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弹,是评话和弹词的总称。评弹不是苏州独有,各地方言的差异造就了评弹艺术的多样性,而苏州评弹是此类曲种中的翘楚。它是采用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语方言徒口讲说表演的汉族曲艺形式。它生于苏州,盛于江、浙、沪一带。虽发生至今仅有两百余年,年代之久远不及昆曲,但后起之秀的苏州评弹从一开始就在博得了人们的喜爱,又凝萃数十代艺人智慧的结晶,逐渐成为当代江南民众最喜爱的说唱曲种。
我国古代说唱艺术发展到唐五代时期,进入了成熟阶段。在两宋的城市经济文化中,茶肆酒楼和瓦舍勾栏的兴起为说唱艺术的繁荣提供了温床,使之发展成为一种全民性的文艺。明代中叶是古代曲艺向近现代曲艺转化的重要时期。而在向清代过渡的过程中,地方曲艺艺术逐渐蓬勃,引领了此后数百余年的发展方向。
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先后于明末清初逐渐形成。现有资料可以作证,苏州评弹在清乾隆、嘉庆年间已经成熟,此间刻印的弹词刻本已有苏州方言出现,应该视为评弹地方化的标志。这些刻本中的部分书目一直流传到当代,并且今天仍能明确其传承关系。乾隆年间,著名弹词艺人王周士相传曾被南巡的皇帝召至御前弹唱,后赐七品顶戴随帝北上返京,内廷供奉。归乡回苏后创立了评弹行会组织“光裕公所”,并总结说书经验,著有《书品》、《书忌》各14则,至今被奉为评弹说书业的行业准则。
民国时期,随着沪上开埠,上海成为全国工业、商业、金融业的中心。“十里洋场”的繁华世界吸引着各地各阶层的人们涌入。上海逐渐成为苏州评弹的第二个文化辐射区,艺人们纷纷在上海集散,视能进入沪上书场演出为“跳龙门”。而广播电台、唱片公司等新兴技术的出现,更是为作为听觉艺术的苏州评弹提供了施展艺术魅力的舞台。彼时,名家荟萃、流派辈出、音乐纷呈、书目丰富,苏州评弹在城市中的发展逐步雅化,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
苏州弹词又称“小书”,有说有唱,细腻委婉,内容多为家庭伦理、爱情故事,是一种高度发展的综合性说唱艺术,其表演手段可归纳为说、噱、弹、唱。“说”是说书人的口头语言,既包括以说书人面目出现的叙事语言,行话统称“表”,也包括说书先生模仿故事中人物的代言体语言,行话称“白”。“白”又有官白、私白、咕白、表白、衬白、托白之分。“噱”是“噱头”、“笑料”。“放噱头”和相声艺术中引人发笑的“抖包袱”异曲同工,是演出中的喜剧、闹剧部分。“弹”、“唱”分别指艺人的乐器伴奏和演唱。除此之外,评弹演出时还有说书人为指示方向、比仿大小、指明上下等帮助听客进入情境的动作,谓之“面风、手面”;亦有说书人描摹书中人物的动作、表情等,谓之“起角色”。
苏州评话又称“大书”,只说不唱,粗犷豪放,内容大多是历史演义、武侠传奇。评话多为一人独说,谓之“单档”,有传统长篇书目近60部。其表现历史征战题材的,如《列国志》、《西汉》、《东汉》、《三国》、《隋唐》、《岳传》、《英烈》等,称“长靠书”、“着甲书”;有表现英雄狭义或公案题材的,如《水浒》、《七侠五义》、《包公案》、《金台传》等,称“短打书”;还有表现神异题材的诸如《封神榜》、《西游记》、《济公传》等等。评话书目篇幅相对较长,逐日一回(约90分钟),有的长篇书目可播演八九个月甚至一年。
苏州弹词长篇的演出方式包括一人的单档,两人的双档,三人的三个档。传统的弹词表演,舞台上摆放一桌二椅,桌围椅披上苏绣花样清秀淡雅。坐于书桌右侧的上手男演员一袭纯色长衫,潇洒儒雅,下手女艺人则身着苏式旗袍,略施粉黛,怀抱琵琶,清新脱俗。一般来说,长篇书目每日一回,90分钟左右,可以连续说两、三个月。后,为了适应不能每天连续听书的听众需求,评弹创造了短篇和分回(约45分钟),以及约两、三小时一次说完的中篇等形式。中篇一般为四档、五档,演员分饰角色,曲调唱腔什锦多样。较为著名的书目有《罗汉钱》、《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海上英雄》、《王孝和》、《芦苇青青》,近年来新创编的有《大脚皇后》、《雷雨》、《风雨黄昏》、《牡丹亭》,以及刚刚摘得全国数项大奖的《绣神》等。
弹词唱腔音乐主要为板式变化体,唱词一般为七字上下句,有时也有凤凰三点头和叠句的唱腔句式,按吴音或中州音押韵。演员均自弹自唱,伴奏乐器为小三弦和琵琶,多档演出时也会加入二胡、月琴等。
苏州弹词音乐的本质特征是曲调的说书性、讲唱性,即行腔转调要符合弹词叙事的基本需求及苏州方言的规律,并且不失韵味。不但吐字力求字音和七声准确(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清浊尖团分明,且须腔随字转,从唱腔中来体现语言因素。弹词吸收了众多民间音乐,如戏曲中的[点绛唇]、[锁南枝]、[耍孩儿]、[离魂调]等曲牌,民歌小调如[山歌调] 、[银纽丝]、[九连环]、[费伽调]、[乱鸡啼]等。除此之外,[书调]是其讲唱的基本和主要曲调。[书调]能演唱不同风格内容书情,这种规范的基本曲调可随内容而作即兴的发挥,以适应各种书目唱篇,所谓“一曲百唱”。[书调]在传唱中,通过历代艺人的加工和演绎,逐渐形成了20余种丰富多彩的流派唱腔,这些流派大致可归为三个腔系,即陈调、俞调和马调腔系。
陈调是清乾隆嘉庆年间弹词四大家之首——陈遇乾所创,其特点苍劲浑厚,宜于表现书中老年角色或悲壮慷慨之情;俞调创始人俞秀山也是嘉庆四大家之一,其唱腔速度缓慢,音域宽广,激越多变,清丽圆润,有“三回九转”之趣,富有阴柔之美,适于作旦角唱腔。后世又在俞调基础上衍化出柔中带刚的祁调、小阳调,清彻豪放的夏调,紧弹宽唱的杨调等;马调是咸丰同治年间马如飞所创。其特点是质朴爽利,富于吟诵性,大段叙事一气呵成,韵味深长。马调对后来弹词唱腔的发展影响很大,不少流派的唱腔从其演变而成,如刚劲清脆、爽朗利索的沈薛调、琴调等等。
苏州弹词是当代所有说唱艺术中音乐性最高的曲种之一。除了长篇书目中的选回唱段外,开篇是集中体现其音乐艺术性的主要表现形式。过去,长篇弹词表演在开说正书前,有时会加演一段只唱不说的抒情性短段,其作用类似于河南大调曲子演出前的板头曲和东北二人转的小帽。开篇有完整结构,可以独立成篇。建国后出现的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谱唱开篇,成为弹词音乐新的价值增长点。传统的弹词唱腔大多是基本曲调的反复,腔随字转,习惯采用即兴唱法。虽流派不同,音乐迥异,但每种流派大多保持着明显的旋律基因。而谱唱开篇则是根据唱词内容进行专门化谱曲。其特点是变即兴为固定,摆脱一曲百唱的模式,改为专曲专调。1950年刘天韵、周云瑞、杨振言等合唱的开篇《抗美援朝保家邦》被认为是第一支谱唱开篇。之后,周云瑞谱唱的《向秀丽》和徐丽仙谱唱的《新木兰辞》都是其中的代表作。而为毛泽东诗词谱唱的《蝶恋花·答李淑一》更是将苏州弹词这一地方性艺术形式的影响力扩大到了全国,为人们所熟知。
2006年6月,苏州评话与苏州弹词,以“苏州评弹”的名义入选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且列于“曲艺类”项目的首位。2008年至今,已有金丽生、邢晏芝、王月香、邢晏春、张国良、金声伯、杨乃珍、陈希安、余红仙、江文兰、赵开生等十一位优秀的评弹表演艺术家入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录,是入选人数最多的说唱曲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