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倩
摘要:本文以热门电视音乐选秀节目为例,分析了大众审美的特点与趋势,提出了大众审美观念的转型方向与音乐选秀节目的出路问题。
关键词:音乐选秀 大众审美
当前,在“限娱令”的大背景下,“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等的出现创造了不俗的收视率。笔者以热门电视音乐选秀节目为例,梳理我国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发展历程,从其衍变与发展中比较分析中国大众审美的特点,并深入探究大众审美的归宿与音乐选秀节目的出路。
一、中国音乐选秀节目大众审美的特点
(一)大众审美追求时尚
学者普遍认为时尚是:“现实生活中广为流行的某种行为习惯、某种物品或某种观念”;“时尚是在大众内部产生的一种非常规的行为方式的流行现象”。我们认为时尚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由少数人引领的关于思想、情感、语言、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行为或风尚,并且这种做法受到了普通大众的效仿。对于文化而言,“生产”文化总有其特定的程序。由审美的定义和特征观之,很多的文化产品,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如“超级女声”,通过层层筛选,有区域竞争到全国争霸,其赛制、评判模式非常相似,节目始终弥漫着“选秀”的时尚元素,并对这些符号不断重复,观众也愿意对重复文化商品买单。
(二)大众审美情趣泛化
提高收视率是电视媒体的主要目标,“海选”环节首先在电视台连续不断地循环播放,节目当中存在很多专业制造搞怪的参赛者,紧接着通过连续的晋级,使节目再次备受瞩目,媒体喜欢选择参赛者的搞怪镜头,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在一定意义上,电视节目收视率与广告收入呈正比例关系,因此节目播放的内容正是投观众之所好,这一点与电视台的利益不谋而合。电视通过刺激、愉悦等节目使大众获得了精神享受,相应的他们也愿意为此买单,此乃拉动大众消费的核心所在。
(三)大众审美艺术商业化
当前,商业运作成为消费社会中的重要推手,主要把选秀和艺术活动作为一种商品来消费。从而导致人们会更疯狂地追求利益最大化。如此商业模式和价值取向也蔓延到了选秀节目中来。以“超级女声”为例,年总决赛的广告收益为每15秒11.25万,成本比一套中央电视台最昂贵的时间更多,蒙牛计划赞助费也高达2800万元。在丰厚的经济收益驱使下,企业在广告赞助上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正是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诸多媒体和大众纷纷投身于选秀热潮之中。
(四)大众审美价值功利化
当代社会消费审美活动中缺失内在审美价值,这是诸多选秀节目的共性反应。尽管大众能在各种文化类型中进行选择,但是能够满足其精神需求的文化类型却屈指可数。大众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价值是当前生产者为获取最大利益价值的直接体现,在当前的市场竞争机制条件下,艺术创作不再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追求的是在短时间内创造更多的艺术,艺术作品缺失发人深省的内涵。由此“选秀”作为一种娱乐节目形式,不具备发人深省的内涵,往往更多的表现出跟风的态度,其目的在于攫取利润,这也是其娱乐的重要目的。
二、中国音乐选秀节目的出路
(一)重视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社会功能
一般而言,青少年群体会更加青睐这些电视音乐选秀节目,这些节目对于他们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在我国,选秀节目中的低级趣味一时会让人们感到新鲜,但长此以往,人们一定会厌恶。娱乐节目要充满希望、温情、坚毅、力量,才能够得到人们的追捧。在这样的建设理念下,我国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必须要修正自身存在的种种诟病,积极展现对青少年有意义的一面,正确引导其价值观,才是电视节目的最终使命。此外,电视音乐选秀节目如能将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到娱乐之中,让大众在享受娱乐之时,能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是对我国主流价值观的弥补和补充,也是我国电视音乐选秀节目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江西卫视的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红歌会”,通过欢笑与眼泪,一直强化着社会主流价值观。就是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正面榜样。
(二)平衡音乐节目内涵与商业利益
音乐的内涵作为电视音乐选秀类节目的内在灵魂,其如果缺失了良好音乐内涵,节目就可能走向歧途甚至止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必须把商业利益放在显要位置,这也是节目生存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与此同时,如果忽略了商业利益和音乐本质的任何一方,节目的高美誉度和收视率均为成为问题。今年热播的《中国好声音》,节目把音乐本身作为其关注的焦点,平衡了节目中商业开发与音乐内涵,但是被节目包装起来的“好故事”、“好形象”依旧存在。所以,如何能够做到平衡节目中的商业利益和音乐内涵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三、结语
中国选秀节目先后经历了尝试模仿到热火朝天的1.0时代,问题频出到逐渐下降的2.0时代,日趋成熟到持续发展的3.0时代。一个成熟电视音乐节目的形成过程,不仅是整合资源、善于营销、精确定位和持久影响的过程,而且是引导大众正确把握高雅与通俗、通俗与低俗、娱乐与媚俗等审美价值取向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周德胜.从“超级女声”透视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J].兰州学刊,2006,(04).
[2]许露露.中国电视真人秀:本土化的阵痛、反思和出路[D].广州:暨南大学,2008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