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作品《在银色的月光下》的分析及艺术处理

2015-01-17 06:56荣豫川
艺术评鉴 2014年21期
关键词:艺术处理分析

荣豫川

摘要:《在银色的月光下》是一首爱情歌曲,在国内多次获奖,曾获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听众最喜爱的歌曲奖。作品在演唱方面巧妙地运用了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法,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艺术效果。笔者也很钟情此首作品,曾多次参与此歌曲的演出,并认真研究过此曲的艺术处理,查阅时发现关于此曲的研究文献或专著并不丰富,笔者拟借此机会通过参考相关文献资料,并总结自身的学习经历,试对声乐作品《在银色的月光下》的艺术处理进行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够对此曲的爱好者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在银色的月光下》  分析  艺术处理

一、《在银色的月光下》作品简介

《在银色的月光下》是一首塔塔尔族民歌,1950年10月新华书店西北总分店出版《新疆民歌》,歌曲《在银色的月光下》收录其中。根据书中记载,《在银色的月光下》由王洛宾记录,原词曲作者不详,后由钱琦编曲,黎英海改编。 此曲由蔡琴首唱后,歌曲同歌唱者一起红遍大江南北,为广大听众所喜爱,此曲后由陈功雄编配成同声三部合唱曲,使曲目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这一经典歌曲成功改编后,受到许多合唱团的青睐,迅速传开,影响力越来越大。成功改编后的合唱曲,巧妙运用了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法,通过速度、力度、转调的对比,极大地丰富了作品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这一首由七声音阶写出的歌曲,四三拍,抒情优美,旋律缠绵,给人静寂、空灵、真挚、抒情的印象。旋律采用了牧歌的素材,给人辽阔、悠扬、婉转、抒情的印象。从发表至今已有60多年,不仅没有因岁月的流逝而褪色,相反,其传唱面越来越广,影响力越来越大。“歌曲表达了作者发自内心的对沙滩的挚爱,对爱情的向往,形象洗炼的歌词,优美动听的旋律,把人们带进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美丽沙滩,也把人们带进了主人公那略带忧伤的爱情世界,使人陶醉。”该歌曲在国内多次获奖,曾获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听众最喜爱的歌曲奖。民族的就是世界的,1980年这首歌曲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世界优秀歌曲收入教材并选入《亚太歌曲集》。作者发自内心的真挚爱情, 必将获得越来越多听众的喜爱。

二、《在银色的月光下》的艺术处理

演唱者对作品的艺术处理和画家作画相似,对《在银色的月光下》的艺术处理,犹如画家在对一幅画进行浅重、浓淡着色一样。表演者通过对作品在节奏强弱演唱风格等对比手法完成二度创作,使作品显得更富灵性、更加动人。从而使得静止于乐谱中的思想,形象、完整、准确地表现出来。在演唱的设计上,要坚持节奏准、音乐美的原则,使整个音乐作品形象生动。

三、《在银色的月光下》的作品分析

“良好的音准与节奏,漂亮的音色变化,丰富的音响层次,是声乐演唱中最主要的核心。”声乐演唱曲《在银色的月光下》运用了丰富的旋律对比,增加了歌曲的艺术性,结构分为五个部分由引子部分、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构成。笔者就从主旋律声部和副旋律声部等着手来分析这部合唱作品。

(一)主旋律声部

1.引子部分(1—10小节)

此处是整个作品的开始,以一个巧妙的前奏旋律,很美地渲染了一种诉说的气氛,为进入第一部分前的铺垫。

2.第一部分(11—26小节)

主旋律在女高音声部,由此处为全曲展开画面,作者需要表现一种广袤、悠远、宁静之美,因此主旋律声部力度为p,合唱队员在演唱时应该用有头腔位置的美声唱法的弱音开始。女高音声部作为主旋律,要进行一个由弱渐强再到弱的力度处理,以推现出作者即将给听众展开的一幅辽阔沙滩的壮美景色。19—24小节为进入作品第二部分前的一个铺垫,乐曲主旋律还在女高音声部,演唱时女高音声部应用圆润、宽广的音色。要求多用胸腔共鸣演唱,队员气息沉于横膈膜以下,以作为作品主题的铺垫。

3.第二部分(26—40小节)

主旋律依然在女高音声部,歌词描写的是主人公心中的担忧是主人公对往事的回忆,旋律极其优美、抒情但略带忧伤与惆怅。因此,在演唱加强气息的对抗力度歌唱位置要高要远,是声音应发挥其轻盈、宽广、圆润的音色来演绎作品,在力度上以中弱力度为宜。这一部分是主人公向听众倾诉自己心中的故事,演唱时队员应注意情绪的控制与语气表达,力度上最好由中弱进入,将自己心中的忧愁与担忧娓娓向听众们道来。34—40小节是主人公的又一次呼唤,在演唱这一部分主旋律时,力度稍稍加强一点。36—38小节,主人公心中的担忧与惆怅达到一个小的高潮,在演唱时应比32—4小节更为深情,在音色处理上应更加细腻、圆润,特别是“久别离”的“离”字,更应唱得丰富细腻和饱含深情。

4.第三部分(41—54小节)

(40—44小节)主旋律由女低音声部担任,在整个部分的演唱把握上应该透出女低音音色中结实、充沛、柔和的特点,宛若一名思念远方心爱姑娘的男子在娓娓道来,因此此处应该舒缓,柔情。第44小节主旋律由女低音声部转到女中音声部,此处还是主人公对心中姑娘的深深呼唤,感情更为丰沛演唱时应比前一部分显得更大气、充沛、感情丰富一点。因歌词描写的是主人公内心的忧愁,所以演唱时应强调内涵性、抒情性,用细腻、充沛的音色和较mp稍强的力度演唱。

5.第四部分(54—70小节)

作品的最后一个部分,既是全曲的结束部又是全曲的高潮。在这一部分中,主旋律由女中音声部再次转回女高音声部。这一部分的处理上应充分利用女高音柔和、明亮、轻盈的音色特点,并注意层层递进,一层高于一层地将作品推向高潮。这里尤为重要,在力度上强弱的对比更分明,有控制地去演唱。具体准确地说,54—62小节是第四部分的第一段,女高音声部在演唱主旋律时,应是自由向往的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向往,紧接着还要做好进入高潮的铺垫。力度上可以做mp-mf-f-mf的渐强渐弱处理,女高音声部可以用轻盈、柔和的音色去表现。从62小节开始做一个由强渐弱再由弱渐强的过程,62-64小节是引出全曲高潮的一个台阶,64-70小节是全曲的最后6个小节,66小节开始进入全曲的尾声,不但速度上要做渐慢处理,在作品意境上还要回复到作品开始时那种宁静、悠远、空旷的意境,基于这一需要,66小节以后虽然只有一个音但在力度上还应做到mp-p-pp的处理。endprint

(二)副旋律声部

第三部分40-45小节,是全曲的第一次声部交替。女低音声部作为副旋律须随主旋律的起伏而起伏,作由弱到强的处理,音色要低音浓厚、温和、结实,协助主旋律一起将作品推向高潮。

(三)和声性声部

第三部分40-45小节,在此段作品部分要求力度为p,音色在气息的控制下力度不变音色表现柔和有弹性感,同时还应掌握好作品整体的和声色彩。

(四)和弦基础音声部

第三部分45-48小节和弦基础音声部由女低音声部担任,在演唱时应利用女低音声部坚实、有力、刚健、宽厚的音色特点演绎和弦基础音。力度要求上可用mp力度演唱,这样可以给听众一种和谐、饱满、厚重的低音感觉,有利于整个作品实现声部均衡。

(五)装饰性助唱声部

装饰性助唱声部出现在第二部分27-39小节的女低音声部。演唱时,应当用有胸腔共鸣的弱音演唱,采用循环呼吸的方法,使整个声部声音连贯如高原无垠,用女低音坚实,有力的音色,附加于主旋律之下似有似无,装饰主旋律。《在银色的月光下》是一首将永远传唱下去的经典歌曲,它已经打破了地域界限、和时空界限。无论走到哪里,几乎都知道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都会情不自禁地哼唱几句。笔者粗浅的对它的演唱风格进行了设计,希望能给的初学者与爱好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参考文献:

[1]崔逢春.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之音乐美[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08,(03).

[2]林荣华.《在银色的月光下》的指挥处理与合唱表现[J].广西艺术学院学报,2006,(05).

[3]马革顺.合唱学新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05).

[4]田小书.唱出音乐的灵魂--合唱作品中的艺术处理试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05).

[5]杜玉平.浅析合唱指挥如何对歌曲进行艺术处理[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1).

[6]何丙瑞.关于《祖国,你是我心中永远的歌》的指挥设计与艺术处理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05).

[7]黄希惠.浅议声乐作品艺术处理的原则与基本过程[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3).

[8]秦露.合唱作品艺术处理的原则初探[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8,(06).

[9]刘川.关于声部均衡的研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混声四部合唱)[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1,(07).

[10]安光合.划过灵魂的弧线——从美学角度浅析合唱指挥者动作的规范性[J].群文天地,2011,(06).endprint

猜你喜欢
艺术处理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舞台语言之我见
论中国古诗词歌曲的艺术处理
群文活动中歌曲的艺术处理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简谈咏叹调《啊!人们都叫我咪咪》的人物形象与艺术处理
景物描写在散文写作中的艺术处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