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阅读问题设计策略

2015-01-17 15:32马寿荣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14年15期
关键词:蔺相如课文文章

马寿荣

语文教学担负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任,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善学会学的能力。要想让学生真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这一质的飞跃,引导学生提出疑问,并让他们参与讨论,进而学会解决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一、在阅读中寻找问题

根据课文的重点难点,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要求。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时,将不懂的地方圈点下来,以备向老师质疑。

1.找“眼”。这个“眼”就是通常所说的“文眼”,它是文章的灵魂,“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唐弢的《琐忆》开头一句,“鲁迅先生有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自己的写照,也是他作为一个伟大作家的全部人格的体现。”这是全文的总纲,作者从形象、精神两个方面对鲁迅作了总体的认识。抓住它,对课文所选七件事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

2.找点。这个点就是文章的重点段落,它是文章的骨骼,“知一斑而窥全豹”。如,孙犁的《荷花淀》,文章虽然长,但有三个片断非常动人:“夫妻话别”中的水生夫妇的对话,尤其是水生嫂的六次问话;“探夫遇敌”中的几个年轻媳妇的独白;“助夫杀敌”中的特写镜头。抓住这三个场面进行设疑、讨论,就能从中看出荷花淀妇女成长的过程,透露出抗战必胜的曙光。

3.找面。这个面就是文章的优美语言,它是文章的血肉。欣赏、揣摩语言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一环,许多文章之所以能给人美的享受,其吸引力就是语言。诸如记叙文中的动词、形容词,议论文的鲜明生动的成语,说明文起修饰、限制作用的副词,等等。对这些词语,多留神,多揣摩,体会其妙用,久而久之就会受其感染,渐渐产生模仿的欲望。

二、在讲授中关注问题

1.介绍背景,设下悬念。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对课文的写作背景作渲染式介绍,使学生的神全部集中到一处。如,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介绍诗人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官场失意、仕途坎坷的经历,后设下下面的疑问:“诗人为何对琵琶女的弹奏这么感兴趣?听琵琶又为何引出琵琶女的身世?”

2.即兴抒情,打开闸门。根据不同文体传授知识的特点以及实际需要编写一段话,或慷慨激昂,令人振奋,或格调低沉,引起学生思维上的波动。如,“谁将父亲的背影永远印刻在你的记忆深处?谁把春的景物描绘得生动诱人?他,就是朱自清。”

3.编写导语,泛起涟漪。如,教学《药》,可设计下面一段话作为开场白:“自从有了人类以来,人们就注意用药来解救自己。药,不但使人减轻病痛,还可以使人强身健体。鲁迅先生将中西医结合起来,为中国革命下了一副良药,这种药是什么?”

4.讲述故事,溅起浪花。如,教学《守财奴》,可讲中国的吝啬鬼严监生的故事,严监生临终前竖起两指,众人不解其意,赵氏挑掉一茎灯芯,他才咽气。学生听后觉得好笑,学生情趣渐渐兴奋,高高兴兴地和老师一起去认识葛朗台这个人物。

三、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不能发现就谈不上解决。教学上的“发现”,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问题情境,通过积极思考自行得出结论的一种教学行为。这个“发现”,必须体现学生是教学主体的精神,确切地说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发现。

1.从语言表达的效果问,体味作者语言的美妙。如,《药》中的:“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得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能不能用“密密麻麻”、“成千上万”代替层层叠叠?经过讨论,学生自然说出一二三来,肯定课文中的说法。

2.经典语段的含义问,把握作者写作的奥妙。如,《故乡》中的:“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希望”指什么?“路”指什么?“无所谓有”“无所谓无”各是什么意思?

3.从事情发展的常理问,发现作者构思的奇妙。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以“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之势,逼着秦王表态,如果这时凶暴的秦王不被吓住,而是指挥众人强夺和氏璧,那蔺相如又将如何处置?

4.从平淡无奇的叙事问,探寻作者谋篇的精妙。如,《药》写了华、夏两家的悲剧,围绕两家人物设疑,可以深入理解课文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endprint

猜你喜欢
蔺相如课文文章
负荆请罪
将相和
负荆请罪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负荆请罪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A Truly Outstanding Article一篇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
腹中两次取出金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