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斌, 谢 云, 刘 杰
(广东工业大学 自动化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由于目前大多数变频空调的压缩机采用异步电动机进行驱动,而异步电动机的变频控制器比较复杂,运行效率低逐渐被永磁同步电机(PMSM)所取代,因为PMSM具有气隙磁密度高、转矩脉动小、转矩/惯量比大的优点,与传统的异步电机相比,节能效果明显、结构轻型化、效率高、维护容易、可靠性高、运行稳定、输出转矩大,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和重视,现在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家电领域[1]。在中国提倡节能减排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节能产品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因为永磁同步电机的高效性,使其成为变频空调中所用电机的首选。通过SVPWM与传统的的SPWM控制方法相比较可知,SVPWM不仅能提高逆变器直流电压的利用率和减少谐波的损失,并且能够抑制转矩的脉动,以及容易实现数字化。本文提出了基于SVPWM的变频空调的变频调速系统的研究。在对永磁同步电机磁场定向控制模型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的理论和实现方法进行了介绍,用Matlab/SimuIink建立了它的数学模型,并且进行了仿真和分析,为基于SVPWM变频空调的变频调速系统的开发与设计打下了理论基础,实现变频空调的数字化变频调速有重要意义。
研究PMSM时先对其作如下假设:1)忽略铁心饱和;2)不计涡流以及磁滞损耗;3)转子上无阻尼绕组;4)永磁材料的电导率是零;5)相绕组中感应电动势波形一般是正弦的。可得到PMSM在转子同步旋转坐标系d—q下的数学模型[2]如下式。
电压方程为:
定子磁链方程:
式中:Ud、Uq、id、iq、ψd、ψq分别为 d-q 轴上的定子电压、电流和磁链分量;R为电机定子绕组电阻;Ld和Lq分别为永磁同步电机d-q轴上的电感;ψf为永磁体在定子上耦合磁链;W为d-q坐标的旋转角频率;Te电机电磁转矩;Tm为负载转矩;P为微分算子。J为电机转动惯量;B为粘滞系数。
随着空间矢量理论被引入到电机的控制系统中,逐渐形成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SVPWM)这一种新的控制方法,它的原理就是通过对逆变器各个桥臂开关控制信号的进行不同组合,使逆变器输出的空间电压矢量的运行轨迹尽可能近似于圆形,SVPWM与传统的正弦脉宽调制 (SPWM)相比较,它具有逆变器输出的电压谐波分量很少,转矩脉动也比较小,并且也提高了电压的利用率,同时它也易实现数字控制等优点[3]。
图1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结构图Fig.1 PMSM vector control structure
矢量控制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坐标变换将交流电机模拟成直流电机,然后按照直流电机的的控制规律进行控制[4]。永磁同步电机空间矢量控制结构如图l所示。首先,通过电机轴上带有的光电编码器检测出转子的位置,然后将其转换成电角度和转速,通过给定转速和反馈转速的偏差,经过速度PI调节器计算得出定子电流参考输入Iqref。定子的相电流ia和ib,它们经过相电流检测电路,然后被提取出来,接着通过Clarke变换,使相电流ia和ib转换到定子两相的静止坐标系中,再用Park变换,将它们变换到d、q旋转的坐标系中,用旋转坐标系中的电流信号与其参考输入Idref和Iqref进行对比,其中idREF=0,经过电流PI控制器获取一个比较理想的控制量,然后控制信号通过Park的逆变换,以及在通过SVPWM产生了6路的PWM信号,并且通过逆变器控制电机的转速和它的转矩构成了双闭环系统,使其完成了PMSM的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5]。
在MATLAB中通过其中的Simulink库以及PSB(Power System Blockset)库中的一些模块 建立PMSM SVPWM仿真系统,本文研究的仿真模型是基于Matlab7.1上构建的。基于模块化建模的思想可知,由以下几个功能独立的子模块构成了图1的控制系统[6]。系统主要由坐标变换模块和SVPWM模块构成。由上面的原理分析可知:SVPWM模块由以下几个模块产生:1)判断空间矢量Uref所在的扇区的模块;2)计算在该扇区晶体管导通的时间 T1,T2的模块;3)在该扇区空间矢量切换点 Tcm1,Tcm2,Tcm3的模块;4)根据切换点导通晶体管产生的PWM模块。PMSM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如图2所示。
坐标变换模块主要有[7]:Clark变换模块(三相静止坐标到两相静止坐标变换)、Park变换变换模块(二相静止坐标到两相旋转坐标变换)、以及Park逆变换模块(二相静止坐标到两相旋转坐标变换)组成。它们的矩阵变换关系式分别是(7)、(8)、(9)。
式中,i0为便于逆变换而增加的一相零序分量,iα、iβ为两相对称绕组的电流,iA、iB、iC为三相对称绕组的电流。C3/2为3s/2s变换矩阵。C2r/2s为2r/2s的变换矩阵。id、iq为d—q旋转坐标系的绕组电流。
其中,dq-abc坐标变换如图3所示,αβ-dq坐标变换如图4所示。
图2 PMSM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Fig.2 PMSM vector control system simulation model
图3 dq-abc坐标变换Fig.3 dq-abc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图4 αβ-dq坐标变换Fig.4 αβ-dq coordinate transformation
SVPWM技术主要是当用三相对称正弦波电压向电机供电时,SVPWM以此三相对称电动机定子理想磁链圆为基准,通过控制逆变器功率器件的不同开关模式,来产生产生有效矢量来逼近基准圆,从而在电动机空间形成圆形的磁场,最终实现对 id,iq控制[8-10]。 它的基本方法就是用多边形来逐次逼近圆形,使其产生接近正弦波的电流,并用这些电流来驱动电机。根据SVPWM的相关理论及计算公式将搭建如图5的仿真模型。
永磁同步电机的仿真参数如下:定子电阻Rs=2.875Ω,直、交轴电感 Ld=Lq=8.5 mH,转子磁链 ψf=0.175 Wb,转动惯量 J=0.8×10-3kg·m2。 摩擦系数 F=1.257×10-5N·m, 极对数P=4,额定转速给定为1 000 r/min,在0.008 s突加负载。仿真时间0.16 s,得到仿真结果如图6~图8。
图5 SVPWM模块Fig.5 SVPWM module
如图6定子的三相电流在没有达到稳定状态时,波形的幅度变化比较大,在达到稳定状态之后波形呈正弦规律变化。由图7可以看出,在给定转速为1 000 r/min的参考转速下,电机在0.02 s时,就进入稳定状态了,在进入稳定状态前有微小的超调。在0.008 s时,增加电机的负载转矩为100 N·m,转速略有下降,然后又立即稳定在1 000 r/min。从图8知输出转矩在电机进入稳定状态前有较大的波动范围。在0.02 s后保持稳定在100 N·m和给定负载转矩相等。通过仿真波形和分析可以得到,系统响应的速度快并且平稳,而电机转速和转矩波动比较小,同时相电流也比较理想。系统启动后保持转矩恒定,仿真结果证明其有效性。
图6 定子三相电流波形(单位:电流:A时间:S)Fig.6 The stator three phase current waveform (unit:current:A, time:S)
图7 转速波形(单位:转速:r/min,时间:S)Fig.7 Speed waveform(unit, speed:r/min,time:S)
图8 转矩波形(单位, 转矩:N·m时间:S)Fig.8 Torque waveform(unit:torque:r/min,time:S)
文中通过对PMSM的数学模型、矢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及SVPWM的技术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搭建了PMSM的SVPWM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系统能平稳运行,具有较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和静态性能,可达与直流电动机近似的控制效果。该仿真为基于SVPWM的变频空调的变频调速系统设计和实际控制调试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开发高效节能的新型数字化变频空调打下了基础。
[1]陈伯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M].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张少华.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策略研究与控制器实现[D].湖南:中南大学,2004.
[3]Alkorta P,Baram B O,Garrdo A J,et al.Svpwm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 of induction motor drives[J].IEEE Trans industrial Electronics,2007,40(7):1195-1200.
[4]林辉,刘军.基于矢量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研究[J].电机技术,2009,30(1):18-20.LIN Hui,LIU Jun.Based on the vector control of 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reasearch[J].Motor technology,2009,30(1):18-20.
[5]杨贵杰.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方法的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1,21(5):79-83.YANG Gui-jie.Study of 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 method[J].Procedings of the CSEE,2001,21(5):79-83.
[6]刘杰.矢量控制技术在变频空调器中的研究与应用[D].广东:广东工业大学,2013.
[7]洪乃刚.电力电子和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8]李宏,张勇,王晓娟,等.永磁同步电机SVPWM控制策略仿真研究[J].微电机,2009,42(1):86-88.LI Hong,ZHANG Yong,WANG Xiao-juan,et al.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SVPWM control strategy control stratery simulation research[J].Micromotor,2009,42(1):86-88.
[9]杜炜,杨俊华,杨梦丽,等.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不同极槽配比的磁场研究[J].陕西电力,2013(7):12-15,20.DU Wei,YANG Jun-hua,YANG Meng-li,et al.Study on magnetic field in direct-driven permanent magnet wind turbine with different poles-slots ratio[J].Shaanxi Electric Power,2013(7):12-15,20.
[10]谢剑云,徐华勒.NPC型三电平逆变器供电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14(1):39-42.XIE Jian-yun,XU Hua-le.PMSM vector control system by NPC three-level inverter-fed[J].Industrial Instrumentation&Automation,2014(1):39-42.