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理解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015-01-18 07:10李贺兰
人间 2015年31期
关键词:农民农村建设

李贺兰

(河南省新蔡县砖店镇村镇发展中心,河南 新蔡 463542)

如何正确理解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李贺兰

(河南省新蔡县砖店镇村镇发展中心,河南 新蔡 463542)

本文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由来、内涵和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方面阐述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概念的理解,并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任务和目标着手,分析和探讨了如何正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如何应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新农村;概念理解;推进建设;问题解决

一、概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按照新时代的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建设,最终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任务。如何正确理解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的首要问题。为此,本人从以下方面做以探讨,帮助大家正确理解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从党的历史文献来看, 1957年刘少奇在讲话中就指出,“合作化以后的农村是新的农村,农民是新的农民”,现在的任务是,要“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而努力奋斗”。这就从政治和所有制关系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一词。1964年中央在动员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中,号召广大知识青年立志“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积极下乡参加农业生产。显然,喊出了“社会主义的新农村”的政治口号。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越来越多地被使用。这一时期,我国农村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废除了自1958年就开始实行的人民公社体制,全国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此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体现了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历史性转变。废止计划经济时期“以粮为纲”的单一经营模式,提出要“建设一个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文化发达的新农村”。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并从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作了具体规定。进入新世纪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著名的“两个趋向”论断,指出中国已经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则正式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概念发生了质的飞跃和赋予了新的更加丰富的含义。被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和“十一五”、“十二五”规划乃至更长时间中国农村发展的总目标、总思路。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应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其内涵主要包可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要通过高产高效、优质特色、规模经营等产业化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二是建设村镇,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镇绿化等。三是扩大公益,促进社会和谐。要办好义务教育,使适龄儿童都能入学并受到基本教育;要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民享受基本的卫生服务;要加强农村养老和贫困户的社会保障;要统筹城乡就业,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四是培育农民,提高农民素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要发展农村文化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引导农民有序参与乡村建设事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包括发展新产业、建设新村镇、构筑新设施、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等方面的内容。

二、如何正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个全面而振奋人心的目标,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扎实推进。

1.要坚持以发展农业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思想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的落后首先是经济落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特别是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开辟各种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要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协调农村经济建设,着力解决广大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农业生产力水平有较大提高,使广大农民的生活有明显改善,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和各方面的实惠。脱离了这个中心,农村其他各项建设就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

2.要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已经被实践证明是现阶段我国农村行之有效的基本经营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切实保护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

3.要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与城市差距很大,农民看不起病、农民子女上不起学等问题十分突出。各级政府要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围绕农民需求,大力加强农村的教育、科技、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着力解决农村基础设施滞后和上学难、看病难等突出问题,促进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4.要坚持科学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做好整体规划和部署,坚持从实际和现有条件出发,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科学制定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按轻重缓急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没有固定模式、统一标准,各地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当前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目标和实施步骤。要总结经验、分类指导,注重抓好试点,及时总结实践,发展典型经验,指导面上工作,不断开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局面。

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容丰富,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和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它体现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是一个综合概念,不但涵盖了以往国家在处理城乡关系、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的政策内容,而且还赋予其新时期的建设内涵。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小康社会的历史必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出路。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靠保证。

[1]高明秀.新农村建设政策解读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郭成铭,王剑辉等.新农村建设规划与管理 . 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3]编写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习问答.北京:红旗出版社,2006.

F320.3

:A

:1671-864X(2015)11-0023-02

猜你喜欢
农民农村建设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耕牛和农民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农民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