日礼品。牧业队农牧民回家路过团场,也会绕道“亲戚家”串门子,喝口水、歇歇脚。2014年,三十三团举办首届“乌鲁克杯”广场文化艺术节,刘期国专门邀请尉犁县古勒巴格乡党委和部分农牧民共聚一堂,古勒巴格乡的农牧民为三十三团职工群众带来了热情的民族舞蹈和歌曲,展示了少数民族独有的精神风貌、地域特色,为全团职工群众奉献了一场文化盛宴。
2014年11月,三十三团党委与尉犁县党委宣传部共同组织排演的“兵地一家亲、共圆中国梦”大型歌舞晚会,演员全部由团场职工和地方农牧民组成,在库尔勒市慰问演出,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在促进产业融合、推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过程中,三十三团每周三举办的大巴扎,吸引来自周边乡镇的500余商户参与,极大地活跃了市场,促进了区域商贸流通,为民族团结互利共赢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三十三团政委刘期国(左一)在看望结对帮扶贫困少数民族同志。
作为团场主要领导,刘期国把民族团结工作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善始善终,忠实履行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职责。在结对援助民族团场二二三团时,他带领团党委班子成员克服团场资金紧缺的困难,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援助方案,连续两年每年拿出100万元用于二二三团民生建设。每年团场生产的皮棉出售后,按每吨600元对二二三团进行补贴。
刘期国坚持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从娃娃抓起,亲自为团两所中小学师生宣讲《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民族团结高于天》的专题课,把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危害性深深植入全体师生的心中。
在每年5月份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中,刘期国要求各单位必须为民族职工群众办1至3件好事、实事,并身先士卒,以身作则。2015年1月,尉犁县连降几场大雪,造成古勒巴格乡牧民牲畜饲草短缺,刘期国知情后,立刻召开专题会议支援农牧民抗灾自救,向团场附近牧业点运送棉壳32吨,价值3.3万元,帮助受灾的32户牧民的9600只羊安全渡过了难关。
今年年初,三十三团制定了团场与尉犁县兵地共建融合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共建兵地应急处突指挥系统,加强维稳应急合作训练,共同承担维稳任务,共同维护辖区内社会秩序。该团利用218国道优势和即将建设的格库铁路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三十三团与尉犁县在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有机和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等方面强强联合,打造产业聚集地。三十三团与尉犁县携手开发塔河胡杨、沙漠观光旅游业,打造共同的文化产业品牌,倡导建设218国道经济带,承接自治区和兵团“向南发展”的政策红利,努力融入国家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美好蓝图。
2月,三十三团派出农业、园林和畜牧各1名技术干部,赴古勒巴格乡挂职锻炼,经过沟通,三十三团将在古勒巴格乡建立300亩左右的兵地共建棉花高产示范田,全程技术应用和田间管理由团场承担,力争把古勒巴格乡打造成尉犁县的高产棉示范区;畜牧业选定2户,每户赠送5只小尾寒羊羔羊,把团场先进的繁育技术带进农牧民家庭。
多年来,刘期国心系民族团结事业,时刻以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凭着对民族团结工作的热情、决心和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工作态度,他先后多次被兵团、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二师评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12年,刘期国当选为尉犁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